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病名释议

2013-03-31 02:29波,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心痛胸痹心绞痛

张 波,石 磊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29)

·文献研究·

冠心病中医病名释议

张 波1,石 磊2*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29)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胸痹、心痛、厥心痛、心痹等不同病症均在不同程度上与冠心病类似,在冠心病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中医四诊信息及现代医学检查结果,可分别列属胸痹、心痛、厥心痛、心痹等不同的中医病症,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者则可参照中医脉痹、心痹的相关证型论治,为中医治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

冠心病;中医病名;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心痹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95%以上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可因疾病类型和病程进展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胸痛,多以胸骨体中段或上段之后为主,可波及心前区甚至横贯前胸,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胸痛多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可由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诱发,持续3~5min后逐渐消失,心肌梗死时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亦有少数冠心病患者仅有体力衰退甚至无临床症状,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或隐匿型冠心病。关于冠心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众多医家意见纷纭。由于中医多从症状入手,四诊合参,最终完成疾病(证候)的诊断及治疗,故根据冠心病的临床症状看,多数医家认为可从胸痹、心痛、厥心痛、心痹心痛等论治,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概述如下。

1 胸痹

“胸痹”最早出现于《灵枢·本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1]《内经》中仅此一处提及胸痹,且认为由于肺脏形态较大故水饮易内停于胸为胸痹之病因,此胸痹似指肺系疾患,与冠心病关联不大。

汉代张仲景继承《内经》胸痹之名,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首次对胸痹进行了专门的论述:“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2]“阳微阴弦”为脉象,阳即寸脉,主上焦,阳微即上焦阳气不足,阴即尺脉,主下焦,阴弦即下焦阴寒气盛,说明胸痹的病机为上焦阳虚,阴邪上乘,邪正相搏而成。其临床表现以胸闷胸痛短气为主症,因体质、病因等有不同侧重。书中所言“胸背痛”“心痛”为胸阳不振,心脉痹阻所致,与西医所言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心前区疼痛、放射至整个前胸甚至后背的症状相仿;“胁下逆抢心”据《医宗金鉴》解释:“胸满连胁下,气逆撞心”[3],有人理解为心胃同病,根据症状来看,应为心悸或自觉心跳剧烈等,似西医心律失常发作;而“短气”“短气不足以息”“胸中气塞”为肺部症状,多因胸阳不振,痰饮阻肺导致,类似西医所言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短气”“不得卧”则与心力衰竭相仿。故仲景所言“胸痹”应为肺心同病之病症,不可单纯与冠心病划等号。

至晋代,葛洪于《肘后备急方》中云:“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不即治之,数日害人。”[4]其中“心中坚痞忽痛”“绞急如刺”“彻引背膂”与心绞痛发作极为相似,而“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等又为肺系疾病常见症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则可考虑胸膜疾患或肋间神经痛等,“不即治之,数日害人”更是指出了此病如不及时医治,数日内即致人死亡,与心肌梗死相符。葛洪所描述胸痹之症状大体与仲景相同,并扩展了胸痹的范围。宋代《圣济总录·胸痹门》分列“胸痹统论、胸痹、胸痹噎塞、胸痹心下坚痞急、胸痹短气、胸痛”6篇,有“其证坚满痞急。或胸中愊愊如噎塞,或胸背皆痛。或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白汗出。或心痛彻背。或肌痹皮痛。……喘息咳唾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是也。”“胸痛者胸痹痛之类也。……则胸膺两乳间刺痛。甚则引背胛。或彻背膂。咳唾引痛是也。”[5]等描述。此处将胸痛单独列为一篇,作为胸痹痛的类证出现,所述症状颇似心绞痛发作。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云“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满痞急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愊愊而满,短气咳唾引痛,咽塞不利,习习如痒,喉中干燥,时欲呕吐,烦闷,白汗出,或彻引背痛,不治之,数日杀人。”[6]除心肺病症状外,更提到“咽塞不利,习习如痒,喉中干燥,时欲呕吐”等脾胃病症状,再次扩展了胸痹范畴。而明·秦景明在《症因脉治》书中提到:“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时作呕,此胸痹之症也。”“胸痹与胃痛有别,胃痛不因饮食亦痛,胸痹不饮无恙,饮食则痛,而不能下。”[7]指出胸痹即胃痹,病位在胃及食管,且与饮食密切相关。此说虽显片面,但提出胸痹与胃密切关系,并指出饮食因素为胸痹的重要病因及诱发因素,为后世拓展了思路。

综上可知,胸痹病位可在心、肺、胃等脏腑,涉及病种众多,狭隘的认为其“相当于西医冠心病心绞痛”是不妥的。

2 心痛

心痛病名出于《内经》。《灵枢·五邪》:“邪在心,则病心痛。”[1]《素问·标本病传论》:“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冬夜半,夏日中。”[8]《素问·至真要大论》:“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8]《素问·咳论篇》亦云“五藏……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心咳之状,咳则心痛”。[8]此4条可明确心痛为心疾,病因为寒邪犯心,轻者以咳为主症,重者才出现心区疼痛,而发病时节则以夏季为重,冬季为轻,与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秋冬为甚不相符合。故笔者认为此心痛应相当于肺心病等西医病症。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将心痛与胸痹并为一篇,病机相似,所述症状为“心中痞,诸逆,心悬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2]前者为寒饮停胃,上逆心胸,后者为阴寒固结于心所致。故《金匮要略》所言心痛之病位在心、在胃,并不单指心病。且《金匮要略》中还提到“九种心痛”说法,却未言明名目。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九种心痛为“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载:“夫心痛者,在方论则曰九痛,《内经》则曰举痛,一曰卒痛。种种不同,以其痛在中脘,故总而言之曰心痛,其实非心痛也。”[9]认为古言“九种心痛”实为胃脘部痛。至明·徐彦纯《玉机微义·心痛》才将心痛与胃脘痛明确鉴别开来。

心痛证候在不同时期所言病证差异较大,且与冠心病常见症状不甚相符,临床若单从心痛论治颇为困难。现多将心痛与胸痹合称“胸痹心痛病”,泛指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脉痹阻或心脉失养,从而表现为以胸部闷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内涵广泛。

3 卒心痛、厥心痛与真心痛

卒心痛、厥心痛与真心痛皆出于《内经》。《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素问·缪刺论篇》“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1]《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手少阴之络,正气不足,邪气胜盛,邪正相击,上冲于心,心如寒状,痛不得息,故云卒心痛也。”[10]可见卒心痛为少阴之络受风寒(热)邪侵袭,外感之邪入心至卒然心痛之病症,其寒热之象明显,相当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等西医病种。

厥心痛与真心痛出自《灵枢·厥病》,其中厥心痛可分为肾心痛(“与背相控,善瘈,如从后触其心”[1])、胃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1])、脾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1])、肝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1])、肺心痛(“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1]),而真心痛为厥心痛之重症,可见“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日发夕死,夕发旦死”[1]。其主症为心痛甚、四肢厥冷等,与冠心病心绞痛急症、心肌梗死相当契合。《难经·第六十难》:“其五脏相干,名厥心痛。”[11]《圣济总录·心痛门》:“手少阴,心之经也。心为阳中之阳,诸阳之所会合。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则阳虚而阴厥,致令心痛,是为厥心痛。”[5]《医门法律》卷二:“厥心痛,乃中寒发厥而心痛。”[12]《医学入门》卷四:“厥心痛,因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他脏邪犯心之支脉。谓之厥者,诸痛皆少阴、厥阴气逆上冲,又痛极则发厥也。”[13]由此可见,或为心阳虚衰,或为寒邪直中,或由他经传变而来,所导致的心脉经气逆乱涩滞,轻则为厥心痛,重则心脉痹阻不通而致真心痛,而无论何种证候症状均较为严重,甚至危及性命,对应西医所言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当说恰如其分。[14]

4 心痹

“心痹”一词首见于《素问·痹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8]其病因可大致分为:1)心气不足,复感外邪:“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8]或因素体阳虚,或因情志所伤,心气不足为心痹病因之根本,正虚则邪犯,外邪直中犯心,闭阻心脉,发为心痹。2)食积气逆:“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8]胃之大络,虚里,即心尖搏动处,为心脏所在,饮食不节,或嗜食肥甘,脾虚不运,食积胃中,胃气上逆,犯至虚里,阻碍心气运行,气滞则血瘀,心血瘀滞,发为心痹。3)由脉痹演变而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8],是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8],发为心痹。由于心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三气杂合,侵犯血脉,导致营卫气血闭塞不通[15],瘀阻脉道,此为脉痹。血不行即为瘀,瘀血这一病理产物再次作为病因,阻于脉道,加重了血流缓慢的程度,最终发为心痹。辨心痹,最关键者,在于“脉不通”。有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症(AS)即相当于中医之脉痹。现代研究[16]证明,脂质的代谢失调及内皮的损伤与脉痹的发生呈正相关。即动脉粥样硬化——相当于中医“瘀血”这一病理产物——贯穿整个AS及脉痹的发展过程。故心痹除包括西医的风湿热急性发作或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之外,还应包括各类心脑血管痹阻性疾病。[17]

再者,明·秦景明《症因脉治·痹证论》有言“心痹……即脉痹也。脉闭不通,心下鼓暴,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下痛,夜卧不安。”[7]其症状与《内经》类似,主要为胸闷、噫气,心下胀满,夜卧不安等,也与某些变异型心绞痛的症状相类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冠心病与心痹拥有同一病机,无论是从中医辨证还是现代研究角度上看,冠心病均可从心痹论治,甚至更加符合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

综上所述,胸痹、心痛、厥心痛、心痹等病各自都有独特的内涵,不可相互替代或混淆。其病因、病机互有渗透,症状或有类似,临床辨证需仔细辨别。就冠心病而言,笔者认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可视患者症状不同分属胸痹心痛病的不同证候;心肌梗死则相当于厥心痛、真心痛;某些变异型心绞痛则可归属心痹范畴。至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患者,因无明显临床表现,传统中医难以辨证加以诊治,很有可能被认为无病。在此,笔者建议可根据其现代检查结果及舌脉等中医诊查结果,参考脉痹、心痹的相关证候诊治,以期延缓病程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史崧.灵枢经[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范永升.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清·吴谦.御纂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7.

[4]晋·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5]宋·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6]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22.

[7]明·秦景明.症因脉治[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8]佚名.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9]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25.

[10]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293.

[11]日·山田业广.难经辑释备考[M].北京:文苑出版社,2012:168.

[12]清·喻昌.医门法律[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13]明·李梴.医学入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39.

[14]包培荣.《内经》卒心痛论述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辨治的启示[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2):75-78.

[15]唐瑛,汪剑.《金匮要略》中胸痹,心痛内涵新释[J].吉林中医药,2012,32(7):749-751.

[16]齐丽娟,于建国,陶汉华.动脉粥样硬化症从脉痹论治探微[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5):293-294.

[17]李颖,王玉兴.《内经》脉痹传变规律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2):13-14.

R256.22

A

1007-4813(2013)02-0368-03

2012-12-17)

张 波(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内科学心血管病方向。*

石 磊,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shilei@medmail.com.cn。

猜你喜欢
心痛胸痹心绞痛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相应中医学“心痛”病名之探讨*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心痛的感觉
辨证施护胸痹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胸痹心痛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11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