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五脏风探析

2013-04-09 20:32尹荟萃鞠海洋桑希生
黑龙江中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多汗风邪黄帝内经

尹荟萃 郑 杨 鞠海洋 桑希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50040)

五脏风理论的提出首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素问·风论》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1]。“五脏风”指的是风邪中于五脏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一般起病较急,症状表现明显。风邪中于五脏的“中”字指的是风邪透过肌表直接入里伤五脏。《黄帝内经太素·诸风数变》亦云:“风入于脏腑之内为病,遂名脏腑之风”。

“风”有大风、小风、偏风和正风之不同。“大风”即具有强烈致病能力的邪气,具有传染性,伤人可致死。“小风”是时气风邪,常兼夹杂邪,伤人易入里,易伏留于局部致内伤病。“正风”正气也,《灵枢·刺节真邪》:“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伤人无特定部位,正风伤人病情较重。偏风指致病具有选择性的一种风邪。此种风邪具有偏入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组织的特点。偏风亦具备正风的性质,即善行而数变,易入血分、易化燥、化热、耗伤精血,伤津耗气、邪气易伏留于局部为其主要性质。

1 肝风

临床表现多见多汗恶风,嗌干,易怒好悲,眩晕、筋脉拘挛,面目色青。《素问·风论》云:“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噎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病因病机偏风直伤肝脏,肝之精血耗伤,阴血亏虚不能涵阳,而致风阳上扰,阳亢风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外风直伤肝脏,风邪化燥伤阴,肝阴不足,失于滋润,肝经循喉咙,故噎干。肝开窍于目,其色为青,故诊在目下,色当青也。风邪伤肝,肝之精血不足,肝气失于疏泄,则情志不、好悲,肝阴不足,不能收敛肝阳,肝阳上亢,故易怒,风邪直伤肝血,肝经气血郁滞,故左胁偏痛;肝之精血耗伤,阴血亏虚不能涵阳,而致风阳上扰,阳亢风动,故出现目眩,筋脉拘挛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苦急欲甘缓之,故嗜甘。肝为风木之脏,风性善动,木性生发,肝体阴而用阳,体柔而性刚,所以在后世的许多著作中论述肝风的症状时,往往有眩晕耳鸣、痉挛拘急、麻木等症状。《三因极—病证方论·五脏中风论》云:“肝风之状,多汗,恶风,色微苍,头目目闰,左胁偏痛,嗜甘,如阻妇状,筋急挛痹不伸,诊在目,其色清”。

2 心风

临床表现多汗恶风,易焦躁,惊吓,或易怒,少气,缓言,面赤。《素问·风论》云:“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病因病机偏风之邪直中心脏,心的阴血耗伤,心脏经络气机不利,血气失和或心血迅速耗伤,邪结于局部而致心脏结之重症。

风性开泄气机,故多汗恶风。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二十八》注:“风化木,心属火,风搏于心,则木火合邪,神智愦乱,故或为善怒,或为惊吓。心主舌,病甚则舌本强,故言不可快。心和则舌能知味,故诊当在口,口者,兼唇而言,色当赤也”。风邪伤于心,心气郁滞,郁而化火,故焦躁、易怒、面赤。风邪易耗气,心气不足,故少气、缓言。《内经》论述的心风当属心风之轻证。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为心中风之重症。

3 脾风

临床表现多汗恶风,不嗜食,肢体倦怠,黄疸,腹满,泄泻。《素问·风论》云:“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病因病机偏风中于脾脏,或立即发病或伏留而缓慢发病,其病因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偏风中于脾脏,属风壅,化热成瘀生湿,湿瘀热结生黄疸,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发黄”。缓发者病机为脾脏亏虚,复感风邪(偏风),风邪伏留脾之血分,潜藏不出,即伏风结于血分,耗气伤血损精,化燥生瘀成积聚。久而久之,阴阳俱伤,脾脏衰竭。

风伤脾脏,运化失常,故不欲食;脾在体合肉,主四肢风伤脾脏,脾不能化生精微营养四肢肌肉,故肢体倦怠;风邪中于脾脏与血分搏结,化热成瘀,脾色外现而见发黄。土居中央,故所诊在鼻。脾风之邪(偏风)迅速入于脾脏血分,化热生湿,伤血成瘀,热湿瘀相互结聚[2],导致脾脏伤,脾色外现,溢于全身而发瘅。《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内经素问集注·玉机真脏论》曰:“风经湿土而成热,故湿热而发疸也”。脾风缓发,风邪中于脾脏,呈隐匿发病,可长期伏留在脾脏,故脾风还可见食少,乏力,腹满,便溏等症。《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4 肺风

临床表现多汗恶风,面色白,咳嗽短气。《内经》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病因病机偏风伤于肺的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偏风侵袭于肺经或肺络未伤血脉,属风邪壅肺,致肺失清肃,肺气上逆。二是风邪(偏风)伤肺,化燥、化热成痰,属风邪结肺,久而久之,伤血脉。

风性开泄,故见多汗恶风。肺五行属金,为秋季主气,其色白;风邪伤肺,肺的经气不利,肺失清肃,气道涩滞,故见咳嗽短气。张介宾《类经·疾病类二十八》注:“肺主气,其变动为咳,风邪迫之,故时咳短气”。昼则卫气在表,风亦随之,故觉其瘥,暮则卫气入阴,邪应于内,故为甚也。眉庭乃阙庭之间,肺之候也。

5 肾风

临床表现多汗恶风,面目浮肿,脊痛不能立,小便不利,面黑。

《内经》对肾风症状描述主要有两处,一是《素问·风论》曰:“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另一处是《素问·奇病论》云:“有病痝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1]。

肾风的病因病机亦有两个方面:一是偏风伤于肺卫,表不解,邪气入里伤肾,此种风邪只伤肾脏,它脏未有损害,肾气被郁,不主水道,即化气功能失常,水液停留于脉道,泛溢全身成水肿。二是肾脏本身亏虚,复感风邪(偏风),损伤肾脏,肾元亏虚,无力抗邪,邪伏留于局部,日久邪结于肾,变成虚劳,形成劳水。

风邪干肾,肾气被郁,肾主水功能失常,水液停聚脉道,泛溢周身,故面庞然浮肿;肾居腰中,肾脉贯脊属肾,故令脊痛不能立;肾藏精,少阴与阳明会于宗筋,风伤肾气,故隐曲不利。诊在肌上,色黑。张志聪曰:“水汽上升,故诊在肌上,水乘土也;肾病而见色黑者,乘其所不胜也”。

五脏中风论在金元以前研究颇详,如《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和《中藏经》等皆有记载,而至明清以后许多疾病的理论都转变为内生之邪的论断,如“肝阳化风”、“热极生风”等证。而对五脏风的理论逐渐遗失,而五脏风至今在临床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理论不可忽视。如现代中医学家看到头晕、痉挛抽搐、两目上视的症状时,很多医家都诊断为肝阳化风证、肝风内动证,而疏不知还有外感风邪直中肝脏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

五脏风相当于现代临床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肾风相当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如《灵枢·水胀》曰:“水始起,巢上微肿,如新卧蚕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诸病源候论》曰:“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这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肝风相当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心风相当于急性心肌炎,脾风相当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肺风相当于急性肺感染。

风邪中于五脏,每一种风邪都有其各自的致病规律,只有正确认识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才能有正确的治疗方法。以肾风为例,风邪经过肌表,迅速入里传肾,损伤肾脏,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是寻找原发感染灶,控制感染,最后恢复肾功,而中医的治疗首先治表,解表祛风,最后治里,《素问·汤液》治疗水肿提出“开鬼门以祛风”,《伤寒论》亦云:“腰以上肿,当发汗”这说明我们古人治疗肾风与现代医学是完全一致的。而今人见肾风则先治肾已屡见不鲜。

目前许多中医家亦把中医人体的五脏生搬硬套地与西医解剖学的人体五脏相对应,这也是导致今天五脏风理论迷失的重要原因。例如:急性病毒性肝炎,目前中医学界多数是以清肝利胆退黄的方法治疗,疏不知其是中医的脾病,属于脾风的范畴。《金匮要略》云:“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而现代中医家受西医解剖学的影响将黄疸病病位定在了肝[3],这是不正确的。

本文对《内经》五脏风因偏风所伤在病因病机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是重新审视祖国医学宝库中那些已被人们淡忘的理论,从中发掘具有较高临床意义的思想,希望为临床提供借鉴。

[1] 王洪图.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金明.古今医家有关脾中风的理论与证治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

[3] 吕凤娟,梁伟,徐振卫,桑希生.病毒性肝炎从肝胆论治质疑[J].中医药学报,2008:36(2):76.

猜你喜欢
多汗风邪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为什么自来水管会“出汗”?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风邪伤人速 避风如避箭
乳腺癌手术后“多汗”的中医治疗
儿童夜间多汗是什么原因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