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宿州市中小河流治理的必要性及治理措施建议

2013-04-08 19:12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3年9期
关键词:宿州市防洪管护

林 娟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水利局,安徽宿州 234000)

浅谈宿州市中小河流治理的必要性及治理措施建议

林 娟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水利局,安徽宿州 234000)

本文通过对宿州市中小河流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中小河流治理的必要性,提出了中小河流治理的措施及建议。希望宿州市中小河流治理能为提高宿州市城乡防洪减灾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好地促进宿州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小河流;治理措施;建议

1 基本情况

宿州市地处淮北平原的北部,位于东经116°9'~118°10'、北纬 33°18'~34°38'之间,国土面积 9787km2,下辖砀山、萧县、埇桥区、灵璧和泗县,耕地面积49.2万hm2,人口617万,其中农业人口523万,是个农业大市。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876mm,其中最大年降水量1363.8mm(2003年),最小年降水量546.7mm(1966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汛期5~9月平均降水量约占年均降水量的70%。降水量的年际、年内分配不均,是造成全市洪、涝、旱等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2 中小河流治理的必要性

宿州市境内河流为淮河支流,河流大多起源于废黄河南堤,全市有南四湖水系、故黄河水系、新汴河水系、奎濉河水系、怀洪新河水系、安河水系共6大水系,共有中小河流(200~3000km2)35条,长度1320km。新中国成立后,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理清了排水体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流域综合治理,基本形成了以堤防、防洪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为主的防洪工程体系框架,防汛预警预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逐步得到加强。然而,由于全市中小河流众多,而且主要是20世纪50~90年代通过群众投劳进行治理,中小河流治理总体滞后,与大江大河的防洪建设相比,中小河流仍处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局面。目前全市35条中小河流中,完全达到5年一遇排涝标准的仅有5条,加上部分达到5年一遇排涝标准的治理河段,总长度为191km,只占全市中小河流长度的14%,年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根据对1949~2008年的水灾面积统计分析,全市成灾面积累计超过854.2万hm2,平均每年水灾面积为14.5万hm2,占每年播种面积的15%左右。水灾面积超过20万hm2的有17年,基本上平均3~4年就会发生一次较大的洪涝灾害。特别是近些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中小流域常发生集中暴雨,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频繁发生洪涝灾害的同时,中小河流还存在着水污染加剧、河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并且严重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小河流承担着全市防洪排涝和灌溉的重要任务,是农业生产旱涝保收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河流既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整治好河流、管护好河流、美化好河流,进行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3 目前中小河流存在的问题

3.1 河流防洪标准低,防洪基础设施薄弱

中小河流的特点是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宿州市境内除1998年后治理的奎濉河干流及其跨省支流外,其他中小河流排涝能力大多不足3年一遇,防洪能力不足20年一遇。由于防洪设施少、标准低,有的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一般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的洪涝灾害。一些河流存在拦河设障、违章建筑等侵占河道的现象,由于多年未实施疏浚,致使河流面积严重萎缩,行洪能力逐步降低,对所在地区城乡的防洪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3.2 堤防残缺不全、单薄且沟口不封闭

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加之耕种、人为取土,堤防损毁现象较普遍,现有堤防大多堤身单薄、高程低于设计标准。近年来,在丰水年份常有漫堤和决口现象发生。另外汇入中小河流的大、中沟较多,由于沟口缺少防洪设施,汛期易发生洪水倒灌现象,加重了低洼地区的洪涝灾害。

3.3 桥、闸、涵与设计标准不配套,阻水严重

中小河流上的桥、闸、涵大部分建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上都存在基础高、孔径小、排涝能力达不到5年一遇设计标准、阻水严重的问题。由于这些建筑物的阻水,抬高了排涝水位和洪水位,影响了河流及大、中沟的排水效果。

3.4 低洼地区缺少抽排设施

宿州市中小河流的地面比降一般在1/8000~1/15000,地势平缓,一般在河流的下游存在部分地面高程低于外河设计排涝水位的圩区,由于受下游洪水的顶托及上游高水位的影响,圩区内涝水无法自流排出,每年均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3.5 管理机构不健全

水利工程长期存在着重建轻管、建而不管以及只管建、不管理的现象,目前中小河流大多由乡镇、村群管理甚至无人管理,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制定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奖惩办法,工程缺乏管护资金,管护队伍未能真正组建到位,损毁堤防、侵占河道的事件屡屡发生。

4 中小河流治理措施

4.1 打通排水通道,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首先按5年一遇排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骨干河流整治工程。由于骨干河流一般涉及到几个县、区,因此应统一规划,自下而上逐步实施,确保排水通道畅通。其次应加大面上大、中沟的治理力度,逐步建立、健全面上排水沟洫,形成“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洼地抽排”的排水系统。

4.2 配套建筑物,充分发挥河流治理效益

现有中小河流上已建桥、闸、涵众多,在方便交通及工、农业生产的同时,也给排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于排水标准低,阻水严重的桥、闸、涵必须按标准进行扩建或重建,使其达到排涝标准的要求,以充分发挥河流治理的效益。

4.3 圈圩建站,彻底解决低洼地区洪涝灾害

针对洼地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特点,洼地的治理要与小流域的治理相结合,截断涝水的源头,实行高水高排,在洼地的周围建设圈圩,不让高地涝水进入低洼地区,同时在圈圩内开挖疏浚沟洫,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搞好桥涵配套,在排水出口兴建防洪涵洞,防止外河高水倒灌,并根据湖洼地的圈圩面积配建排涝泵站,确保汛期涝水顺利排出。

4.4 健全河流整治管护运行机制

ⓐ真正建立起河流管护队伍。各区县要在现有河道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针对每一条河流的管护机构,明确管护责任,制定考核、奖惩办法,落实工资报酬;ⓑ明确河流整治与管护的重点。把堤防取土、耕种、侵占河道、违章建房作为管护重点,明确具体要求及惩罚措施;ⓒ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在服从河流整治和行洪需要的前提下,行洪滩地和护堤地可按平等、公开、竞争的原则承包给沿河村民利用,受益区乡村与个人收益按比例分成,以河养河,切实发挥河流治理的工程实效和经营效益。

5 几点建议

5.1 加大前期工作力度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停止大沟基建配套及取消群众投劳和筹资以来,宿州市的中小河流治理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规划基础资料、流域社会经济情况基本上是延用20世纪90年代的测量、调查、规划成果。随着大江大河各项治理工程的实施,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料需要重新调查及修订。同时随着勘测技术的发展,全站仪、GPS测量技术等已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因此建议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这次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筹集资金,加大中小河流治理的前期勘察设计工作。全面、系统地做好每一条河流治理规划,储备好项目设计,为争取中央、省的投资打下坚实的基础。

5.2 划定河流治理蓝线,加强工程管护和宣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的调整,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已全面贯穿于水利工程建设之中。河流治理中土地压占、拆迁赔偿所占的投资比例越来越大,有的已占到治理总投资的50%以上,河流治理投资越来越大,加大了河流的治理难度。因此,须根据设计成果,将河流治理的蓝线及早地划定出来,与土地、城建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蓝线内的房屋及地面附属物的普查工作,登记在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沿河两岸的群众了解河流治理规模,不再出现蓝线内违章建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建设。河道管理机构应加强工程管护工作,及时制止影响将来河流治理的违章活动。

5.3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由于河流治理的项目越来越多,工程投资逐步增加,单靠国家或地方投资,难度较大。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小河流治理的关键因素。河流治理属于公益性建设,各级财政投资是其主体,因此要加大地方财政投资,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投资。逐步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模式,把河流的综合整治与河流的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引进市场机制,开展多种渠道筹资。

5.4 树立河流治理的新理念

传统的河流治理主要是解决河流的行洪排涝问题,河流治理过于力求断面规整、裁弯取直量大,断面形状单一,基本忽视了河流长期形成的自然形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活动空间大大扩展,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中小河流的综合整治,更好地发挥河流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营造安全、舒适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水边环境,是现代河流治理的新理念。水利科技人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树立起河流治理的新理念,为建设造福子孙后代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河流而奋斗。

6 结语

中小河流治理是宿州市水利工程建设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协调,分期实施。在总结现有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按照提高中小河流防洪抗灾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研究中小河流治理、保护与管理的政策制度,提出加强中小河流建设管理的意见和治理措施建议,是每一个水利科技人员的神圣责任。随着宿州经济的腾飞,水利工程建设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愿全市中小河流治理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城乡防洪减灾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On Necessity and Control Measure Suggestions on Medium and Small River Management in Suzhou

LIN Juan
(Anhui Suzhou Yongqiao District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Suzhou234000,China)

Necessity of controlling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is described,in addition,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in controlling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are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in Suzhou.It is expected that control on medium and small rivers in Suzhou can be more beneficial for improving urban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elimination capacity,promot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of Suzhou,and better promoting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edium and small rivers;management measures;suggestions

TV85

A

1005-4774(2013)09-0047-03

猜你喜欢
宿州市防洪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拼 搏
揽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