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英美文学学习探究

2013-04-02 08:46孙文倩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文学

孙文倩

(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掌握英语早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生存和竞争的必要手段.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习英语的人数之多是在其他国家很少见的,然而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大学英语教学的疏漏也显现无疑,重视语法句型的传授,而轻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对英美人文知识了解,因而考试型人才不断涌出,应用型人才却十分稀缺.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对公外学生的大都开设读写,视听说等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而英美文学课程却因为其课程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对学习者的英语基础有着较高的要求等原因,只作为公选课的形式向学生开放,所以只有极少的学生能接受正规的关于英美文学方面知识的教育.而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充分了解西方文学,才能对西方文化以及其语言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思,增强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以及英美文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开讨论,将西方文学带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为学生展现出语言的的魅力和魔力.

1 大学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学习现状

1.1 教学目的

目前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还主要是以通过四,六级考试为目的,太看重学生考试的通过率,而学生学习英语也多是以此为目标,功利性太强.相当多的学生一旦通过四级考试,就将所有英语材料束之高阁,从此不再和英语单词,语法打交道了.而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属于基础性学科,只开设4个学期,而学生在大三,大四两年内没有英语课.没有了强制的学习要求,很少有学生会去自觉地学习英语.虽说有一些关于英语应用方面的选修课程,但课时量少,合堂教学人数太多,对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西方文学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

1.2 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其课文内容大多是说明文和议论文,而叙述文,诗歌很少,名家名作更是少之又少,教师比较注重基础技能的掌握,所以学生按部就班的背诵单词,作课后习题就可以应对教师课上的要求和期末考试.很多学生写出的作文,如出一辙,简单的单词,句型罗列,套用的段落模式,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也不过如此,那么高等教育的积极意义何在?所以学习英语不能仅局限在学会课本内容上面,要多多涉猎课外文章的阅读,教师可有有选择性的让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他们对西方文化底蕴和价值观的了解,与此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1.3 教学手段与模式

现在很多高校在逐渐摆脱原有的教师,学生,粉笔,黑板的老一套教学手段,最近5年,多媒体教学模式已成为大学英语课堂主要的教学趋势.很多教师已经熟练的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机器的使用,学生也逐渐喜欢上了这种色彩丰富,图文并茂教学手段,再配合传统的白色粉笔,黑色黑板,教学效果很明显.但是老师过度依赖课件教学,甚至有些教师因教材没有改变,而多年使用一套课件,没有根据学生的基础,时代的变化,对自己的课件内容进行修正和补充,造成不少教师,离开了多媒体,就不会讲课的尴尬困境.另一方面,在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还是主要角色,将备课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是主宰者,他决定着课堂进度,讲授的内容,学生只能无条件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课堂中,学生才是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充分的参与评论.

1.4 学生传统的学习观念

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是被动地学习英语,认为只要学期考试及格,通过四级考试,就万事大吉.那些英美文学作品难以理解,和他们自己的专业毫无关系,对自己毫无用处,没有考研打算的学生认为以后毕业找工作也用不到,所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很难的.

2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1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重要性

根据国家教育部在2007年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从《课程要求》中提到的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提高文化素养,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英语教学,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听、说、读、写、译上面,大学英语教师的任务不是对高中教师教学任务在时间上的延长,而是空间上的延展.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上述五种能力的叠加,而是能自如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下使用英语,而不受母语的影响和支配.所以让学生学习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2.2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必要性

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文学,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势必要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文学素养的提高紧靠基础能力的提高是不够的,要加大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尤其是要加大原版英文读物的阅读量,虽然有很多学生喜欢英美作家的作品,但他们首选的是中文译本,因为他们研究的重点是小说情节,并非语言,所以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很少有学生去阅读英美文学家所著的诗歌散文了.世界上任何一种民族的语言,其精华部分,是其他的语言翻译不出来的,所以多多选择原版英文读物,可以先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英语语言的美妙之处,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很大帮助,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这种寓教于娱乐的方法,我们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学习英美文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的学习能力.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本民族的文学瑰宝,一部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其词汇的使用是丰富的,语言的使用是精炼而优美的,其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是灵活多变的,学生通过大量地阅读,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更好地学习语法,了解英语的句型结构以及修辞手法,促进学生的基础英语技能的提高.文学的语言和通俗的口头语是不同的,它是经过提炼和筛选的,所以语言的优美华丽,和它的朴实无华给了学生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能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例如:莎士比亚的诗歌,戏剧,其用词高达两万个以上,还广泛采用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大量的比喻、隐喻、双关语的运用,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学生如果有大量的语言文本的输入,才能有高效率高质量的输出,脑袋空空焉,文章如出一辙也不足为奇了.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作为大学英语的教材的延伸和扩展,教师将两者结合,必定会给大学英语课堂注入新鲜的的血液.

学习英美文学可以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感知能力.文学和文化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所以了解英美文学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认识.每个文学大师的作品,都不是他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它离不开现实生活,每个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各个民族的生活饮食习惯,沟通方法不同,所以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一个民族某种文化的缩影,其中必定蕴含着不同于我们民族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理念.例如:在中国,黄色被视为尊贵,大气,是权力的象征,如“黄袍”,“炎黄大帝”,而在英语中,黄色“yellow”却表示“却懦”“卑鄙”,汉语中嫉妒别人,我们用“红眼病、眼红”来表达,而英语中“绿色”一直和“嫉妒”相连,英文里是“be green with envy”.莎士比亚著名的悲剧《奥塞罗》(Othello)也有“绿眼妖魔”(Green-eyed monster)之说,用以表达“嫉妒、妒忌”.所以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本土文化,以及西方的价值观,道德观,更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他国文化理解包容尊重,有助于培养具有文化意识的国际化人才.

学习英美文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文化修养.目前很多学生在初中高中学习的重压下,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阅读课外读物.另外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物质生活的丰富,也使得一部分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原本应该蓬勃朝气,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却变得好逸恶劳,精神匮乏.那么在大雪课堂上,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年轻作家所著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诗歌散文小说,让学生深入地学习和剖析,参透其蕴含的社会意义,人文观点,看到作品所展现的人文美,自然美,以文化人,充分利用文学作品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可以有指导性的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简单的作品,让学生课上课下不间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乐观,自信的健康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净化.

3 结语

“学文学不仅是学语言的最佳途径,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渠道”.②大学英语有机的与英美文学学习结合在一起,这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每一个语言学习者和教授者都要将文学阅读作为其学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高尚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教师通过讲授,也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文化修养.因此,我们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加入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将英语基础教学与英语应用教学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文学文化修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蓝仁哲.语言 文学 人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2).

〔3〕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刘旭彩.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4).

〔5〕李芳蕾.多媒体环境下非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探索[J].理论探讨,2011(4).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