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痘流行新特点及防制

2013-04-07 13:27高光勇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3期
关键词:羊痘脓疱绵羊

葛 建 高光勇

(山东省齐河县畜牧兽医局 251100)

绵羊痘为绵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除造成死亡的损失之外,还影响羊毛品质,孕羊流产,羔羊死亡率高。羊痘以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黏膜发生痘疹为特征。典型的绵羊痘病程,一般初为红斑,丘疹。后变为水疱,脓疱,最后干结成痂,脱落而痊愈。绵羊痘病毒主要感染绵羊,但本地动物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低,主要感染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对养羊业的发展影响极大。

1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外寄生虫以及吸血昆虫等均可成为该病的传播媒介。该病一般于冬末春初多发,近几年,某些地区肉羊育肥业的发展,远距离调运,导致绵羊痘在炎热的第三季度,八、九月份有区域性流行。

2 症状与病变

(1)绵羊痘潜伏期一般6~8d,短可2~3d,长可达15 ~20d不等,典型病羊初发烧41~42℃,眼,鼻黏膜充血,鼻孔流浆液性,脓性分泌物,经-2℃发痘,在皮肤少毛或无毛处,如眼周围,唇,口角,鼻翼,四肢和尾内侧面,乳房,阴囊等处发生丘疹,逐渐扩大,变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隆起的结节,结节2~3d内变成水泡,其中央凹陷如脐,以后化脓转为脓疱。进而脓疱破溃结痂,以后结痂脱落,留下红色瘢痕而愈。有些羊场饲养管理粗放,环境卫生条件差,因发生继发感染,痘疱出现化脓形成溃疡,常发生恶性经过,病羊的病死率可达25%~50%。(2)病死羊尸体剖检也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咽喉部,支气管黏膜也常有痘疹,肺部可见干络样的结节以及卡他性肺炎区,尸检前胃和皱胃黏膜也见痘结,肺痘发生率26%,发生在膈叶或全肺,散布大小不等的灰红或灰白结节,切面干燥,无光泽,严重者形成糜烂或溃疡。(3)诊断:据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流行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

3 防制措施

(1)根据动物防疫法,羊痘病羊及其同群羊只及时扑杀销毁,并对污染场所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毒扩散,羊痘流行地区应严格限制运出羊只及各种羊产品,只有当最后一只病羊死亡或痊愈2个月后,才能解除封锁。(2)周围未发病的羊只或受威胁的羊群用羊痘疫苗进行紧急接种,所有羊只一律尾部或股内侧皮内注射疫苗0.5ml,4~6d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可达一年。(3)对于确实有保存价值的病羊,治疗应在严格隔离的条件 下进行,防止病原扩散,皮肤上的痘疱,涂碘酒;鼻、口腔黏膜上的病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凉干,涂拭碘甘油;继发感染又有发烧症状时,用热毒金针加氨苄仙,2次/d,5~7d即可治愈,再加强饲养管理(保暖,给予易消化的饲料,铺垫草等),效果甚好。(4)中药验方:方一:黄连5g、半夏5g、生石膏15g、生地15g、连翘15g、苍术5g、紫苏10g、滑石10g、射干10g、五味子10g、黄芩15g、元参15g、元明粉15g共同研成细末,拌入饲料内服,早晚各1次,小羊减半,据临床疗效甚好。方二:牛子清理汤:元参15g、桔梗15g、荆芥15g、防风10g、山栀子15g、牛蒡子15g、西河都10g、黄芩15g、甘草15g、蝉蜕8g、金银花15g、连翘15g、霜桑叶8g水煎服,对内脏有病变病羊,1次/d,连用5~7d,效果显著。(5)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发病后把羊只隔离饲养,皮肤上的疹块等污物,要集中一起发酵或焚烧,给病羊吃柔软易消化的草料,圈舍保持干燥通风,阳光照晒或安装紫外线灯消毒,做好羊栏的消毒和驱灭蚊蝇是工作,才能有效控制羊痘传染。

猜你喜欢
羊痘脓疱绵羊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数绵羊
数绵羊
奔跑的绵羊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一例群发性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引进小尾寒羊暴发羊痘病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羊痘的危害及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