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春散Ⅰ号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在轻中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

2013-04-08 19:55王小宁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3期
关键词:美宝药膏轻中度

李 倩 马 云 王小宁

我院2008年8月~2012年8月应用复春散Ⅰ号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轻中度烧伤病例60例,均获满意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4~56岁。轻度烧伤48例,其中四肢烧伤18例,面颈部烧伤15例,胸部烧伤15;中度烧伤12例,其中面颈部合并胸部烧伤7例,背部合并臀部烧伤3例,背部合并胸部烧伤2例。采用复春散Ⅰ号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均获满意疗效。

2 治疗方法

2.1 根据烧伤的严重性分度 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9%以下;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 ~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重度烧伤:Ⅱ°烧伤总面积30% ~35%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烧伤面积虽达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出现休克、呼吸道烧伤等复合伤。

2.2 烧伤面积计算 成人大面积烧伤用“中国九分法”,将全身体表面积分为若干9%等分,小面积烧伤采用“手掌法”,即患者自己的手掌五指并拢为体表面积的1%。12岁以下儿童按“中国九分法”计算体表面积,根据下列公式调整头、颈部和双下肢的面积百分数,双上肢、躯干和臀部面积计算与成人相同[1]。儿童体表面积计算法:头颈部=9+(12-年龄),双下肢=46-(12-年龄)。

2.3 复春散Ⅰ号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的制法 将轻中度烧伤按照“中国九分法”、“手掌法”计算出体表面积,根据体表面积将美宝湿润烧伤膏与复春散1号以1:1比例均匀搅拌,置于无菌容器内备用。

2.4 治疗方法 轻中度烧伤患者首先剃除创面及附近的毛发,剪除指(趾)甲,用生理盐水将创面周围皮肤洗净,并以纱布轻轻蘸拭。浅Ⅱ°的水泡皮不予移除,保留泡皮,小水泡表面用碘伏消毒后抽取水泡液;大水泡低位剪小口引流。深Ⅱ°的坏死脱落表皮应剪除,四肢、躯干用包扎法,无菌纱布蘸复春散1号及美宝湿润烧伤膏混合药膏后平铺在创面上0.1~0.3 cm,再加盖无菌敷料至少0.5~1 cm厚,包扎范围一般超出创缘5 cm。创面包扎要平展舒适,包扎时要均匀加压,但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亦不宜太松,以免敷料松脱创面外露。抬高患肢减轻局部肿胀。观察指(趾)末端皮肤的温度、颜色、肿胀程度等,四肢关节部位的包扎应固定在防止挛缩的功能位置。头面、颈部、臀部则用暴露疗法,将复春散1号及美宝湿润烧伤膏混合药膏涂在创面上0.1~0.3 cm厚,每日1~2次至4~6次,并给予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

3 结果

本组6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疗程3~15 d。

4 讨论

烧伤除了高温直接造成的局部组织细胞损害外,还有机体反应,可释放出应急性激素、炎性介质、花生四烯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引起烧伤的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反应。

美宝湿润烧伤膏的主要药物成分是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及生肌功能。复春散以黄莲粉、冰片、没药为主要成分,可杀灭化脓性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和致病酵母菌等,能促进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快速生长,能使坏死组织快速溶解脱落,具有止痛消炎及灭菌作用[2]。复春散Ⅰ号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使创面保持湿润,形成隔离保护层,创面不易发生感染,肉芽生长快,创面愈合快,减轻患者痛苦,有效地防止痂下愈合,从而为创面早期愈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复春散Ⅰ号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混合药膏符合其湿润疗法的治疗宗旨,既能保护创面,又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烧伤用药部位呈淡褐色或接近正常肤色,表面平整,无痒痛、灼热及紧缩感,皮肤弹性良好,关节部位结合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创面愈合快[3-5],患者痛苦轻,节约治疗费用。

[1]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7-201.

[2]李仲兴,王秀华,赵建华,等.应用M-H琼脂进行黄连对252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草药,2007,32(4):337.

[3]杜秀红.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浸浴疗效的研究和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6):920.

[4]王 鹏,蔡兴东,周庆红,等.烧伤后瘢痕的预防及后期瘢痕整形的资料方法[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3(2):169.

[5]陈春莲.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对烧伤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院,2007,7(2):132.

猜你喜欢
美宝药膏轻中度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药膏要按不要涂
药膏要按不要涂
不要动不动往宝宝脸上涂药膏
接近于无限柔软
丁螺环酮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轻中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观察
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艾灸烧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化疗相关性皮肤损害及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