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霍乱的流行特点与综合防制

2013-04-07 13:27葛向平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局266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氏杆菌病鸡家禽

葛向平 (山东省胶州市畜牧兽医局 266300)

禽霍乱(Fowl cholera)又称为禽出血性败血症、禽巴氏杆菌病,是鸭、鹅、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动物防疫法》规定禽霍乱属二类疫病,对养禽业危害严重,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鸡禽霍乱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1 流行特点

本病对各种家禽包括鸡、鸭、鹅等都有易感性,各种野禽、海鸥和飞鸟也很容易感染,而且一种家禽感染后,其他种类的家禽往往会相继发病,感染率强,死亡率也较高。本病于各季都可发生流行,呈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鸡群多散发,产蛋鸡最为易感,16周龄以下的鸡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即使发生禽霍乱也与其他病症合并发生。

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带菌的家禽。带菌的家禽外表无异常表现,但其排出的病菌会污染周围的环境、用具、饲料和饮水,构成了重要的传播因素。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外伤感染发病,因此,容易感染,更容易传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是条件性病原菌,某些健康家禽的呼吸道就存在该菌。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如断料、断水或突然改变饲料等,可能使家禽对禽霍乱的易感性提高。

2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是2~9d,人工感染通常在24~48h发病,有时在引进病鸡后48h内亦会突然发病。由于家禽的抵抗力和病菌的致病力强弱不同,在疾病流行时家禽所表现的症状也有差异。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2.1 最急性型 见于流行初期,常不出现明显症状,表现突然发病,迅速死亡。肥壮、高产的鸡较易发生,有时病鸡精神沉郁,倒地挣扎,拍翅抽搐,迅速死亡。

2.2 急性型 急性型禽霍乱在流行过程中占较大比例,发病急,死亡快,有的鸡在死前数小时才出现症状。病鸡发病后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被毛松乱,缩颈闭眼,离群呆立,不愿走动,口鼻流出黏液,体温升高至43~44℃,少食或不食,饮水增多。呼吸困难,鸡冠、肉髯等发绀,不断摇头,故本病又有“摇头瘟”之称。病鸡腹泻,排灰白色、黄色或绿色的稀粪,甚至排带血粪便。产蛋鸡停产,最后发生衰竭,昏迷死亡。病程较短,约2d左右死亡。

2.3 慢性型 多见于该病流行后期,有的是由毒力较弱的菌株感染所致,有的则是由急性病例耐过而转变成慢性感染所致,以慢性肺炎、慢性呼吸道炎症和慢性胃肠炎较多见。病鸡逐渐消瘦,精神沉郁,冠苍白,个别病例冠肿大。有的病鸡有关节炎,常局限于腿或翼关节,关节肿胀跛行。病程可拖至1个月以上,产蛋鸡患病后很难恢复,常常作为带菌鸡存在,因此必须及时处理。

3 病理变化

3.1 最急性型 常见不到明显的变化,或仅表现为心外膜散布针尖大点状出血,肝脏有细小的坏死灶。

3.2 急性型 急性型病例病死鸡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其特征病变在肝脏,表现为肝脏肿大、质脆,呈棕色或棕黄色,表面有灰白色或黄色坏死点。腹膜、皮下组织及腹部脂肪有小出血点。心包变厚,且心包内有淡黄色液体。肺脏高度淤血和水肿,偶尔见实变区。脾脏略有肿大,质地柔软。十二指肠呈卡他性和出血性肠炎。蛋鸡卵泡严重变形、充血、出血。

3.3 慢性型 因病原菌侵害的器官不同,所表现的病理变化有差异。当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时,其内脏特征病变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鼻腔和鼻窦及喉头等处黏膜肿胀,内有大量黏性分泌物。鸡冠和肉髯淤血,质地变硬。关节炎和腱鞘炎病例,关节肿大,关节面附着干酪样渗出物,侵害关节的病例,常见足与翅各关节呈慢性纤维素性和化脓性纤维素性关节炎。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作出初步诊断。采取病鸡血样做涂片,取肝、脾做触片,经瑞氏染色后镜检,若见到大量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即可确诊。另外可以通过用血液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同时进行分离培养,可在血液琼脂生长良好,但不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培养24h长成淡灰白色、圆形、湿润、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周围不溶血,镜检之后须进行生化试验。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 (1)免疫预防:目前对禽霍乱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采取疫苗免疫接种,主要是禽巴氏杆菌病活疫苗和灭活苗,可促进鸡体产生免疫力。禽巴氏杆菌病活疫苗是用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株制成的,可用于预防3月龄以上的鸡、鸭、鹅巴氏杆菌病,疫苗保存在2~8℃冰箱中。使用该疫苗应注意疫苗稀释后应在8h内用完,病禽、弱禽不宜免疫接种该禽巴氏杆菌病治疗苗。禽巴氏杆菌病灭活苗是用免疫原性好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经过接种培养、甲醛溶液灭活后,加上氢氧化铝胶而制成的,可用于2月龄以上的鸡禽霍乱的预防,疫苗应保存在2~8℃冰箱中。(2)管理措施:建立和健全严格的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制度。及时清扫鸡舍内粪便,彻底对舍内、过道及饲养工具等进行消毒。防止饲养密度过大,注意通风和保暖。合理搭配饲料,补充各种维生素,供应营养全面的饲料,这样有利于促进鸡健康成长,增强机体抗病力。由外地购入雏鸡必须加强检疫,以防止疫病传播。本病常发地区,定期进行疫苗的预防注射,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疫苗或禽霍乱弱毒活菌苗,每年接种2次。一旦发现病禽要迅速隔离,活动场所彻底清扫,用1:800消毒液进行全面消毒,舍内、料槽、饮水器具等用0.1%过氧乙酸溶液消毒。健康群体的饲料中添加0.05%~ 0.10%土霉素粉,连续喂服3~4d,饮水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以提高免疫力。

5.2 治疗 急性禽霍乱中药方可用茵陈100g、半枝连100g、白花蛇舌草200g、大青叶100g、霍香50g、当归50g、生地150g、车前子50g、赤芍50g、甘草50g,为100只鸡3d的用量,水煎取汁,分3~6次饮服,初期可直接粉碎拌入饲料中。慢性禽霍乱中药方为穿心莲6份、板蓝根6份、蒲公英5份、旱连草5份、苍术3份,混合粉碎成细末,再加适量淀粉,压制成片,每片含生药0.45g,3次/d,3~4片/次,连喂3d。

对发病鸡要进行隔离治疗,在饮水中添加氟苯尼考和电解多维,连用4~6d;在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和复方禽菌灵散(主要含穿心莲、大青叶、葫芦茶、苦参、甘草、板蓝根)进行拌料,饲料加入10g/kg复方禽菌灵散,连用7d。个别病情严重的鸡,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肌肉注射,2ml/羽,2次/d,连用3d。

6 小结

鸡禽霍乱病因极其复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该病重在预防。因此,在生产中尽量减少或避免长期使用单一的药物进行预防,应根据实际情况,轮换使用药物,并注意控制其剂量和疗程。根据实践经验若能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即能缩短病程,使鸡群较快恢复健康。由于不同养鸡场菌株可能不同,其耐药性的情况也不同,因此,在选用药物之前应先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定敏感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用错药物而耽误治疗,造成损失。

猜你喜欢
氏杆菌病鸡家禽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
称家禽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