从药占比看医院管理成效

2013-03-30 06:54傅全威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处方医师科室

周 枫,傅全威

(沈阳军区总医院医保办,沈阳 110840)

药占比是指药品收入在医院医疗收入中所占的比例[1],是关系到患者医疗负担和医院管理成效的风向标,是衡量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明确规定三级医院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5%[2],均是为了遏制药占比的过快攀升。医院在这方面也积极采取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药占比由2007年的52.86%下降至2012年的34.73%。

1 资料

数据资料来源于医院医保辅助系统。搜集整理本院2007—2012年市基本医疗保险收容、医疗总收入、药品收入等指标进行对比、汇总分析。

药占比=药品收入/医疗总收入。

表1 2007—2012年市医保住院患者药占比情况

2 主要措施

2.1 签订药品预期目标 落实责任 2008年,医院在对前2年科室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各科室年度药品比例预期目标,与科室主任签订目标责任值,每年修订一次。将临床用药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对不合理用药现象、排名在前列药品、责任人等情况,一经核实,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公示,并在医院质量分析会、院周会、院领导查房中点名批评,同时依据医院管理细则进行处罚。

2.2 公示与奖惩相结合 完善制度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等法规,相继制定、出台了医院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实施规范》《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医院药品采购制度》《合理用药制度总则》《医保药品使用管理规定》《医保医师管理办法》《医院绩效考核方案》等,提出“五个环节抓质量”[3]。适时修订医院医保管理奖惩细则,与年度医保管理挂钩。每月统计出院患者药占比,定期通报科室目标完成情况,年底依据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惩。

2.3 实行处方点评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加强监控针对门诊处方及住院患者医嘱,每月抽取固定量的处方及病历,从10个方面进行点评。定期将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及医师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前10位者公示。

2.4 对药品实行动态监测 超常预警 药剂科每周对全院药品消耗高的少部分药品、日床药费高的少部分医师以及少部分患者进行监控,报送院领导、抄送相关临床科主任,对超常使用情况及时反馈、干预,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2.5 重症及大额病历检查制 强化监督 每月医保办组织专家对药占比超高及医疗费用巨大的病历进行审议,要求科室限时提出反馈意见。

2.6 利用新编码药品库管理系统 双重监管 2011年8月,市医保新编码药品库管理系统启用[4]。该系统是市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药品费用的标准,收录了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的所有药品,采用准入制管理,库内所有药品均有国家批准文号,确保了药品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同时可实现对药品使用的实时监测,即通过该编码药品库系统可以“锁定目标”,尤其是对使用数量或金额等有异常变化药品的监管实现了信息的可视化、实时化,这种管理使医保医师的用药信息同时置于监管之中,从而提高医师对临床合理用药行为的约束力。医保局每半年对全市药品使用量大及医保医师使用药品金额排名前50位进行公示。

2.7 建立医保管理综合评价指标 健全体系 设立收容量、平均住院日、总收入、次均费用、人均超支、药占比、重患比例、自付比例8个评价指标[5]。每月对全院各科室进行排名,并在院内网和医保月报上公示。评价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

3 主要成效

经过全院医务人员几年的不懈努力,取得明显的成效,药占比持续下降,医疗收入和收容却分别以平均19.68%和20.37%的速度增长,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为此,医院的做法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赞誉,其管理经验也在全国、全军的管理工作会议上交流。

3.1 收入结构更加合理 表1可见,医院的药占比在总收入和患者收容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当年即收到明显成效,由2007年的52.86%下降至2008年的42.38%,下降10个百分点;到2012年底,医院药占比已由采取措施前的 52.86%降至34.73%,抗生素使用率降15%以下。

3.2 药品及医师排序改变 原来固定的药品“三素一汤”排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每月均有不同;而依据市医保局公布药品及医保医师使用药品情况,医院查找出问题存在的症结并积极进行整改,全市再次排名前50已无本院医师。

3.3 主动约束和管理成为自觉 综合管理正在显现出其效果的延展性和持续性,关注公示信息及主动查询药占比等指标信息成为全院医务人员的主动行为;对一些涉及有争议的事项,大家会积极讨论,直到问题清晰明了。抽检病历中不合理用药比例由8.3%降至5.4%[5]。

总之,控制药占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规定就可以解决的,是医院综合管理能力的体现,需要医院多策并举、持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有效控制药占比、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目的,并取得成效。

[1] 严忠文.行政干预控制药占比的的实践与体会[J].医药导报,2012,31(6):830-831.

[2] 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56-57.

[3] 孟威宏,车兆畅.把握五个关键环节 抓实医疗质量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12):1153-1155.

[4] 傅全威,韩春丽,马 凝,等.“医保新编码药品库”的临床效应[J].中国医疗保险,2011,2(10):58-60.

[5] 傅全威,赵 昕,周 枫,等.医疗与医保质量同步提高的实现路径[J].中国医疗保险,2012,3(6):53-55.

猜你喜欢
处方医师科室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人间处方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