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区推行“1+3+1”免疫模式 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质量

2013-04-07 13:27张国强王秀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畜牧兽医局276807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岚山耳标村级

张国强 王秀全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畜牧兽医局 276807)

岚山区推行“1+3+1”免疫模式 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质量

张国强 王秀全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畜牧兽医局 276807)

岚山区南邻江苏省赣榆县,西接临沂市莒南县,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过境频繁,动物防疫工作任务繁重。去年来,岚山区大胆实践、积极创新,成功探索出“1+3+1”免疫模式,使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进步,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质量不断提高。

1 背景

2006年来,按照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全区417个村配备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区、镇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以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区畜牧养殖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模式下一村一名防疫员的单兵作战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1)村级防疫员队伍不健全。村级动物防疫员普遍文化层次偏低,老龄化严重,务工补贴低,加上青壮劳力多外出务工,致使基层动物防疫员逐渐不能满足防疫工作的需要,个别乡村甚至出现有畜无人防,有病无人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很大漏洞。(2)免疫密度和质量不高。该区养殖区域大部分在农村,春、秋农忙季节是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期,大部分散养户无暇顾及家养畜禽的免疫,难以保证散养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存在漏免和不免现象。村级防疫员专业技术技能层次不齐,免疫规程掌握程度不一,存在疫苗保存、使用不当的情况,甚至出现减少疫苗使用剂量和免疫种类,致使个别地区免疫质量不高。(3)免疫档案建设不规范。村级动物防疫员缺乏有效地培训,档案整理情况普遍较差。传统免疫模式下,一名村级防疫员负责一个村的免疫任务,既要进行免疫注射,又要打耳标、填免疫证,还要填写防疫档案。为加快集中免疫进度,普遍存在先免疫后补档案或先填档案后补免的现象,防疫档案规范化程度普遍偏低。

2 主要内容

为全面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质量,岚山区积极探索出“1+3+1”免疫模式,即:春秋集中免疫期间,由1名基层畜牧兽医站包片人员带领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组成防疫小分队实行“分工合作、整村推进”逐村统一免疫注射,并每个月相固定1个免疫周对新补栏或漏免的畜禽由本村防疫员进行单独补针。

3 主要措施

3.1 组建集中免疫小分队 各镇办根据实情,对辖区内的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整合分组,全区8个镇办417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共分成128个防疫小分队,集中免疫期间,整村集中推进;每月5~10日由防疫员对各村新增补栏动物进行补针免疫建立档案,确保养殖场(户)畜禽健康稳定发展。碑廓镇充分发挥村级动物卫生室作用,以村级动物卫生室为中心成立“片区防疫小分队”,负责进行春、秋季集中强制免疫和消毒等工作,全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大幅提升。

3.2 实行统分结合的专业技能培训 全年春、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前,邀请市畜牧兽医部门动物防疫专家举办全区性集中培训,或以乡镇为单位,结合本乡镇畜禽养殖品种、养殖方式、防疫档案建设等情况,开展防疫专业技能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全区417名村级防疫员技术水平,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质量提供了有效保障。

3.3 建立“苗证卷”三项管理制度 疫苗上,每天早晨由包村技术人员将当天所需疫苗发放给防疫员,防疫员将疫苗存放在保温箱进行防疫,晚上再将剩余的疫苗和疫苗空瓶送回兽医站,既保证疫苗的质量,又不浪费疫苗和乱丢疫苗。免疫证由专人负责,按免疫耳标编号登记造册,然后根据各村养殖情况,由包村技术人员发放给防疫员适量免疫证、耳标,并做到村村挂标免疫。防疫员在挂标时作详实的登记,并填写免疫证,使耳标、免疫证记录明确;防疫结束后,防疫员要将损坏的耳标和剩余的免疫证、耳标全部交回本辖区兽医站。防疫档案上,对档案登记及建立情况进行培训,由专人负责,规范填写动物饲养场养殖档案、动物饲养场监管档案,保证防疫档案的规范。

3.4 健全重大动物疫病考核体系 将考核结果作为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工作要点重要内容,列入对镇办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区政府与各镇办签订目标责任书,各镇办畜牧兽医站实行站长包片、站上技术人员包村、村级防疫员包户的防疫承包制,规模养殖场防疫实行站上技术人员承包制度,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各镇办畜牧兽医站人员绩效工资挂钩。

3.5 实行村级防疫员奖惩 实行村级防疫员考核,对能按时按要求完成畜禽普查摸底、报检、强制集中免疫等任务的防疫员,发放全额动物防疫补助费;每年各镇办评选10名动物防疫优秀工作者,给一定物质奖励。对在集中免疫期间未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的防疫员,按照比例扣发动物防疫补助费;经省、市、区防疫组验收防疫挂标率和监测抗体水平均为90%以上者,进行奖励,达不到挂标率和抗体水平的进行处罚。

4 取得的成效

推行“1+3+1”免疫法以来,村级防疫员技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基层防疫力量得到了充分调动,全区各类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显著提高,防疫档案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2011年,岚山区代表全市迎接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考核工作,取得全省第四名的成绩,是近几年来我市取得的最好成绩。2010年至2012年,岚山区连续三年在全市畜牧兽医工作绩效考核中列各区县第一名,被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评为“全市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优秀单位”。

S851.33

C

1007-1733(2013)03-0047-02

2012–12–17)

猜你喜欢
岚山耳标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岚山情,漪水韵
藏羊佩戴不同材质和形状耳标的试验分析
海韵茶语 味道岚山
岚山赏枫(环球360)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羔羊佩戴耳标不当引起破伤风病
日照港岚山港区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