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水系生态工程现状及规划布局

2013-04-08 21:03田庆中亓玉峰
山东水利 2013年6期
关键词:大汶河雪野莱芜市

田庆中,亓玉峰

(1.莱芜市乔店水库管理处,山东 莱芜 271108;2.莱芜市水利与渔业局,山东 莱芜 271199)

莱芜市水系生态工程现状及规划布局

田庆中1,亓玉峰2

(1.莱芜市乔店水库管理处,山东 莱芜 271108;2.莱芜市水利与渔业局,山东 莱芜 271199)

结合莱芜市现状水系格局,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采取截污治污、水土治理、生态河道治理、水生态修复以及周边植物绿化等措施,构建“一带两廊、三区五脉、三核十点、人水和谐”的水系生态格局,有效改善莱芜市河流水系生态环境质量,打造水生态文明城市,促进水系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

莱芜市;水系生态;总体布局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泰山东麓,北与章丘市相依,南与新泰市为邻,东靠博山、沂源,西部与泰安郊区接壤。东西宽58km,南北长61km,总面积为2246km2。莱芜市北、南、东三面环山,基本上以山脊线为市边界,西部为开阔的河谷平原。

1 水系生态工程建设成就

近年来,莱芜市注重对全市水系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投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1 生态河道治理工程

莱芜市开展了多项生态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特别是对穿城、绕城以及近城河道进行了综合整治,使其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目前,已完成的生态景观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主要有:大汶河(牟汶河)莱城区段治理工程、大汶河(牟汶河)钢城区段治理工程、辛庄河城区段治理工程、方下河工业新区治理工程等。

1.2 水土保持建设

截止2010年底,莱芜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5km2,林草覆盖率达34%,减少土壤流失量836万t,蓄水保水量6160万m3;同时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完成了栖龙湾、西峪、五色崖、龙山示范园等全国水保生态修复试点任务,创建了1个国家级水土保持建设生态示范县(钢城区),1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栖龙湾),12条示范小流域。基本形成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模式。

1.3 水利风景区建设

莱芜市建成的水利风景区共有3处。其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雪野水库1处;省级水利风景区2处,即大冶水库和汶源水利风景区。

2 现状分析及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河道不断被侵占,生态不断遭到破坏,水系空间格局被分割,地下水被过度开采,生态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2.1 河流水质污染严重

近几年,通过加大排污许可控制力度,划分水资源保护区,进行河道治理等措施,莱芜市水系水质有了明显改变,水系生态环境状况有了较大提高,但仍存在水体污染严重、河床淤积、生态功能低下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部分河段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受纳水体的纳污能力。如大汶河(牟汶河)仍有近1/3的河段超标,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65%,整体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否则将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水土流失严峻

经过多年努力,莱芜市已治理改善水土流失面积约1215km2,占水土流失面积66%,水土流失加剧的状况得到初步地缓解,但仍有水土流失面积620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4%,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需要加强治理。

2.3 建设模式单一

目前,莱芜市生态河道建设模式相对单一,不利于解决水系面临的诸多污染以及生态问题,而且导

致了景观的多样性较差,生物的多样性降低,过滤污染物的效果较差。

2.4 水体生态功能退化,滨河生态环境单调

由于水体污染严重、河道堤岸工程阻隔、生态环境水量不足等,造成河湖萎缩,生态环境恶化,水生植物、鱼类、底栖生物、微生物、湿地等逐渐减少,既丧失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也破坏了河湖滨水景观环境。同时,还存在着河道裁弯取直,河道多为硬质护岸,生态式驳岸未有效推广,滨水绿地空间过多追求园林景观效果,滨河生态环境单调,亲水景观建设较为落后等问题。

3 未来水系生态工程建设总体布局

通过上述分析,莱芜市水系生态建设存在河道水系生态环境状况较差、水土流失和地下水超采等问题,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结合莱芜市水系格局现状,围绕莱芜市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总体规划,采取截污治污、水土治理、生态河道治理、水生态修复以及周边植物绿化等措施,注重水环境、水生态功能的体现,构建“一带两廊、三区五脉、三核十点、人水和谐”的水系生态格局,实现集生态、景观、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建设总体布局。

“一带”是指湖库保护与修复生态带。规划在雪野、大冶、杨家横、乔店、葫芦山、沟里、鹁鸽楼、公庄、梁坡、青杨行、孝义和龙崮水库以及拟规划建设的金水河水库等周边建设50~1000m宽的湖库保护与修复生态带。以保护水库水质为目标,采取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措施,防治面源污染,同时达到改善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目的,并兼顾休闲、旅游等功能。

“两廊”是由大汶河(牟汶河)和嬴汶河形成两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河道。

“三区”是指将莱芜规划为北部低山生态旅游区、中部平原滨水景观区和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区等3处生态功能区。1)北部低山生态休闲区。结合房干生态旅游区、雪野生态旅游区和嬴汶河上游的革命教育基地——汪洋台等旅游景点建设,以雪野水库为生态旅游中心,构建生态休闲旅游景观带,恢复自然生态的河道环境。2)中部平原滨水景观区。在区域水资源分配、水资源循环利用、控制地下水超采等方面进行协调,进行区域整体环境优化,遏制叶马曹、吴家岭、牛泉等地下水超采区的扩大,保障城市水安全;结合水文化与水景观建设,沿大汶河(牟汶河)、嬴汶河、孝义河、方下河等两岸亲水岸线建设重要的景观廊道,构建亲水平台,在水系交汇点设立标志性建筑物;以莱芜市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题材建设景观小品,展现历史,构建滨水景观区。3)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区。加强南部山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积极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提高林草覆盖率和保土蓄水能力。

“五脉”是指将方下河、嘶马河、孝义河、辛庄河和颜庄河等5条河流的干流作为莱芜市重要生态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在现有河道治理基础上,以恢复河道自然性、生态性为主,构建多自然型河道,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促进河道生态环境的恢复,提升滨水景观特色,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

“三核”是由莱芜市城区段、钢城城区段、雪野水库共同构成莱芜市城市滨水景观中心。1)莱芜市城区段。以嘶马河为重点,以方下河、孝义河、大汶河(牟汶河)、嬴汶河为依托,构建莱芜市城区段城市滨水景观中心。利用孝义河作为青草沟以东城市生态补源水;利用青杨行水库作为红土沟以西的城市生态补源水,同时与大冶水库水厂供水管道联合,必要时利用大冶水库进行生态补水。2)钢城城区段。以南湖公园为中心,以大汶河(牟汶河)为依托,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构建钢城城区段城市滨水景观中心。3)雪野水库。以雪野水库为中心,以通天河和嬴汶河为依托,通过景观规划设计构建雪野区城市滨水景观中心。

“十点”是指分别在方下河、嘶马河和大汶河(牟汶河)汇流口以及牛泉河、汶南河、莲花河和新浦河等入河口、大汶河拦河闸、雪野水库下游和赢汶河入河口、赢汶河拦河闸上游等主要支流口建设生态湿地,以净化水质、美化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4 结 语

莱芜市未来水系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完成后,水土流失治理度可达到90%,林草覆盖率达到48%;河流水质基本达到Ⅳ类以上标准,地下水满足Ⅲ类以上标准;当地水系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防洪调度网、水资源配置网和水系生态网“三网合一”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为莱芜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利基础支撑和保障。

(责任编辑张玉燕)

TV212

B

1009-6159(2013)-06-0045-02

田庆中(1974—),男,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大汶河雪野莱芜市
雪野练兵
雪野小趣
大汶河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任 帅
大汶河梯级拦蓄水库富营养化评估
“雪野”的意义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
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
蚂蚁探险家
大汶河汶口段生态基流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