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奥会、奥运会与现代体育的互动

2013-04-10 05:59孙葆丽孙葆洁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青奥会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

孙葆丽, 罗 乐, 孙葆洁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2.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100084;3.清华大学 体育部,北京100084)

现代体育(modern sports)包含了诸多项目。从最古老的跑步、摔跤、射箭,到新涌现的赛车、登山等,都是现代体育的一部分。人们从事现代体育项目的目的不一,有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有的是为了愉悦心情,有的是为了结交朋友,有的是为了获得理解、帮助。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参加现代体育活动的目的,现代体育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行为;然而,顾拜旦与他的同伴复兴的奥林匹克运动,最终目的是和平、友谊、了解和尊重。为了实现这样的梦想,顾拜旦必须寻找一种合适的手段——现代体育。

现代体育是相对于“过往”的体育而言的。关于这个过往的期限很难找到清晰的历史事件或时间点,但现代体育相对于古代中国、古希腊、古埃及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体育而言有着明显的不同。现代体育有着浓厚的工业革命背景,早期借助西方殖民传播于世界各地,如今又借助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深入千家万户,凭借着深刻的竞争性、教育性、观赏性吸引着大众注意、享受和参与,向着职业性、娱乐性的新方向发展。

那么,为何顾拜旦等人选择了现代体育,而非音乐、艺术等其他的方式?这是因为现代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理想的实现有很密切的亲合关系。与其他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相比,体育自身的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更融合。体育尤其现代体育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奥林匹克运动培养身心和谐发展青年的目标;建立公平、民主社会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奥林匹克运动创建公正和谐社会的目标;建立沟通和友谊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奥林匹克运动创建和平美好世界的目标[1]。现代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必然走到一起,两者如同2个大圆圈,虽然各有各的范畴,但相交之处才是最富有魅力的。

1 现代体育对奥运会和青奥会的影响

1.1 现代体育对奥运会的影响

1.1.1 现代体育奠定了奥运会的思想基础 奥林匹克运动是什么、要干什么,依据来自它的思想体系。在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指导下,奥林匹克运动才有发展的可能。奥运会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最杰出的硕果,其依据的也正是这一思想体系。

翻看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奥林匹克格言等,不难体会其思想要旨: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维护人的尊严,增进团结、友谊和公平的精神,促进人们互相了解与世界和平。如此美好的愿望在奥林匹克运动诞生初期却是含糊不清的,正是在现代体育的不断影响下,这些理念才逐渐清晰,更加完备和详细。

例如,公平竞赛原则原指反对在竞赛中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今天则已被赋予反对阶级、种族和性别歧视,反对使用违禁药品等新的时代含义。它反映了现代体育作为人类共有的生活方式这样一种新的体育价值观。又如,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一种象征,但此格言来自法国一所学校的体育活动[2]252。另外,追求健康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力求为人类作出的贡献,而健康正是孕育于德国体操、瑞典体操、英国户外运动等遍布各地的现代体育活动之中,其促进人类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理念已深入顾拜旦等奥林匹克人的心中。顾拜旦曾经充满信心地写到:“19世纪见证了运动竞技在各个角落的复苏;在德国和瑞典是竞技的黎明,在英国是竞技的正午,在法国和美国是竞技的黄昏……但是各个民族的运动员能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技……奥运会的复兴就将成为可能。”[3]

1.1.2 现代体育完善了奥运会的组织制度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奥运会的管理组织机构——国际奥委会在成立之初时,其组织制度还很不完善,体系十分松散,实际上不过是一些在国际上部分绅士们的“私人俱乐部”。在今天为人们熟知的奥林匹克运动的3大支柱中,除了国际奥委会外,国家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尚处于萌芽状态,只有体操、赛艇等个别项目建立了国际性的体育组织。当时的奥运会可谓是举步维艰,其发展遇到的很大困境就在于没有与现代体育形成合力。

随着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各单项国际性体育组织先后建立,国际范围内的体育运动范式和体育项目规则、标准逐渐形成。同时,由于现代体育的发展,国家奥委会也在世界各地顺其自然地相继成立。就此,3大支柱有了稳定的状态持续发展。实际上,正是现代体育自身的成长,为上述组织的壮大营造了稳定而充满前景的发展环境,促进了上述2大组织的日益壮大。奥运会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中,得到了茁壮成长的机遇。3大支柱的成员各司其职,使得奥运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制度得以高效运转。其中,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管理各自的现代体育项目,负责运动项目的技术性问题和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制订本运动项目的规则、奥运会参赛标准并负责技术监督和指导。国际奥委会要求该组织的规章和一切活动都与奥林匹克宪章一致,但在管辖其运动项目方面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在奥运会各项竞赛工作中拥有较高权力[4]。这就使得奥运会的组织制度更为完善。现代体育中的很多先进思想、组织制度有着大胆尝试的可能和空间,其成果直接被运用到奥运会中。

1.1.3 现代体育丰富了奥运会的活动内容 现代体育包含了为数众多的体育项目,且一直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使得奥运会所能采用的体育项目越发丰富,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多。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奥运会项目设置情况,项目少,每一届的参赛项目稳定性差。此外,项目的组合安排也不尽合理。像1900年的奥运会体操个人全能赛事,还包括了跳远、爬绳、50 kg举重等项目,而这些项目在日后看来与现代体操并无必然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体育已日臻完善。2012年伦敦奥运会涉及26项体育赛事,302个小项,有超过1万名运动员参赛。如此巨大的规模与奥运初期有着天壤之别。如此之多的运动项目汇聚奥运会赛场,真正地将奥运会集结成为一个体育盛会,将人类体育当时最精华部分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现代体育为奥运会的活动内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藏”。

1.1.4 现代体育提高了奥运会的竞技水平 以竞技体育运动为载体的奥运会,竞技水平的高低是其观赏性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实际上,奥运选手的殊荣4年才能拥有1次,而在平常的训练比赛中,所有的运动员都来自于各个现代体育项目。现代体育是奥运会的“土壤”“武器库”,令奥运会成为最耀眼的舞台。

奥运会发展至今,已经获得了除了足球等个别项目外的各现代体育项目最杰出、水平最高运动员的积极参加。当观众们在百米赛场上看到博尔特,在游泳池中看到菲尔普斯,在撑竿跳高场地看到伊辛巴耶娃,在乒乓球赛场上看到中国梦之队时,无不为能亲眼目睹世界最高水平的单项赛事而庆幸和骄傲。同时,也正是如博尔特、菲尔普斯这些当代体育翘楚参赛,奥运会的竞技水平才会得以走在世界体育的最高层次,使得奥运会的赛场成为人类挑战极限、不断勇攀高峰的舞台。

回顾历史,以下典型案例可以说明现代体育对提高奥运会竞技水平的作用。在奥运会举办之初,其中的一条原则是禁止职业体育运动员参加赛事,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期望在奥运会这样全球最高级别的体育赛场上,看到与之规模和名气匹配的现代体育单项赛事。同时,一些职业体育运动员也渴望参加奥运会实现毕生梦想。再加上来自经济、政治方面的外界影响,国际奥委会最终作了修改使职业体育运动员得以参赛,这直接提升了奥运会的竞技水平。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美国代表团在男子篮球项目中招募了当时NBA中最为优秀的球员,尚未开赛就引起了全世界舆论的关注。由迈克尔·乔丹、拉力·伯德、“魔术师”约翰逊等篮球巨星组成的这一届美国队,以平均每场净胜对手43.8分的巨大优势轻松夺冠,展现出过往几届奥运会理应达到却并未实现的最高篮球水平。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届号称“梦之队”的球队为日后越来越多的国际球员前去NBA发展打出了“广告”。随后,如我国球员姚明、德国球员诺维斯基、阿根廷球员吉诺比利等纷纷加盟NBA球队。当姚明、诺维斯基等人从NBA返回各国国家队、征战奥运会时,亦将最高水平的技术和经验反馈给国家队,显著提高了国家队水平,最终提高了整个奥运会男子篮球赛的水平。同时,现代体育也为奥运会带来更加完善的技术、规则、管理等,同样令奥运会的竞技水平大增。

1.1.5 现代体育增强了奥运会的吸引力 以竞技体育为载体的奥运会,有诸如“梦之队”这样的单项水平最高的团队或个人参赛时,其必然能吸引观众对竞技体育的关注。同时,那些本身对于竞技体育水平并不太关心的观众,同样会因这些最高水平运动员的到来而兴奋。例如,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男子篮球队再度招募当时最优秀的NBA球员组队参赛时,很多并不关心篮球竞技本身而只是为一睹偶像风采的观众,亦对美国队的比赛产生强烈兴趣,甚至还购买了他们的球服、球鞋、纪念品。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男子足球赛场上,许多对足球并不热衷的观众,只是为了亲眼见证阿根廷球星梅西的表演,而购买了足球决赛的门票。

到奥运会赛场上的各项体育赛事的著名裁判员、嘉宾,甚至是优秀的媒体解说员、评论员,也都令奥运会赛场“星光熠熠”,极大地增强了奥运会的吸引力。

1.2 现代体育对青奥会的影响

1.2.1 现代体育在思想体系、组织制度和活动内容上夯实了青奥会的基础 青奥会属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一部分,与奥运会可谓是“同胞弟兄”。现代体育在思想体系、组织制度和活动内容3大方面为奥运会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令奥运会在百余年间成长为今日的“巨人”。同样,现代体育也可以在这3个方面帮助青奥会的成长,夯实青奥会的基础。

在奥运会诞生之际,实际上现代体育自身的发展也尚未成熟。可以说,奥运会和现代体育共同成长。青奥会则不同,它诞生于21世纪,此时的现代体育已经发展得较好,青奥会并不需要“探路”,只需要借用奥运会的丰富经验即可。

1.2.2 现代体育中的新兴项目丰富了青奥会的活动内容 一些新兴的现代体育项目进入青奥会,极大地丰富了青奥会的活动内容。在2010年新加坡青奥会上,一些集竞争性、趣味性以及励志作用于一身的奥运衍生项目也成为青奥会的亮点和品牌。3对3篮球赛就是最为引人关注的新兴项目。

露天的球场、动感的音乐、激情的DJ以及热浪中恣意挥洒的汗水,3对3篮球赛是整个青奥会26个大项中最具活力、最有时尚气息的比赛项目之一。在比赛过程中,动感劲爆的音乐,配上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让人自然而然有一种跟着节拍摇摆的冲动。加上以个人单打为主的进攻方式极具观赏性,3对3篮球赛不但受到运动员的欢迎,也受到场边观众的喝彩。

此外,游泳比赛中的男女混合接力也极富新意。在男女4×100 m混合泳比赛中,每队由男、女各2名队员组成,4名队员分别完成仰泳、蛙泳、蝶泳和自由泳各100 m比赛。由于各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任意安排男女运动员的泳姿,这就会出现“巾帼”与“须眉”共同竞技的场面[5]。

1.2.3 现代体育中的新兴项目使青少年对青奥会认同感增强 正是上述这样充满青春活力和新意的新兴体育项目的加入,使得青奥会更加富有青春气息。放眼全球,在很多的非正式比赛中,经常会出现3对3篮球赛,或者男女混合比赛的场景。在这些非正式的比赛中,比赛只是手段,其目的可以是增进友谊、增强了解等等,这恰恰是奥林匹克主义所追求的。

青奥会引入这些新兴的、受青年人欢迎的比赛项目后,青年人就会更加热衷于参加、关注青奥会。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并未深刻意识到诸如3对3篮球赛背后的意义,但是通过青奥会3对3篮球赛及其辅助进行的教育,青年人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友谊。最终,青年人会将“青年人—新兴项目—青奥会”联系在一起,对青奥会的认同感极大增强——无论是对参赛的青少年,还是对观赛的青少年均如此。

2 青奥会和奥运会对现代体育的影响

2.1 奥运会促进现代体育的发展

2.1.1 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使现代体育更富意义 尽管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取经”于现代体育,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在成型后,反过来也推进了现代体育的发展,使得现代体育更富有意义;因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在整个体育界是独一无二且最为成熟的。

诸如体育与文化教育密切结合,“重在参与”与“更快、更高、更强”的辩证关系,团结、友谊、公平竞赛的观念,增进了解、获得尊重的理想等,都是现代体育在最初可能并不具备的。尤其是对于当今职业化非常高的一些项目而言,金钱似乎成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目标,这就偏离了体育运动的本质。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则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这样的偏离,将参与到现代体育项目中的人拉回到最纯真的体育赛场上。奥运会和青奥会即为最佳的展示舞台和教育场所,因为它继承的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

2.1.2 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体系是现代体育的标杆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其他角度看,奥运会都是现代体育赛事中最为成功的典范。能够圆满完成奥运会这样一种大规模、高水平,堪称“巨系统”的赛事,涉及各行各业的人士。能够将这样级别的赛事办好,最核心的就是奥运会依赖“3大支柱”——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国家奥委会。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跨洲、跨国的组织网络,世界体育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可能。最为重要的是,模仿奥运会的组织形式,其他的一些体育国际大赛或体育组织也纷纷获得了进步。奥运会的组织体系是现代体育界的第一标杆。

2.1.3 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内容促进了现代体育的发展 在现代奥运会出现以前,体育运动是分散的、民族的,尚不具备国际化的特征[2]242。正是有了奥运会的推广平台,一些现代体育项目才纷纷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最终发展成为国际性的体育运动。

同时,有了奥运会这一成功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各式各样的综合性运动会也相继开展。例如,亚洲运动会等洲际运动会,东亚运动会等区域性运动会,还有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无论是国际性的还是洲际性的,无论是成人的还是青年人的,无论是职业运动员参赛的还是军人、警察、教师参赛的,都有着鲜明的奥运会烙印和风格。在我国进行的小学生、中学生运动会,比赛的项目设置、赛程,也都是参考了奥运会的科学标准。可以说,奥运会促成了现代体育在全世界各地、各行业、各人群中的普及与提高。

2.1.4 奥运会启迪公益体育事业的运作模式 起初,奥运会与商业可谓是水火不容,这直接导致了奥运会在起步阶段的举步维艰,甚至面临着夭折的命运;然而,正是奥运会的大胆改革,开始与商业有计划、有分寸的牵手,一举挽救了奥运会的命运。在这背后,国际奥委会找到了一个适合公益体育事业的商业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是公益体育事业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采用市场机制的大胆尝试。奥林匹克运动巨大的商业效益来自其丰厚的人文价值,国际奥委会通过营销,成功地完成了这2种价值的转换,创造了体育公益事业营销的范例[2]243。这种成功尝试给了其他类似公益体育事业一个权威的参考。

2.2 青奥会促进现代体育的发展

2.2.1 青奥会补充了现代体育的思想认知 当今体育深受职业化、商业化、娱乐化的影响,变得更加看重胜负、金钱、荣誉。更为重要的是,一些人对世界知名的体育赛事已从思想观念上发生了巨大改变,如赛车运动中的顶级赛事——F1大奖赛的总裁伯尼·埃克莱斯顿就曾多次表示,F1这项运动本质上是一项娱乐活动,体育只是其娱乐的一种手段。

相较于上述趋势而言,青奥会所提倡的无疑是“小众”的。在职业化、商业化、娱乐化道路上执著迈进的现代体育不妨也关注一下青奥会的理念。青奥会与奥运会有着相同的奥林匹克思想,但同时青奥会又加入了青年人的需要。青年人所追求的创新、了解、活力、单纯等等,很多都是现代体育所忽略的。将这样的一些理念植入现代体育中有百利而无一害。

2.2.2 青奥会促进了一些新兴和小众项目的发展随着现代体育的不断发展,只要是有兴趣、有创意,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利用任何事物,都可以发明创造、改进出自己或朋友喜爱的现代体育项目。这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并不会因为从事的人少而不被承认。一些新兴项目如果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和热衷,那么就需要一个更高级别的推广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为更多的人所关注,这是任何一个项目、赛事在发展中必须走的道路。这样的平台可遇不可求,且越是高级、大规模的平台,对于新兴的项目而言就越难以获得机会。

作为体育界最高端的平台,奥运会有着严格的项目准入标准,这对于那些新兴项目而言是难以企及的。青奥会为这些新兴的项目提供了一个世界级的舞台。在青奥会的舞台上,新兴的项目将由这个世界上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群——青年人展现;而一旦在青奥会赛场上吸引了青年人,那么该项目很可能就在未来发展成为大众项目。

2.2.3 青奥会激发了青年人对现代体育的热爱 多项调查结果表明,如今的很多青年人距离户外的体育活动越来越远,他们“宅”在家中,宁愿玩着虚拟的体育游戏,或者窝在舒适的沙发上观看电视转播的体育赛事,也不愿踏出家门,亲身从事体育运动,享受体育的快乐。这样的势头如果在全世界蔓延下去,后果是体育的不幸,更是人类的不幸。

青奥会最重要的受众是青年人。抓住青年人的心理,让他们热爱体育运动,将会带来长期的巨大利益;因为青年人会在未来成长为成年人,届时热爱体育运动的人将会更多,也成为社会的主流。通过青奥会吸引青年人,让他们热爱现代体育运动,这是体育人的自救,更是体育人对全社会的贡献。

2.2.4 青奥会挖掘出一批未来的优秀运动员 尽管我们一再强调青奥会的教育性、文化性,可其与奥运会的一致在于:体育竞赛才是最重要的手段。只不过青奥会在此手段上附加了更多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既然是体育竞赛,就应是奋勇争先,否则便是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哪怕是青奥会不奏获胜国国歌,不升获胜国国旗,不设立奖牌榜,但各国代表团还是会派出本国该年龄段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首先,这是一次同年龄段最高水平的比赛,无人愿意缺席;其次,这样的比赛是难得的,错过了就得再等4年。青奥会相对而言也云集了世界青年体育人才中的佼佼者。若干年后,从中可能会出现下一个博尔特,下一个菲尔普斯。经过青奥会历练的这些运动员势必有着更好的综合能力和经验,不仅仅在竞技能力方面,在经验、沟通等方面,他们也会因参加青奥会而积攒下宝贵“财富”。

3 奥运会、青奥会与现代体育互动差异的原因

3.1 奥运会与青奥会的内因比较

3.1.1 奥运会和青奥会均需与现代体育交融 首先,奥运会与青奥会均吸取了现代体育的精华。奥运会以及其主要运营者国际奥委会在创立之前,一些目标、理念还是不够明确。正是从现代体育中取得的一些精华,令奥运会和国际奥委会明确了奥林匹克思想,借助体育的手段,实现事关社会、世界以及全人类的崇高理念。未来的奥运会还会继续从现代体育广阔而深邃的世界中,继续挖掘精华为己所用。现代体育之所以名为“现代(modern)”,就是因为其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应汲取每一届奥运会中现代体育的进步理念、发展经验,以此丰富奥林匹克思想体系。同样是4年1届的青奥会,也需要及时地与现代体育交融,了解青年人对现代体育的看法。

其次,奥运会和青奥会均需要现代体育巩固组织制度。在3大支柱中,国际奥委会作为领导者而存在,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向奥运会和青奥会输送运动员。最初,参加奥运会的高水平运动员寥寥无几,而后高水平参赛运动员越来越多,如今高水平运动员却偶有抵触奥运会。这样的历程是伴随着现代体育自身发展而产生的。特别是在奥运会的男子篮球和足球赛场上,来自最高水平职业联赛NBA的篮球运动员,以及来自欧洲职业足球联赛的足球运动员,很多人虽然都具备了世界级的水平却因经济利益、对伤病的恐惧等原因,不愿意参加奥运会。尤其是限制足球职业球员年龄参赛的方案,使得奥运会男子足球赛的水平根本无法与世界杯足球赛、欧洲足球锦标赛以及欧洲足球冠军杯赛这样的赛事相提并论。未来,国际足球联合会为了其自身的发展可能还会与国际奥委会交涉,更改足球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规则,届时奥运会的男子足球赛水平是升是降,拭目以待。

再次,奥运会和青奥会的比赛项目均来自现代体育。现代体育整体上的发展也就会给奥运会和青奥会带来整体上的益处,这体现在竞技水平、项目创新、项目设置等各个方面。如高尔夫球、橄榄球这些项目已迈入奥运大家庭。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为世界人民所喜爱的现代体育项目进入青奥会乃至奥运大家庭。

3.1.2 青奥会需要新兴项目体现青年特色 在青年、少年乃至儿童的成长关键期,应从事什么样的活动一直是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社会学者所热议的。从体育人的角度出发,青年、少年和儿童若不参加体育活动,或许就会埋头于学习,“宅”在家里,或者弹琴、画画,它们都与体育活动形成了竞争关系。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孩子喜爱体育,就成为全世界体育工作者的最大课题之一。

青奥会如果没有青年参与,如果失去了少年、儿童的关注(未来的青奥会直接参与者),便无从谈起其生存发展。要让青年以及少年、儿童喜爱青奥会,就必须为他们提供所喜爱、希望的事物,即他们所乐于从事、喜爱关注的体育项目。除去足球、篮球这些“人尽皆爱”的项目之外,能够对此年龄段的人构成吸引力的项目,往往是一些新兴的、充满创意的体育项目;因此,下大力气引进、开发、完善这些项目,是青奥会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3.2 奥运会与青奥会的外因比较

3.2.1 奥林匹克体育与现代体育同属体育大系统

无论是奥运会还是青奥会,皆是奥林匹克体育的成员,而奥林匹克体育与现代体育同属于一个体育大系统,这是不争的事实。正是因为两者均属于体育这个大系统,才有了更为密切和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暂且不论两者复杂的目的(教育、经济、政治等),单从实现目的的手段而言,两者相同处就在于均为体育运动。体育运动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了两者的未来发展。反之两者是良好的互动还是对抗,对于未来体育大系统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3.2.2 现代体育需要奥运会:体育世界最具魅力的“果实” 从现代体育整体的角度看,其对奥运会和青奥会的需要是不一样的。无论是规模还是竞技水平,奥运会堪称体育世界的龙头,是最具魅力的“果实”。过去、现在都没有哪一个综合性的体育赛事能够与奥运会匹敌,即便是世界杯足球赛、F1大奖赛,也因其单一性质而无法与奥运会相比;因而,在奥运会这个舞台上,现代体育才得以加速进步、发展。

3.2.3 现代体育需要青奥会:体育世界最具潜力的“果实” 现代体育对青奥会的需求与奥运会不同。如果说对奥运会的需求可以用“追求当下”总结,那么对于青奥会的需求则可以用“放眼未来”形容。青奥会是体育世界最具有潜力的“果实”,从其指导思想“奥林匹克主义的高尚与伟大,考虑到世界文明越加发达和进步”可见,青奥会的未来将一片光明。将精力投放在青奥会上,就是最好的“投资”。现代体育项目吸引了青年人的关注和喜好,就是其谋求在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3.2.4 新兴项目需要青奥会:体育世界最富养分的“土壤” 上述所言的现代体育主要指的是已经在现代体育世界中堪称主流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一些新兴项目所面临的挑战更大,如何吸引更多人(尤其是青年)的关注是其发展过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项目的成长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而单凭其自身的力量尚难以举办如世界杯足球赛、篮球世锦赛之类的大型世界级赛事,这就需要借助综合性运动会的舞台展示自己。相比奥运会严格的准入制度,青奥会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展示舞台。更为重要的是,新兴项目一般是由青年人开发和创新的,而青奥会所面向的受众也正是以青年人为核心,这样的契合是非常难得的;因此,青奥会为新兴体育项目的成长提供了最富养分的“土壤”。

4 结论

奥林匹克理想是抽象的,它们需要一个载体呈现,该载体就是现代体育。通过现代体育,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最终为世人所接受和喜爱。反之,奥林匹克运动对于现代体育的发展也贡献颇多,但奥运会无法囊括所有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很多新的、尚待成长的、青年人喜爱的项目,因无法进入奥运会而失去了展示自我的舞台。青奥会的出现给了这些项目机会,同时,这些项目也通过吸引青年人获得认同,实现青奥会崇高的理想。

[1] 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人文价值的历史流变[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28-29

[2] 任海.奥林匹克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 David M.Athens to Athens[M].Edinburgh and London:Mainstream Publishing,2004:33

[4] 孙葆丽.奥林匹克运动3大支柱之间的关系[J].体育文史,1994(3):22

[5] 吴俊宽,沈楠,高川.青奥会带来的思考:“青”舞应飞扬快乐永至上[EB/OL].[2013 -03 -01].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0 -08/27/c_12490585.htm

猜你喜欢
青奥会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青奥会对中小学运动会改革的启示研究
青奥会自来水保供工程管道穿越滁河的防洪评价
头脑奥林匹克
青奥会研究若干重点领域综述
浅析未来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