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肝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50例观察

2013-04-08 03:18张茂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病证泸州医学院

赵 庆,易 娟,唐 瑛,张茂平

(1.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观察与研究

调肝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50例观察

赵 庆1,易 娟1,唐 瑛1,张茂平2

(1.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2.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目的:观察调肝通便汤(自拟)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调肝通便汤治疗,对照组用果导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对照组84.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肝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有较好临床疗效。

老年功能性便秘;调肝通便汤;临床观察

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笔者自拟调肝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50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58~82岁,平均(58.6±67.2)岁;病程1个月~2年8个月,平均(23.5±14.7)月。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58~78岁,平均(59.3±65.1)岁;病程2个月~2年6个月,平均(25.5±14.4)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按罗马II诊断标准。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断有以下2项或2项以上:①1/4以上的时间有排便费力;②1/4以上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③1/4以上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④1/4以上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⑤1/4以上的时间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⑥1/4以上的时间有每周排便少于3次。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果导片1片,每日2次口服。

治疗组:用调肝通便汤。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决明子10g,香附10g,当归20g,桑椹15g,桃仁15g,白术20g,生地15g,黄芪20g,甘草3g加水1000mL,浸泡15~20min,煎取汁600mL,分3次饭后温服,每日1剂,连用7天。

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通便药物,1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常见病证诊疗常规》[2]。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大便1天或2天1次,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效:症状、体征改善,3天排便1次,随访3个月病情稳定。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5 讨 论

老年性便秘是常见病、多发病,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患病率可达80%[3]。西医药治疗以使用各种刺激性泻剂为主,且治疗后容易复发。果导片的主要成分是酚酞,是一种刺激性泻药,见效迅速,但因其是通过刺激肠黏膜促进肠蠕动而排便,长期使用会使肠黏膜的敏感性降低而加重便秘,引起药物依赖性。

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虚血弱、津液不足、脏腑功能衰退、大肠传导不利。周学海《续医随笔》云:“肝者,贵阴阳,统气血……握升降之枢也。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调肝而调气血运行,从而调整机体内环境。调肝通便汤方中柴胡疏通经气,《本草正义》认为柴胡气味俱薄,“味薄者升,气薄者降”。吴东旸认为柴胡,味苦微寒,入足少阳经。少阳逆行则壅遏,顺行则清和。枳壳行气消痞,香附归肝、三焦经,行气。白芍入肝、脾经,疏肝理气,柔肝养血。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生地、决明子润肠通便。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桑椹入肺、肝、肾、大肠经,滋阴补血,生津润肠。桃仁入肝经血分,润燥滑肠。全方畅气和血、养阴生津润燥,故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较好。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韩新峰,田元生.中医常规病证诊疗常规[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32.

[3]李育君,孙广明.老年性便秘治疗体会Ⅲ[J].河南中医,2003,23(3):45-46.

R256.35

B

1004-2814(2013)01-007-01

2012-09-11

猜你喜欢
病证泸州医学院
泸州老窖
新乡医学院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侯氏黑散在糖尿病相关病证中的应用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泸州医学院 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