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美国新闻处在华宣传活动研究

2013-04-11 01:28
史学集刊 2013年2期

翟 韬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自冷战结束以来,随着“软实力”和“公共外交”概念的提出以及外交史的文化转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历史上美国的对外宣传活动,冷战宣传研究成为冷战史研究中持续的热点,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①代表性的著作有:Walter L.Hixson,Parting the Curtain:Propaganda,Culture,and the Cold War,1945-1961,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7;Shawn J.Parry-Giles,The Rhetorical Presidency,Propaganda,and the Cold War,1945 -1955,London:Praeger Publishers,2002;Kenneth Osgood,Total Cold War:Eisenhower's Secret Propaganda Battle at Home and Abroad,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2006;Laura A.Belmonte,Selling the American Way:U.S.Propaganda and the Cold War,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8;Nicholas J.Cull,The Cold War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American Propaganda and Public Diplomacy,1945 -1989,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Kenneth A.Osgood and Brian C.Etheridge eds.,The United States and Public Diplomacy:New Direction in 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History,Boston:Brill,2010。这些成果主要涉及冷战时期美国整体对外宣传政策和美国在欧洲开展的针对苏联、东欧国家和部分西欧盟友的宣传运动和心理战,而很少涉及美国在东亚的类似宣传,特别是美国针对中国的宣传活动则几乎无人问津。事实上,早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就开始了在华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并在战争结束后保留了战时在华的宣传机构——美国新闻处,继续从事以宣传美国生活方式和离间中苏关系为目标的宣传活动,直至1949年新闻处撤离中国大陆。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政府档案的梳理,考察二战结束后直至1949年底期间的美国新闻处在华宣传活动,并将其作为1950年后美国“反中共”心理宣传战的序幕。

一、战后美国新闻处在华的目标与活动 (1945-1948)

美国政府的对华宣传起源于二战时期“战争信息署”(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的在华活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总统于1942年6月成立了独立的国家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旨在向美国国内公众和海外民众解释美国的战时政策,宣传美国的战争努力以及传播美国生活方式。太平洋战争期间,战争信息办公室在中国的五个城市,即重庆、成都、昆明、桂林和永安设立了站点 (outpost),站点名称为“美国新闻处”(American Information Service)。美国新闻处在华的主要宣传目标是维持和鼓励中国军民的士气。到战争末期,美国新闻处的宣传目标转向培育中国的大国意识,促进中国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安排。①Matthew D.Johnson,“Propaganda and Sovereignty in Wartime China:Moral Oper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War under the Office War Information,”Modern Asian Studies,vol.45,no.2,(2011),pp.311,318.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对华宣传的目标、机构和手段都发生了变化。宣传目标从支持战争转向了和平时期扩大美国政治和文化影响力和树立美国的正面形象。杜鲁门总统在1945年8月31日宣布了战后美国海外宣传的基本政策,即美国民间社会和官方合作对外“展示客观和全面的美国生活的画面以及美国政府的目标与政策”,②America—“A Full and Fair Picture”:The Government's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Relations Program Overseas,June 1946,General Records of the Department of State,Record Group 5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42700,Box 4714,811.42700(B)/8-846,The U.S.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at College Park,MD(NACP).这个基本政策概括起来一是宣传“美国方式 (American Way)”,③参见 Laura A.Belmonte,Selling the American Way:U.S.Propaganda and the Cold War,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8。该作者把“展示客观和全面的美国生活的画面”概括为“推销美国方式”。二是宣传“美国政策”。表面看起来“美国方式”要比“美国政策”排位靠前,似乎更重要,但就美国政府的宣传机构而言,宣传美国对外政策的任务还是第一位的。美国战后对外宣传工作的奠基人之一、时任主管公共事务助理国务卿的威廉·贝通 (William Benton)就曾强调,所有美国的宣传和文化项目都“应被设计旨在从长远意义上支持美国对外政策,并且担当这些政策的左膀右臂”。④America—“A Full and Fair Picture”:The Government's Information and Culture Relations Program Overseas,June 1946,NACP.具体到美国在华的宣传目标,共有四个:“我们乐见一个民主、强大和统一的中国;我们希望帮助建立一个和睦的、有合作精神的联合国组织;我们没有帝国主义目的;我们正在尽力改善自己的民主进程”。⑤USIS Activities in China,August 27,1947,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8-2747,NACP.可以看出,四个目标之中,有三个涉及美国对外政策,其中的两个涉及美国对华政策。

战后,美国政府撤销了战争信息署,新设“国际新闻与文化事务办公室”(Office of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ultural Affairs)负责海外宣传。该机构隶属于国务院,由主管公共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主持。其对应的海外宣传站点仍冠名为“美国新闻处”,由驻外使领馆领导,成为与使馆政治处和经济处平行的机构。同时美国政府也增加了在华的宣传站点,凡有美国驻华领馆处皆下设新闻处。⑥Matthew D.Johnson,“Propaganda and Sovereignty in Wartime China:Moral Oper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War under the Office War Information,”Modern Asian Studies,vol.45,no.2(2011),p.342.当时在全中国陆续建有共11个美国新闻处站点和一个总部:东北地区设奉天 (即沈阳)美国新闻处、华北地区设北平 (即北京)和天津美国新闻处、西北地区设迪化 (即乌鲁木齐)美国新闻处、西南地区设昆明和重庆美国新闻处、华东设南京和上海美国新闻处、华中设汉口美国新闻处、华南设广州美国新闻处、台湾设台北美国新闻处,驻华美国新闻处总部即中央办公室设在上海。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为战后中国的美国新闻处各项工作奠基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费正清 (John K.Fairbank),⑦[美]费正清著,陆惠勒等译:《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第358-377页。他从1945年10月到1946年7月担任战后新闻处的副主任和第二任主任。

二战之后的美国新闻处不仅扩大了在华站点,而且在宣传手段上也更加丰富。表面看起来美国新闻处是个新闻机构,实际上其职能远超过新闻发布,是一个包括新闻发布、图书借阅、电影和幻灯播放、印刷材料散发 (除新闻稿外,还有自办刊物、商业杂志、小册子)、海报和图片展览、人员交流、广播等全方位的宣传媒体中心。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闻、广播、图书报刊和电影四类媒介。名为“美国新闻处”,新闻工作确实是其最主要的工作任务之一。作为美国官方在华的通讯社,美国新闻处拥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战后,美国新闻处接手了二战时期美国军方在华建立起来的电台网络,把新闻处各个站点和其他沿海重要城市连接起来、编织成了一张新闻信息的大网,这样,“掌握电讯手段就意味着掌握了权力”。①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第360-361页。至少从1945年10月开始,美国新闻处便开始战后在华发布和传递新闻信息的工作,除向媒体发布新闻之外,新闻处还往政府机关、图书馆、学校散发其编辑的新闻通讯,②Canton Branch Office(with Southeast China Suboffices)Monthly Report for March,March 1946,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42793,Box4816,811.42793/10-146,NACP.后在1947年11月改版为自办刊物《中文时事通讯》(Chinese Newsletter)③Weekly Reports from China,December 3,1947,RG 59,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Private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taff(ICO),Box 1,ADF-Far East,NACP.。这些新闻以美国的对外政策和中国政策为主,类似“麦克阿瑟如何治理日本”、“美国对外经济政策”、“贝尔纳斯概述美国的中国政策”这些新闻都很受国人关注。④Canton Branch Office(with Southeast China Suboffices)Monthly Report for March,March 1946,NACP.按照美国新闻处自己的说法,它们还是中国唯一“自由”的媒体,既不像中央通讯社那样受政府新闻审查,又不像路透社那样,由于发布英文新闻而不得不面对中国媒体在翻译过程中改写新闻以符合自身编辑方针和政府导向的情况。美国新闻处则用不着“屈从于官方的压力”,并且直接发布中文新闻,因而完整地呈现了新闻本身和美国的立场。⑤USIS Activities in China,August 27,1947,NACP.

广播也是宣传美国政策的重要媒介。一般来讲,当时在华的美国新闻处并不制作广播节目,主要的工作是汇报美国之音 (Voice of America,VOA)⑥在美国对华宣传的众多媒体中,广播媒体“美国之音”的地位相对比较特殊,它并不归中国 (以及任何各国)的美国新闻处管辖,而是由国务院公共事务部门 (当时是“国际新闻和文化事务办公室”)下属的国际广播处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Division,IBD)直接负责,按照语种划分工作职责,总部设在纽约。美国官员一提到对外宣传,往往是把把美国新闻处和“美国之音”平级和并列看待。在华的收听情况⑦Canton Branch Office(with Southeast China Suboffices)Monthly Report for March,March 1946,NACP.以及联系当地广播站对美国之音的节目进行重播。⑧Weekly Reports from China,December 3,1947,NACP.“美国之音”当时在中国较受欢迎,按照新闻处官员的解释是中国听众想听到客观的新闻和自由的评论。另外,美国之音所播放的美国音乐也极受中国听众欢迎。⑨USIS Activities in China,August 27,1947,NACP.

图书馆、电影等媒介则主要是以宣传“美国方式”、扩大美国文化影响力为主要任务。战后初期(尤其是战争刚刚结束之时),美国对华宣传和文化活动中开展最迅猛的便是和图书有关的活动,无论是美国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华开展了大量的重建图书馆、捐赠图书 (特别是为儿童)、翻译书籍等方面的活动。⑩The Establishment of A Cultural Center in China,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42793,Box4815,811.42793/11-1545,NACP;Austria- War Devastated Libraries,February 5,1946,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 -1949,811.42700,Box 4712,811.42700(B)/1-3046,NACP;Culture Cooperation: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Book Distribution and Other Library Matters in China,November 23,1945,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42793,Box4815,811.42793/11-2345,NACP;Fund for Purchase of Books for the Kids of China Received from the Stars and Stripes,April 19,1946,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42700,Box 4712,811.42700(B)/4-1946,NACP;Airgram Sent A -117(from Shanghai,China),February 6,1948,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42700,Box 4720,811.42700(B)/10-3147,NACP.美国新闻处下设的图书馆系统也正是在这股强大的推动力之下发展壮大起来,当时在华的每个美国新闻处至少设有一个图书馆或图书室,馆藏有大量的专业英文图书、美国的报刊(《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⑪USIS Activities in China,August 27,1947,NACP.和杂志(《生活》、《新闻周刊》、《财富》等),⑫Library Materials Most in Demand at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Libraries in China,September 9,1946,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42700,Box 4714,811.42700(B)/9-646,NACP.图书馆礼堂还经常举办音乐会和播放电影。

美国新闻处自己评价图书馆为“最有成效的”宣传媒介,因为它们能够按照图书分类准确地为特定人群提供书籍以服务于美国新闻处的总体宣传目标。当时新闻处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大致有以下十类:美国宪法、政府、政治、政党;联合国;人物传记;教育;技术;医药;经济;商业;农业;航空。主要服务以下九类人群:学生;教师;政府人员;商人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医生;工程师;技术工作者;新闻编辑和记者;传教士。⑬Library Materials Most in Demand at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Service Libraries in China,September 9,1946,NACP.可以看出,美国新闻处图书馆主要的工作任务是面向特定的职业群体宣传“美国方式”。这个“大局”是不能动摇的,当时在华的美国新闻处官员就认为图书馆中的杂志应该“仔细挑选”,因为这些杂志中观点太过多元,批评和支持美国政府政策的、保守的和极端左派的杂志都可在阅览室中找到,这会引起中国读者的思想“混乱”,应该挑选符合“整体利益”的杂志供读者阅读;而且他还建议增加图书馆中报纸的种类,“以期更好地展现出对美国的政治思考和更好地呈现美国的日常生活”。①USIS Activities in China,August 27,1947,NACP.新闻处图书馆还是宣传美国文化的重要的有形载体。一位留美归国的中国学生说,他在美国新闻处的一家图书馆中感觉好像是回到了美国的图书馆一样。美方宣传官员如此评论:“我们确实是努力营造美国的氛围。这非常重要,因为对于这些从未去过美国的人来说,我们是通过其得自图书馆的印象来影响他们关于美国的观念的。”②USIS Chungking Report for June 1949,July 25,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 -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7-2549,NACP.

因为当时中国的文盲率达到85%,所以不依靠文字作为宣传载体的电影被新闻处官员视为“触及大众最好的媒体方式”。③USIS Activities in China,August 27,1947,NACP.除了上文提到的在图书馆礼堂定期为观众播放电影之外,新闻处还积极联系各个社会阶层和团体,以租借拷贝或者电影播放车的方式给民众播放电影。1946年3月这一个月中,观看广州美国新闻处组织播放电影的人数就达到近10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校学生。④Canton Branch Office(with Southeast China Suboffices)Monthly Report for March,March 1946,NACP.美国新闻处在华播放的电影主要题材是科教类,交通、技术、公共卫生和医学方面的电影宣传片都很受欢迎。美国宣传官员也指出,反映“民主理念和民主程序”的电影还太少,应该让中国大众更多了解“西方的民主是如何形成的、现在又是如何继续发展的”。⑤USIS Activities in China,August 27,1947,NACP.

除了上述新闻、广播、图书报刊和电影四类主要媒介之外,美国新闻处也采取其他一些小而灵活的宣传方式,比如被称为“穷人的报纸”的海报展览、颇受中国观众欢迎的图片展览、适合于小团体展映的幻灯片,⑥Ibid.这三类媒介也是主要以介绍“教科文卫”方面的“美国方式”为主。还有各国宣传皆常用的小册子,宣传的题材较为广泛,当时颇受欢迎的有《美国陆军参谋长两年度报告》和关于华人访美观感的《第一次访美》等题目。⑦Canton Branch Office(with Southeast China Suboffices)Monthly Report for March,March 1946,NACP.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协助中国的美国历史教学,美国新闻处还专门编写了《美国历史口袋书》向大学和中学散发。⑧Weekly Reports from China,January 19,1948,RG 59,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Private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taff(ICO),Box 1,ADF-Far East,NACP.

美国新闻处还在华积极展开“公关”活动。美国宣传官员英文直译即为“公共事务官员”(Public Affair Officials,PAOs),他们经常深入到中国社会中去发展人脉、进行活动。据费正清回忆,他在担任美国新闻处主任的时候,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联络中国文化各界人士。在1946年4月,美国新闻处在上海的总部新址启用,费正清借此机会连续举办了三次酒会,招待和联络上海的中外官员、工商和文化各界人士,为美国新闻处广聚人脉;费正清本人更是与郭沫若、郑振铎、徐迟、冯亦代、金仲平等文化名人交往甚密,甚至还经常请这些作家为美国新闻处工作。⑨费正清:《费正清对华回忆录》,第360-374页。

从二战结束之后一直到1949年美国在华启动“反苏”宣传之前,美国新闻处就是以上述方式进行着“扬美”活动,这四年美国在华的宣传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闻不到“冷战”的硝烟和“宣传”的味道,确实像是个新闻机构似的在“冷静客观地陈述美国官方立场”,⑩U.S.Propaganda to China:Alloc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Overt and Covert Operations,October 10,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93,Box 4589,811.20293/11-749,NACP.像个文化机构似的“强调美国人民对于中国人民一贯的善意”⑪Ibid.和培养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友好感情。而美国“宣传网络的一整套机制和结构几乎已经成为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一个永久特征了”。①Matthew D.Johnson,“Propaganda and Sovereignty in Wartime China:Moral Oper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War under the Office War Information,”Modern Asian Studies,vol.45,no.2(2011),p.343.

但是,美国在华宣传网络最终并没有能够成为中国社会的“永久特征”,原因就是在1948年底,中国政治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美国对华宣传政策的调整和新闻处在解放区的宣传活动

1948年底到1949年是解放军由北向南全面攻取大城市并取得战略胜利的一年,在很多大城市中新政权将会遇到并未主动撤走的美国新闻处。1948年11月解放军占领沈阳,在随后的“沃德事件”②又称“沈阳事件”。安格斯·沃德 (Angus Ward)是1940年代后期美国国务院驻沈阳的总领事。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占领东北,军管会进驻沈阳,没收了美国领事馆的电台等通讯设施,后又在1949年9月将沃德逮捕,最后于1950年初将其驱逐出境。该事件引起了美方的强烈不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与美国的首次外交冲突。中,作为美国驻沈阳领馆的宣传分支,奉天美国新闻处被停止了一切活动、遭到“武力关闭”。③USIS-China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November 1949,December 17,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12-1749,NACP.1949年1月,解放军相继占领天津、北平,2月,新政权正式禁止了这两家美国新闻处所有的新闻活动,即禁止记者采编新闻、禁止出版报纸和刊物。④Shanghai USIS- 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February 1949,March 21,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 -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3-2149,NACP.但是,区别于沈阳的处置方式,新政权当局并没有禁止平津美国新闻处其他形式的活动。⑤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March 1949,April 26,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4-2649 NACP.这种政策于2月份实施之后,在毛泽东1949年6月30日公开宣布禁止美国新闻处在华活动之前,是基本上适合于解放区的北平、天津、汉口、上海和南京五家美国新闻处的。⑥上海美国新闻处的情况,参见USIS Shanghai Branch Report for May,1949,June 25,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6-2549,NACP;汉口美国新闻处的情况,参见Hankow USIE Branch Office Report for May 1949,October 14,1949,49-5,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10-1099,NACP;需要说明的是南京的情况,由于缺少解放之后南京美国新闻处的材料,所以无法直接证明新政权实行了该政策,但美国新闻处的确并未在南京解放之后立即被关闭,而是在7月份和上述四家新闻处一起被关闭的,所以笔者推测新政权在南京也是施行对其他四个站点一样的政策。

面对中国局势的变化,美国政府也开始重新评估对华政策。2月底,国家安全委员会出台了第34/2号政策文件,对中国大陆局势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政策指导意见。文件断定国民党军事必败、美国在华形势不妙,忧心中共对美国的疑虑和不信任,分析可能出现的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矛盾。在此基础上,该文件提出的政策是:暂时不承认中共,但也不支持反共武装,同时保持与各个方面的接触来“相机行事”。⑦NSC 34/2,February 28,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711.93,Box 3400,711.93/2-2849,NACP.

虽然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文件没有提出积极的政策建议,但在宣传领域则提出了明确的方针。第34/2号文件中主要涉及宣传的政策是第16和17段,第16段的内容是:“我们应该在最活跃和最可行的水平上,维持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文化和宣传项目”;第17段的内容是:“一方面我们应该刻意避免以干涉的面目出现,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通过政治和经济手段造成中共和苏联、斯大林主义者和其他无论中共内外的政治力量之间的嫌隙 (rifts)”。⑧Ibid.通过NSC 34/2的执行文件来看,这里说的“政治手段”就是“政治战”、意即宣传和心理战的含义。第16段意味着要持续以往美国新闻处和美国民间团体个人在华的“扬美”宣传,宣传美国政策和美国生活方式,在政治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保持甚至扩大美国在华的形象、声誉和文化影响,以期对未来局势保有一定影响力。第17段则是在冷战大背景下全新的对华宣传目标,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取向尚未彻底明朗,所以美国的意图是阻止中苏接近和离间中苏关系,以防止中国落入冷战敌人手中,因而只提“反苏”宣传、而不进行“反中共”的宣传。这样,美国对华的宣传政策便从先前的“扬美”转向了1949年的“扬美反苏”。①这种宣传政策一直延续到1949年底至1950年初,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2文件中的表述几乎和此处一样,只是更加明确地表述使用“心理手段”(psychological means)造成中苏之间的嫌隙,参见NSC 48/2,December 30,1949,CK3100353719,数据库: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Gale Group Inc。

图书馆是这一时期新闻处在解放区展示“美国方式”的重要窗口。尽管一些中方雇员迫于压力从美国机构中辞职,而且图书馆门口也时常会有解放军战士把守,但中国读者的借书、阅览活动还在继续进行,并没有太大改变。图书馆继续举办一些故事会、音乐会等活动,甚至偶尔解放军战士和中共干部还还会进入图书馆翻阅书刊。②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February 1949,March 21,1949,NACP;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March 1949,April 26,1949,NACP;Hankow USIE Branch Office Report for May 1949,October 14,1949,NACP;Hankow USIE Branch Office Report for June 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NACP.在平、津、汉等被解放的城市里居然还有美国政府所办的图书馆存在,这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中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难怪北平的美国新闻处图书馆被当地报纸称为“美帝国主义在北平的唯一据点”。③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February 1949,March 21,1949,NACP.

解放区的美国新闻处站点仍继续在下属图书馆的礼堂、在所在城市的中小学放映影片,而且还通过传教士深入农村播放电影,④Peiping USIS-USIE Report for May,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5-3049,NACP.汉口美国新闻处甚至还曾受医院邀请给解放军伤员放电影。⑤Hankow USIE Branch Office Report for June 1949,NACP.这些电影大体也是以宣传“美国方式”为主,比如1949年3月美国新闻处最新收到并发往其在全中国站点的电影名单如下:《昨天、今天和明天》(英语)、《无拘无束的美国子孙》(英语)、《一个人的丰收》(英语)、《花园中的清新》(英语)、《中士日记》(英语)、《农场之春》(英语)、《农场之夏》(英语)、《农场之秋》(英语)、《农场之冬》(英语)、《美国选择了杜鲁门》(汉语、维吾尔语)、《杜鲁门总统就职典礼》(汉语、维吾尔语)、《大众科学》(汉语)、《国会图书馆》(粤语)、《新闻杂志第10期》(汉语、维吾尔语)、《新闻杂志第11期》(维吾尔语)、《首都故事》(维吾尔语)。这16部电影共有77个拷贝,其中《美国选择了杜鲁门》就有10个拷贝,《杜鲁门总统就职典礼》则有22个拷贝,其他电影则几乎是一部电影只有一个拷贝。⑥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March 1949,April 26,1949,NACP.从以上信息不难看出美国新闻处电影播放的思路:把关于美国政治的信息“混在”科教文化电影和故事片中重点“推介”。这77个拷贝发往除沈阳外的其他新闻处站点以及香港领事馆,共计11个城市。其中上海得到最多的10个拷贝,香港得到2个拷贝,而身处解放区的北平新闻处和天津新闻处分别收到5个和4个拷贝,属平均水平。⑦Ibid.能够在解放区宣传美国的文化甚至政治内容显然是美国新闻处比较得意的宣传成就之一,被美国新闻处主任称为整个在华电影播放项目中“最有意义的进展”。⑧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April 1949,June 1,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6-149,NACP.

美国新闻处也照常在户外布置海报和图片展览供人们观看,基本上是文化、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内容。如北平和天津在1949年3月就进行了以下海报展览:《美国农村代理商》、《美国铁路》、《新闻制作》、《火箭帮助升空》、《猪瘟》。⑨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March 1949,April 26,1949,NACP.另外,美国宣传官员认为一些图片展非常适合“在中共控制区扮演重要角色”:《乔治·华盛顿纪念日》、《高速公路》、《法院一日》、《交通安全》、《电视》。⑩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April 1949,June 1,1949,NACP.当然,在这些展览中会有非常隐蔽的“软钉子”。如《新闻制作》海报展介绍的是如何搜集和发布新闻,这个展览的主要目的,用宣传官员的话讲就是引起人们对于中共在“竹幕”背后施行新闻封锁的注意。①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March 1949,April 26,1949,NACP.更有甚者,在解放军进入北平之时,《杜鲁门总统的人生》居然还在街头展览。②Shanghai USIS- 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January 1949,March 18,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 -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3-1849,NACP.

美国新闻处还在解放区散发宣传小册子和杂志。据北平美国新闻处报告,最受欢迎的是《美国地图》,共向来新闻处图书馆的学生散发了1171张,该报告指出:“对这些印刷品的持续需求说明应该建立一个关于美国基本信息的材料库以便在中国散发,而且在中共禁止美国新闻处播送热点新闻和带有明显政治弦外之音的新闻的情况下,这么做特别有意义”。③Peiping USIS-USIE Report for May 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5-3049,NACP.

三、1949年美国新闻处在国统区的宣传活动

与此同时,在国统区的美国宣传则呈现另外一番景象,由于没有限制,美国新闻处得以完全施展其宣传手段来达到目的。就电影播放、海报展览、图书借阅等等活动来说,国统区和解放区没有太大差别。但有两方面的活动可以在国统区进行,而在解放区是不被允许的,分别是新闻发布 (美国政策宣传)和反苏宣传。

与解放区宣传活动最大的区别就是国统区的美国新闻处具有发布新闻的权力,在整个1949年,美国新闻处在国统区的新闻发布、尤其是国际新闻的发布方面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美国新闻处是国统区最主要的新闻来源之一和覆盖面最大的新闻机构之一。

由于内战,中国国内通讯混乱,而依靠海外直接电传新闻、享受美国外交机构安全待遇的美国新闻处却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内战造成的负面影响,成为国统区新闻的主要来源之一。④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February 1949,March 21,1949,NACP.美国新闻处甚至比国民政府的官方通讯社还要有优势。1949年2月,国民党政府的中央通讯社面临紧迫的内战形势尚需从南京迁往广州,但美国新闻处却可以安稳地留在当地,据称内地严重依赖其新闻发布,所以美国新闻处也就成为“内地新闻服务的支点”。⑤Ibid.

国民党政府在国统区施以严厉的新闻管制,也给了美国新闻处以“可乘之机”。重庆的情况特别明显,不仅中央通讯社限制自身的新闻产量,⑥USIS Chunking Report for May 1949,June 28,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 - 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6-2849,NACP.当地政府也禁止报纸从香港转载消息,⑦USIS Chungking Report for June 1949,July 25,1949,NACP.而且当地报纸还被施以严厉的新闻审查,不得刊载解放区的一切消息、不得贬损国民政府领袖等等,所以当地媒体只能登载一些“安全”的文化信息。这导致信息渠道严重受限,只能依靠美国新闻处的消息。⑧USIS Chungking Report for July 1949,August 11,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8-1149,NACP.甚至中央通讯社这一民国时期中国官方的通讯机构和最大的新闻社,尚需逐字转载美国新闻处的国际新闻,以至于国内报人评论道,“现在的情况和以前相比正好相反,美国新闻处比中央社早一天发布新消息”。⑨USIS Chungking Report for June 1949,July 25,1949,NACP.

我国现行瑕疵婚姻制度,包括无效婚姻制度、可撤销婚姻制度、撤销结婚登记制度。俄罗斯采取无效婚姻制度一元制,二者结构上有差异。

当时美国的广播新闻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新闻处在国统区的报纸上登载广告来大力宣传美国之音以增加收听人数,并利用多种方式组织美国之音节目在当地电台的重播。⑩USIS Chunking Report for May 1949,June 28,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 - 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6-2849,NACP;USIS Chungking Report for June 1949,July 25,1949,NACP.当消息来源受到限制的时候,有些国统区的中国报纸确实是靠美国广播来获得新闻。如兰州最重要的报纸《西北每日新闻》即依靠收听美国之音的汉语广播来报道国际新闻和美国的消息,①USIS Chungking Report for July 1949,August 11,1949,NACP.《西北每日新闻》是Northeast Daily News的英文直译。重庆的《新民报》 (Hsin Min Pao)和《大众晚报》也把美国之音提供的消息作为其国际版面最为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消息来源。②USIS Chungking Report for August 1949,September 6,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 -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9-649,NACP;《大众晚报》是Masses Evening News的直译。

作为宣传机构,美国新闻处最关心的还不是其所发布的新闻数量,而是它的新闻能为更多的人所阅读。美国新闻处通常用“新闻使用率”(use percentage)来说明新闻发布的覆盖面,基本的含义是使用美国新闻处发布消息的报纸数量占当地报纸数量总数的比例,新闻处认为这也可以用来代表在美国新闻所处覆盖地区其新闻能触及读者的比例。③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February 1949,March 21,1949,NACP.由于掌握的统计数字不全,我们只能看到1949年部分时间段的新闻使用率情况,其中中西部最高,重庆辖区8个月的新闻使用率平均值达到30.1%,汉口辖区5个月的新闻使用率平均值更是高达31.8%;广州辖区的数字比较低,6个月的平均值只有7.4%;从全国平均值来看,在1949年半年中新闻使用率达到19.5%。④重庆美国新闻处新闻使用率的统计数字分别是1-2月、4-8月、10月的统计数字的平均值;汉口方面是1-5月的统计数字平均值;广州方面是1月、3-7月的统计数字平均值;全国方面是1-4月、10月、11月的统计数字平均值。相关档案参见上述各地美国新闻处和中国 (中央)美国新闻处的月度报告,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811.20200(D),Box 4567,NACP.美国新闻处在全中国的新闻平均覆盖率接近五分之一,在中西部的重庆和武汉辖区,覆盖率甚至达到近三成。

利用上述国际新闻来源方面的“准垄断”和新闻覆盖面大的优势,美国新闻处积极展开政治宣传。笔者在此引用1949年内三个时间段 (3月、7月和10月)的新闻发布情况,希望可以全面地说明美国在华新闻发布的一些特征。

1949年3月美国新闻处在华发布的最受关注的十三条新闻如下:⑤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March 1949,April 26,1949,NACP.

大西洋条约文本公之于众;参议员要求援华法案付诸行动;援华新法案可期——莱伯曼;大西洋条约会议临近谈判尾声;对北平的新闻封锁正在研究中;讨论条约签署的安排;艾奇逊说北大西洋条约内容可能被公布;艾奇逊告诉新闻工作者条约为和平而启动;赖伊期待四到六周的联合国大会会期;美国媒体评论中国;国会小组研究对华援助计划;艾奇逊与参议员委员会讨论中国问题;中国官员就任联合国委员会主席职务。

1949年7月重庆美国新闻处在华发布的最受关注的十条新闻如下:⑥USIS Chungking Report for July 1949,August 11,1949,NACP.

第五家美国新闻处 (南京)被中共关闭;美国抗议关闭在华美国新闻处;美国就副总领事在上海被捕一事提出抗议;国务院收到上海事件的报告;(美国)提醒在中国南部的美国人撤离;北约记者招待会;美国回应中国关闭港口的照会;正在仔细研究美中贸易事宜;美国感觉缔结太平洋联盟还未成熟;关于中国话题的美国社论。

1949年10月美国新闻处在华发布的最受关注的七条新闻如下:⑦USIS-China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October 1949,November 18,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 -1949,811.20200(D),Box 4567,811.20200(D)/11-1849,NACP.

安理会期待本周就朝鲜半岛问题表决;杰赛普 (Jessup)远东之旅还未最后决定;维辛斯基友好地给艾奇逊打了电话;安理会成员取得了协商一致;国会下拨国家防卫资金;美国计划不改变金价;美国共产党领导人被判刑。

除了发布消息之外,美国新闻处每月都发布一些时政评论和背景介绍的专题文章,题材要比新闻广泛一些。以下是1948年底-1949年3月被中国媒体转载次数最多的六篇专题文章的题目:《艾森豪威尔,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美国大选影响对对华政策》;《美国政治体制的力量》;《美国的圣诞节》;《电影〈X射线〉》;《原子博士》。⑧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March 1949,April 26,1949,NACP.再来看1949年5月被当地媒体登载的、重庆美国新闻处发布的专题文章题目:《美国保持基本政策,但要转变策略》;《美国参议院如何立法》;《美国参议院——人民公仆》;《橄榄球俱乐部》;《苏联在铁幕后加紧思想控制》;《柏林空运》;《美国工业化民主的发展》;《美国经济前景》;《远东的苏联铁幕》;《报纸说信口胡说是危险的》。①USIS Chunking Report for May 1949,June 28,1949,NACP.

作为美国的国家宣传机构,新闻处的作用绝不是简简单单地传达消息,而是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向中国读者提供“用美国观点解读的新闻”。②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February 1949,March 21,1949,NACP.通过上引材料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美国新闻处在华发布的新闻和新闻评论类专题文章精准地覆盖了当时美国对华宣传的三个目标:宣传美国政策、“美国方式”和“反苏”。这三类内容的比例是依次递减的:以宣传美国政策为主,宣传“美国方式”为辅,“反苏”内容比例相对较小。

受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指示,美国新闻处也在国统区进行活跃的“反苏”宣传。在1949年美国新闻处各种宣传媒体中,“反苏”宣传的内容和活动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关于苏联在中国的帝国主义图谋。这是国家安全委员会层面上制订的、美国最重要的一项反苏宣传内容。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34/2号文件的执行文件中交代“已经通过美国之音广播和美国新闻处的各项活动、采取了所能采取的每一项努力,来强调苏联在中国的帝国主义图谋和苏联在满洲、新疆和内蒙的行为给中国造成的威胁”、③Implementation of NSC 34/2,April 4,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 - 1949,711.93,Box 3400,711.93/4 - 449,NACP.“试图在中苏之间打入楔子……摧毁俄国是民族主义的提倡者和保护者这一谎言”。④Implementation of NSC 34/2,August 19,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1949,711.93,Box 3400,711.93/8-1949,NACP.

第二类是关于苏联共产主义与西方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比。“美国新闻处利用各种媒体并加大力度来告诉 (中国人民)美国的故事和相比苏联共产主义我们的民主的好处”。⑤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February 1949,March 21,1949,NACP.1949年10月台北美国新闻处制作的广播节目中有如下对比:“民主:依靠智慧治理;共产主义:愚民的奴隶制”、“民主:劳工福利;共产主义:斯达汉诺夫式的工作量”、⑥斯达汉诺夫是苏联挖煤工人、劳动英雄。1935年8月31日,斯达汉诺夫在一班工作时间内采煤102吨,超过普通采煤定额13倍。“民主:互相帮助;共产主义:俄国自己帮助自己”。⑦USIS-China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October 1949,November 18,1949,NACP.

第三类是关于苏联在国际事务上的劣迹。如宣传苏联在铁幕背后对于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镇压;⑧Shanghai USIS-USIE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February 1949,March 21,1949,NACP.美国新闻处还在1949年10月印刷了2万份名为《苏联违反条约义务的记录》的宣传小册子。⑨USIS-China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October 1949,November 18,1949,NACP.

如此看来,美国“反苏”宣传的内容和活动都不算少,但正像新闻宣传所体现出来的,“反苏”宣传的内容和对美国政策、“美国方式”的宣传比起来占的比例不大,而且在美国新闻处的各种媒体中均是如此。这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宣传部门的有意安排,是一种“反苏”宣传的策略。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新闻处和美国之音毕竟都是代表美国政府的公开的宣传机构,所传达的消息和立场都代表美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而在美国宣传官员看来,这些机构的主要任务应该以正面宣传自身(“扬美”)为主,而不应过多地攻击敌人(“反苏”)。这主要是出于宣传效果的一种考虑,国家的公开宣传机构应该是像通讯社一样在播送“新闻”和“事实”、进行客观中立的评论,过多地攻击敌人的负面宣传会破坏“客观中立”的感觉。所以,美国之音等公开宣传机构的方针是,把“彻底的反苏反共的内容 (与正面宣传美国内容的)比例设计得恰到好处,低到足以保证我们的信誉,高到足以激起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听众的那种 (反共)意识”。⑩Memorandum,Butterworth to Rusk,December 16,1949,RG 59,Central Decimal Files 1945 - 1949,811.20293,Box 4589,811.20293/11-749,NACP.这是在寻求一种“反苏”和“扬美”内容之间微妙的平衡,看起来这种“反苏”内容的比例是美国宣传官员有意安排的结果,体现了一种隐蔽性极强、在不知不觉中起作用 (subtle)的宣传策略。

然而,国务院的“高层领导”却不认为这种“反苏小比例”的策略是最好的选择,他们强烈建议加大“隐蔽”宣传 (covert propaganda)——政府以非政府媒体甚至非本国媒体的名义开展的、掩盖政治宣传目的的宣传活动——这一手段的使用力度,以使美国新闻处这样一个公开的宣传机构也可以更加隐蔽和自由地进行“反苏”宣传活动。1949年10月,在美国国务院内部由政策规划司司长乔治·凯南牵头,就在华进行隐蔽宣传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突出两点建议:第一,维持公开宣传手段规模不变,增加隐蔽宣传手段的使用;第二,用隐蔽方法进行“反苏”宣传、用公开方法进行“扬美”宣传。①U.S.Propaganda to China:Allocation of Responsibilities Between Overt and Covert Operations,October 10,1949,NACP.

负责驻华美国新闻处宣传政策规划的国务院远东司对第二个建议持有保留意见,但完全接受第一个建议中增加使用隐蔽宣传手段的部分。②Memorandum,Butterworth to Rusk,December 16,1949,NACP.其实,主要进行公开宣传的美国新闻处此时已经开始使用一些隐蔽手段了。比如,1949年10月美国新闻处组织撰写了33篇专题文章,翻译成中文之后寄送到内地和香港媒体,当地杂志进行了转载,反响相当不错。宣传官员评估到:“主要是因为这些文章并不是以美国政府的名义、而是以媒体专栏文章署名作者的名义发表的”。③USIS-China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October 1949,November 18,1949,NACP.而到了1949年底,增加使用隐蔽手段已经成为了对华宣传的“硬性任务”、被正式写入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政策文件 (NSC 48/2)中。④NSC 48/2,December 30,1949,CK3100353719,DDRS.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宣布了亲苏反美的“一边倒”政策,同日,他正式批准禁止美国新闻处在华的活动。7月中旬前后,北平、天津、汉口、上海、南京的5家新闻处正式关闭,这时美国新闻处在华只剩下广州、迪化、重庆、昆明和台北5处站点了,美国的宣传机构在华经历了“不可避免的低潮”。⑤USIS-China Central Office Report for November 1949,December 17,1949,NACP.面对毛泽东鲜明的外交姿态和国民党势力在华的迅速消亡,美国政府意识到其外交机构包括宣传部门继续留在国统区意义已经不大。于是便在8月把四个月前刚刚从上海迁往广州的美国新闻处总部再次迁至香港,随后又于当月主动关闭了广州和迪化的美国新闻处,并在11月关闭了重庆和昆明的美国新闻处。至此,美国政府设在中国大陆的10家宣传站点和总部已经全部关闭,只保留了香港和台北两个站点,“从沈阳到昆明、从上海到迪化向四亿中国人讲述美国故事”的美国新闻处最终“输掉了这场 (宣传)战役”。⑥Ibid.美国新闻处在中国大陆进行的宣传活动至此也全部终结。

结 语

1945-1949年是美国对华宣传的重要时期之一。自1942年美国开展对华宣传直到中美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这近40年的时间中,1945-1949年是美国唯一能够在中国全境实施宣传的时期。美国在华宣传机构经历了战后初期重建和扩建,逐步形成了覆盖全中国的宣传网络,并在国统区和解放区都展开了诸多宣传活动,最后由于政治形势剧变而被迫完全撤出了中国大陆。这一时期既是美国长久以来向中国“传播美国梦”和“推销美国方式”的继续,同时也经历了美国对华宣传从“扬美”到“扬美反苏”的巨大转变。这一转变无疑是冷战兴起的直接结果。伴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离间中苏关系这一更加急迫的国家安全与战略目标开始和树立美国形象的长远目标并重,阻止中苏接近、争取“亲美反苏”民意的冷战宣传新实践,开始变得和在中国输出美国文化、进行“扬美”宣传的“外交传统”同样重要。冷战的到来还改变了美国对华宣传手段,即在公开宣传中逐渐加入了更多的隐蔽手段,宣传主题除正面宣传自己之外还增加了更多的丑化对手的内容。

随着中美敌对状态的形成和东亚冷战的到来,美国以离间中苏关系为目标的“反苏”宣传逐渐转变为针对其亚洲最大冷战敌人的“反中共”心理宣传战,隐蔽手段的应用最终也远远多于公开的宣传活动。尽管“失去了中国”,美国仍以香港和台北的站点为中心重组其对华宣传机构,并在大陆以外找到新的宣传对象——东南亚的海外华人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讲,1945-1949年间新闻处在华的宣传活动,为日后美国在亚洲规模浩大且更为激烈的反对“红色中国”的宣传运动和心理战做了“热身”并由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