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皱胃左方变位的治疗

2013-04-07 13:27贺忠勇天津嘉立荷牧业有限公司300404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保守疗法皱胃变位

贺忠勇 (天津嘉立荷牧业有限公司 300404)

奶牛皱胃变位是皱胃的自然位置发生改变的疾病,左方变位是皱胃通过瘤胃右侧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腹壁之间本病呈慢性经过,是目前奶牛生产当中影响牧场效益、威胁奶牛健康发展、增大淘汰比率的一种较常见疾病。笔者近几年诊治皱胃左方变位75例,效果良好。现将该病的发生原因及手术方法简要总结如下。

1 皱胃变位病因分析

皱胃变位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众多观点与实践分析,认为皱胃弛缓是导致皱胃变位的主要原因,其次认为妊娠分娩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他代谢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只是促成发生皱胃变位的诱因。

1.1 皱胃弛缓原因 主要是高精料日粮导致挥发性脂肪酸(VFA)大量增加所致。奶牛采食大量精饲料(尤其是分娩前期和新产牛精料添加数量过快过急),造成精粗配比严重失调或食入粉得过细粗饲料(有些牧场TMR日粮长期搅拌过细),使奶牛胃肠负担过重功能下降,引起瘤胃积食或使瘤胃发酵异常,产生大量气体以及一些未经消化食物流入皱胃均是导致该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另外奶牛在一定时间饲喂过一些难于消化的饲料或误食异物及霉变饲料、糟渣类饲喂量过多(单种糟渣15kg/头·d),以及食入过混有大量泥沙的块根类饲料和奶牛分娩时子宫的突然变化,导致和诱发皱胃弛缓的发生。

1.2 妊娠分娩因素 经初步统计发现,约占80%的病例在分娩后30日之内发病。但是,经75例病畜研究分析认为妊娠分娩只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一种促发因素。这是由于妊娠期间,伴随胎儿不断生长,膨大的子宫从腹底将瘤胃抬高并将皱胃向前推移到瘤胃前下方。母牛分娩后,抬高瘤胃的力量突然解除,瘤胃下沉,而皱胃不能立即收缩恢复原位(因分娩、代谢失调、皱胃运动减弱或弛缓病牛)导致皱胃大部分嵌留于腹腔左侧壁之间,内积存或生成气体,皱胃上浮。使皱胃更难复位,因而造成皱胃发生左方变位。

1.3 其他因素 代谢性疾病和一些感染性疾病如前胃弛缓、消化不良、酮病、生产瘫痪、胎衣滞留、重度子宫炎、乳房炎等,均会使病畜食欲减退,同时粗饲料采食量更加减少,瘤胃体积也相继缩小加大了皱胃活动范围,使皱胃游走空间更加增大,成为皱胃变位的重要诱因。

2 症状与诊断

左侧变位,多数病例为慢性,病程长,食欲、反刍减少。病程久者食欲废绝,患畜迅速消瘦,腹部体积缩小,两腹紧缩,肷部深陷,反刍停止。据观察发现病畜喜吃干草,但厌食精料、青贮等易产酸饲料,产奶量逐日下降,病畜不见排粪或仅有少量糊状粪便。直肠检查感到后部肠段空虚,瘤胃呈中度充满,明显右移,只有少数病例手能触及到变位的皱胃。从牛体正后方观察腹部两侧不对称,左侧腹部、肋弓区稍突出,叩击该区病久者有疼痛表现。在左侧9~12肋弓区的上1/3听到“叮呤”音,用手指弹击该部位能清晰的听到“钢管音”,穿刺得到胃液pH值在2~4之间,尿液酮体检验多为阳性。

3 治疗

3.1 保守疗法 (1)静脉输液。输液的原则是维护全身机能状态,调整体内离子平衡,解除内中毒,兴奋胃肠平滑肌,以帮助内容物加速排空。多采用糖剂、钙剂,中枢神经兴奋剂作为支持疗法。应用林格尔、氯化钠以缓解碱中毒,调理体内离子平衡,兴奋胃肠。(2)药物治疗。其原则为抑制皱胃内异常发酵,减少皱胃内压,加速皱胃的排空缓解幽门痉挛,维护全身机能状态。对于已表现出胃肠功能下降的奶牛,根据情况配合缓泻、制酵、消气药物防止皱胃产气扩张。药物治疗一般配以鱼石脂、消气灵、豆油或石蜡油。笔者给病初确诊的56头牛应用保守疗法,治愈9头治愈率16.1%。病程久者,施行手术。

3.2 皱胃左方变位手术疗法 左方变位手术通路很多,可分为左右两侧肷部同时切口、腹壁两侧切口和腹底部切口。笔者给75例病畜全部应用右侧肷窝作切口形成手术通路。六柱栏站立保定,行腰旁神经传导麻醉与术部侵润麻醉,必要时肌注846合剂2~3ml。按手术常规打开右侧腹腔后,伸左手进入腹腔探视,个别病例会感觉腹腔器官粘手可向腹腔内加入生理盐水500~1500ml,以提高湿润度,防止损伤腹内脏器和整复顺利进行。左手小心地沿着腹壁右侧伸到底部,然后伸向左上方。沿瘤胃与腹壁间触摸找到膨胀的皱胃,手放在皱胃顶部并施加向下的压力,连续向下施压几次以排除皱胃内气体。如遇气体和液体难于排出的病牛,术者应用接有橡胶导管的针头刺入皱胃含气的最高点,减压放气,此过程手臂须停留在皱胃壁上,向下压力时手不能离开针头以防止皱胃体积急剧缩小针头滑出皱胃,待气、液排空。手臂由下腹壁可摸到皱胃,轻轻握住大弯部试探性回拉致右下方。将皱胃整复后要检查腹腔器官如瓣胃、肝胆、肠道等确认无异常后,探取幽门区网膜,找到幽门网膜在刀口处拉出在距幽门10cm和13cm网膜上分别捏成皱襞两处,用18号双丝线将其两处分别固定在距右侧刀口5cm处上下间距3cm的腹壁上,做结节缝合,然后常规关腹。

4 总结

笔者近几年在诊治皱胃左方变位的过程中都是采用“弹指法”手指弹击肋骨与腹壁的方法替代叩诊硾叩诊,既简便程序,减少器械的使用又便于操作,为第一时间确诊病牛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

笔者所诊治的75例全部应用右侧切口,术后复发4例,其中两例二次手术成功,另2例无治疗价值决定淘汰处理。前期因经验少误诊1例,1例因术中剥离粘连,后发感染腹膜炎而被淘汰。术中直接决定淘汰2例皱胃与其他脏器广泛粘连的病牛。2例术后因食欲时好时坏,无饲养价值淘汰处理。共治愈67例,治愈率89.3%。笔者认为做右侧切口其优点很多,具有操作简单利于整复、缝合和皱胃固定,易于检查瓣胃、肝胆、肠道等腹内器官,并且可减少术者,只须一名医师即可进行操作。

经75例临床实践发现,单纯皱胃左方变位病例,“钢管音”仅局限于左腹部肋弓区较小的范围内,如果出现大面积“钢管音”往往不是本病。如皱胃积食、胃肠臌气等,均可以在左腹部听到“钢管音”,而许多从事一线治疗者却把这一症状作为确诊本病的标志,一旦听到“钢管音”就确诊为本病,造成误诊误治,给奶牛饲养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践证明,何时能对皱胃变位病畜确诊还是目前一线工作者诊治最关键的一步,对保守疗法提高治愈率最为重要。通过给自认为56例早期确诊病牛全部应用保守疗法医治,仅对病畜治疗一天时间,凡无效果者立即采用手术疗法医治。虽然仅治愈9例病畜,觉得这样做既利用保守疗法的优势,减少治疗费用,还对病畜进一步用药物进行了探式、确诊和治愈了一部分病牛,而又不会过久耽误手术疗法的治愈时间,笔者自认为是种两全其美的好方法。

猜你喜欢
保守疗法皱胃变位
奶牛皱胃右方变位扭转方向之我见
摔倒致奶牛形成皱胃左方变位情形的报道
西班牙语动词变位学习法之探讨
手术疗法与保守疗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对比
奶牛饲喂亚麻籽粉和注入葵花籽油后皱胃氧化状态
牛皱胃变位的诊治
保守疗法与手术疗法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立体定向手术在老年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专业运动员髌腱末端病保守疗法的超声随访
浅析奶牛真胃变位与日粮精粗比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