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1943年—1945年美国的对华政策

2013-04-10 20:30
史志学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史迪威对华政策马歇尔

一、罗斯福时期的对华政策

罗斯福时期美国政府内部对中国政策存在两种观点,一部分人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应保持一定弹性,不能无条件支持蒋介石,以防万一蒋介石及其政府下台而陷于困境,必须立即采取步骤支持那些极可能把抗日进行下去的分子;另一部分人认为,美国对华政策应建立在全力支持蒋介石的基础上,凡持有条件支持或不积极支持蒋介石政府、同情或赞赏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抗日的人,都是亲共分子。如果这些人的工作与中国事务有关,就必须调离。主张前一种对华政策的代表是史迪威,主张后一种政策的代表是赫尔利。

1.史迪威时期“利用中国军队,牵制消耗日军,减少美军伤亡”。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需要中国军队顶住日本,牵制和消耗更多日军陆军,最大程度上减少美军伤亡,以便美国集中更多精力对付德国而无后顾之忧的目的,美国采取了给中国提供物资援助,派遣军事人员如陈纳德领导的美军志愿队来协助中国对日军作战,派遣史迪威为中国战区参谋长来协助提高中国军队战斗力。但中国战区蒋介石军队的溃败战况,使罗斯福明白,把美国的希望寄托在政治腐败、无心与日军交战而打算保存实力对付共产党的蒋介石政府是不现实的。美国要想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依靠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于是,美国政府对蒋介石施压,迫使其同意史迪威统帅中美一切军队,包括共产党军队,并授以全责与全权。为了提高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史迪威主张把那些贪污腐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一律撤换,改由美国军官担任。并主张将租借物资的部分分配给毛泽东领导下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蒋介石不能容忍将军事指挥权交予史迪威、把包围共产党的国民党政府军队用于抗日前线,更不能容忍将中国战区的租借物资分享给延安的共产党军队。蒋介石与史迪威之间的矛盾影响了中国战区的对日作战进展,美国为说服史迪威按照蒋介石的旨意来指挥中国军队,以扭转中国战区的不利局面,罗斯福派遣总统特使赫尔利来华调解史迪威与蒋介石的关系。

史迪威将军主张对蒋介石政府采取“弹性政策”,应对复杂的形势,以维护美国的在华利益。史迪威与蒋介石矛盾根源在于对作战方案的分歧,有性格上的冲突,但最主要的是史迪威主张与中共携手抗日、延安的共产党军队也有权分享中国战区的租借物资。史迪威是个军人,他考虑问题的着眼点是目前抗日军事战争,而蒋介石考虑的是将来与共产党的政治斗争。蒋介石打算让美国人去打日本,自己保存实力将来对付共产党,担心美国将租借物资分与共产党,这无疑会增强自己所谓“敌人”共产党军队的力量。蒋介石向美国政府施压,罗斯福为了维护美国的在华的长远利益,向蒋介石妥协,派遣自己私人代表郝尔利来华说服史迪威按照蒋介石的旨意来指挥中国军队。

2.赫尔利无条件支持蒋介石的“扶蒋压共”。

赫尔利特使肩负着罗斯福总统的使命,坚持一切以维护蒋介石政府为基本原则,说服史迪威按照蒋介石的旨意来指挥中国军队。赫尔利认为要维护蒋介石政府,就要限制共产党力量的发展,为此需要阻止史迪威把租借物资调拨给延安、说服莫斯科支持蒋介石政府(赫尔利认为中共有力量的原因是有武装部队和苏联的支持)。赫尔利来华之前,首先去苏联,得到了莫斯科对中共的看法即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共产党,不过是较好经济状况的追求者。赫尔利由此认为苏联政府同中共没有联系,苏联拥护蒋介石作为中国人民的领袖。赫尔利深信,对没有苏联支持的中共,只要实行怀柔政策,就一定会使其接受蒋介石的领导。赫尔利来华之后,为说服共产党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派助手麦克纳利秘密访问延安。

赫尔利来华之后,史迪威与蒋介石在有关中国军队的指挥权和使用共产党部队问题上矛盾不可调和,加之,美军在太平洋跳岛作战取得了重大进展,美国把空军作战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太平洋前沿阵地,中国战场变得不甚重要,用不着中国军队的陆地配合,美国打算依靠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来最后打败日本。这样一来,中共领导的军队就失去了美国利用机会。随着对日作战的节节胜利,日军的覆亡指日可待。罗斯福出于对中国战后的安排,开始无条件支持蒋介石,遏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发展,争取苏联支持蒋介石政府,最后强迫共产党加入蒋介石国民政府,接受蒋介石的领导。这样,美国政府在蒋介石的一再要求下、中国战场地位的改变、罗斯福对华政策的转变、赫尔利的落井下石(赫尔利给罗斯福写报告称,如果维护史迪威,美国将失去蒋介石、失去中国,建议解除史迪威的职务)等综合因素下,史迪威被撤回美国。接替史迪威职务的是魏德迈,其使命是协助中国训练精锐的作战部队。美国为了让国民党在战后与共产党争斗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帮助国民党军队训练刑事警察、训练装备5万特务武装,提供2000余辆军用车。

1944年11月7日,赫尔利为了完成罗斯福交给其促使国共双方达成某项协议的任务飞抵延安,但由于蒋介石没有把中共放在与国民党政府同等地位,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联合军事委员会,而国民党主张国民党一党政府,要求共产党服从国民党,赫尔利不愿压制蒋介石,国共双方最终没有达成共识。赫尔利为了孤立中共,贯彻其“只支持蒋介石的方针”,对同情和支持中共的美国派往延安的军事观察团成员进行清洗,美国政府制造了逮捕同情中国革命的谢伟思等六人的“《美亚杂志》间谍案”。

美国牺牲中国利益,拉拢苏联、英国支持蒋介石政府。美国为达到苏联出兵对日作战以减少美军伤亡数量和苏联政府的支持,美同苏、英国签订出卖中国主权(把外蒙古和东北划归苏联的“势力范围”、大连辟为“国际商港”)的《雅尔塔协定》。之后,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飞抵英国和苏联就美国一贯对华政策(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促使中国所有抗日武装部队统一于全国性的政府之下,赞助中国人民建立一个自由、统一和民主的中国政府的愿望;继续坚持中国应建立自己领导的,作出自己决定的,对自己的政策负责从而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前途。)达成基本一致协议。之后,赫尔利公开自己的扶蒋反共政策,宣称美国政府只支持蒋介石政府,而不支持任何军阀或武装的政党。

二、杜鲁门时期的对华政策

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华政策为调停国共两党,制止内战爆发。另一方面,为了美国在华利益,全力支持蒋介石。

1.赫尔利“扶蒋反共”。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美国实行“一方面援助国民党尽可能广大地在中国确立其权力,一方面鼓励双方进行协商,尽力避免内战的发生”的对华政策。为达到第一方面目的,美国制定了全面援助国民党部队以努力取得所有日本占领地区和日军的装备,把国民党军队运送到可能和八路军和新四军冲突的地方的方针。美国麦克阿瑟一方面命令在中国境内(除满洲外)、台湾的日本高级指挥官以及所有陆、海、空军的辅助部队,应向蒋介石投降。美国从空中、从海上运送国民党军队抢占战略要地,运送新六军到南京、运送94军和汤恩伯总部到上海,运送92军到北平,到9月底,共有50多万国民党军队被运到华中、华北各战略要地。此外,美军亲自出动,帮助国民党抢占地盘如占领秦皇岛、青岛、北戴河,驻守北平、唐山、开平、静海等地,并继续以租借物资援助国民党政府。为达到第二方面的目的,美国打算通过开会谈判以压迫共产党屈服于国民党,如果共产党不赴约可使国民党政府赢得国人对其发动内战的舆论支持,共产党如果赴约谈判,可以赢得完成内战部署的时间。于是,赫尔利建议蒋介石摆下“鸿门宴”,三次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由于蒋介石没有谈判的准备及和平的诚意,双方经数月努力,最终达成《政府与中共会谈纪要》。美国政府是不赞成中国内战的,美国政府在战场帮助蒋介石运送军队、弹药,抢占战略要地,在谈判桌上偏袒蒋介石,其目的是为了压迫共产党向国民党屈服,成立一个以蒋介石为首的联合政府。但是,美国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却助长了蒋介石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的气焰。国共内战一触即发,美国政府就对华政策进行调整,最后达成干涉与停止干涉之间的折中协议:海军陆战队必须留在中国;必须把其他国民党军队运到北方并支援他们;当时由日军占领、日后可能成为国民党和共产党部队争夺的地区,设法安排停战;必须继续支持国民党人和共产党人断断续续进行的努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达成一项政治协议,把共产党地区和部队包括在内,组成一个统一的中国国家和中国军队。美国对华政策的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存在矛盾,自以为是的赫尔利无法在中国贯彻实施美国的矛盾政策,最后只好辞职回国。

2.马歇尔“公允”调处国共争端。

赫尔利突然辞职,杜鲁门总统派特使马歇尔到中国,在蒋介石的帮助下,执行美国对华政策,保护美国在华利益。马歇尔肩负的使命:“促使国共两党达成一项和平协议,避免内战,建立一个多党组成的联合政府。”此外,马歇尔还带着杜鲁门总统授予的对蒋介石政府施压的“武器”:一个不统一的和为内战所分裂的中国,事实上不能被认为适当的地区,按既定方针得到美国的贷款、技术援助、军事援助。美国政府认为此“武器”是制止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杀手锏,另一方面,杜鲁门政府为了增强蒋介石政府的力量,压迫共产党屈服,秘密授权陆军、海军运送蒋介石军队到东北,安排船只运送国民党军队到华北。马歇尔时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显然也是矛盾的,一方面美国政府在理论层面上有条件支持蒋介石,以达到避免内战,建立多党联合政府;另一方面即实际操作也就是在军事方面,美国对蒋介石无条件支持,美国打算在军事上壮大国民党势力,以压制、胁迫共产党向国民党妥协。马歇尔将军为了中国的和平,做了大量工作,促使国共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毛泽东和蒋介石分别向中共军队与国民党军队发布了停战令。为贯彻停战协定,马歇尔建议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促使国共双方签订了关于德州地区临时驻军的《德州协议》、关于中原地区恢复交通的《罗山协议》《禹王城协议》和关于停战的《汉口协议》,成立了以马歇尔为顾问的军事三人小组,来整编国共军队。制定了《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三人军事小组视察了河北张家口、山东济南、河南新乡、山西太原、陕西延安、河北宣化店,三人小组辛劳奔波,收到了一些良好效果,华北、中原各地国共冲突逐渐缓和平息,签署了“调处东北停战的协定”。马歇尔提出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四条建议和在报界发表呼吁东北停战的声明;东北停战25天,张家口停战10天,成立军调部长春前进指挥部,马歇尔为了调停国共冲突,特任命“中国通”司徒雷登为驻华大使。为了劝说蒋介石停战,马歇尔先后七次上庐山。由于马歇尔的努力,促成战后短暂和平局面的形成,客观上有利于中国争取一个和平民主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内战的爆发。

但是,善于揣摩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底牌的蒋介石深信,不管国民党怎么做,美国政府都不可能抛弃不管。因为蒋介石认为如果共产党在中国得势,美国在华利益将受到严重损害。如果中国共产党与苏联联合,会威胁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政府不管怎样都会支持国民党政府的,但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和平解决国共争端,一旦发生战事,美国政府会采取一定办法压制国民党,以回到和平轨道上来。如果国民党处于不利地位时,美国会牺牲和平解决国共争端的对华政策,无条件支持蒋介石。蒋介石摸透了美国的对华底线,不断破坏和平。随着国共在东北斗争的升级,美国政府及马歇尔越来越偏袒国民党,如美国政府通过“军事援华法案”,“赠送”271艘舰艇给国民党政府,美国以两亿五百万美元的价格,将八亿多美元的战时剩余物资售给了国民党政府。美国对华政策正如蒋介石所预料的一样,最后演变为美国出钱、出枪,帮助国民党打内战。

结语

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以国民党为主容纳共产党的联合政府,为达到上述目标,美国政府先后派遣赫尔利、马歇尔来华调停国共争端。美国政府始终没有把共产党放在与国民党同等地位,曾先后采取“扶蒋压共”、“助蒋压共”、“扶蒋反共”政策与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但未收到压制共产党屈服以成立国民党为主的联合政府的目的,反而增强了蒋介石的反共力量,助长了其反共内战的野心,导致中国内战的全面爆发。美国的对华政策的远期目标最终化为泡影。

[1]刘大年.美国侵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

[2]彭锦华.和平之殇(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纪实)[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战争时期(第三编)战时外交(第一册)[M].台北:台北文物供应社,1979.

猜你喜欢
史迪威对华政策马歇尔
美国对华政策中意识形态与现实利益的考量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苏联对华政策的偏颇
制造出来的“史迪威神话”
史迪威陪都城里的美国将军(三)
借题发挥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
为你早起
本 期 导 读
美国全球战略下的对华政策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