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长培训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3-04-11 07:05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培训者园长幼儿园

高 媛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61)

2010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体系,满足幼儿教师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等要求。依据文件相关精神,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组织了多层次、多类型的专项培训。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幼儿园园长培训的现状,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对参加《2012年陕西省第四期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班培训》的幼儿园园长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以期明确当前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切实提高幼儿园园长培训的有效性,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笔者对参加2012年陕西省第四期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班培训的全体幼儿园园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89人。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89份,回收有效问卷87份,问卷有效率97.8%。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学历为中专的46人,占总数的52.9%;学历为本科的40人,占总数的45.9%;学历为研究生的1人,占1.1%。

在办园性质方面,参训者中来自公办园的有59人,占总数的67.8%,来自私立园的有20人,占总数的22.9%,来自企业办园的有8人,占9.2%。就城乡结构而言,有21人来自城市幼儿园,占总数的24.1%;36人来自县城幼儿园,占总数的41.4%,29人来自乡镇幼儿园,占总数的33.3%,村中心幼儿园仅为1人,占1.1%。

在参训层次方面,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有9人,占总数的10.3%;参加过省级培训的有62人,占总数的71.3%;参加过地市级培训的有35人,占总数的40.2%;参加过县级培训的有29人,占总数的33.3%;从未参加过培训的有6人,占6.9%。

(二) 调查方法

被调查者根据问卷要求,认真填写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幼儿园园长基本信息调查、培训课程满意度调查、培训效果总体满意度调查以及幼儿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调查。同时访谈了21位参训园长,并对园长的一些活动进行了跟踪观察。

二、 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一)培训者主体被忽视,参与培训者学习积极性不高

培训效果最终体现在被培训者身上。现有的园长培训学习基本上都是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培训者讲授课程,很少听到参训园长的“声音”。尽管有些培训机构也会在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做些调研工作进一步掌握园长的知识水平和培训需求,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完全按照参训园长的个性化需求实施培训任务。培训者主体地位被忽视,严重影响了参训者的学习积极性,更无法发挥他们参与培训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大大降低了培训的质量和实效。笔者“对培训工作提出建议”的有关问题调查中,64.7%的园长都建议基本专业知识课程少安排,园长交流论坛实用性课程增多一些,这表明园长的实际需求在培训学习中难以得到满足,从而导致其主动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高。

(二)培训课程设置随意性大,难以满足培训者需求

培训课程是决定培训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幼儿园园长培训工作基本都安排在师范院校或各级教育学院,由大学教师或专家进行授课。由于一些大学教师对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所以,在授课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宏观理论的讲授上,有的教师甚至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压缩包”的方式呈现给学员,内容上重理论轻实用、重系统轻重点、重基础轻操作,从而忽视经验学习和实践学习。调研发现,在关于培训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中,仅有39.1%的园长对学前教育学术专题类研究感兴趣,60.9%的园长对考察学习与现场诊断研修的专题学习非常感兴趣。这表明园长培训所开设的课程缺乏质量基准的规定,随意性大,培训内容脱离园长的实际需求,导致培训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培训方式过于单一,缺乏交流和互动

培训方式从形式和技术层面影响和制约着培训质量。一些培训项目存在着理念和模式陈旧,方式方法单一,甚至有的培训所有课程全都安排集中式的专题讲座,给学员很少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机会,导致培训过程中学员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自主展现的环节大为缺乏。当前园长培训的方式基本还是以集中上课、专家报告等大堂灌输、被动听课的形式为主,这种培训方式下的课堂呈现出讲座多,交流少;理论多,实践少;大课多,小课少的“三多三少”现象。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难以实现学员个性化需求的培训目标,导致培训缺乏实效性和生命力。调研表明,在培训形式上,参训园长喜欢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观摩考察(89.7%),管理案例分析(85%),研讨交流(80.3%)。在随机访谈中,许多园长认为质疑、提问、发言、互动的时间太少,园长间缺乏交流平台,应加强学员之间,学员与专家之间的沟通。

(四)培训专家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不过硬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园园长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训中,针对幼儿园园长培训目标层次的增多,作为参加培训的园长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仅仅靠传授现代幼儿教育和管理的知识以及常规的幼儿园管理理论和信息已不能满足园长的培训需求,更难以实现园长专业成长。通过园长对培训教师所授课程的需求能够反映出对培训者素质的要求。调研表明,82.8%的参训者更希望选择知名园长讲授园所管理、教科研方面的专题,68.8%的参训者希望得到教育学专家的理论指导,63.2%的参训者希望相关教育行政人员解读最新教育政策法规,61%的园长希望能够提供解决幼儿园管理现实问题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因此,面对园长多样化的培训需求,组建一支专业化、数量足、质量高的培训专家队伍势在必行。

三、 对策与建议

当前幼儿园园长的培训对实现满足园长的工作需求和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的目标还任重道远。因此,基于当前幼儿园园长培训现状,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分析,从而积极探索幼儿园园长培训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以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专业化的培训和职业化的发展。

(一)转变培训观念,关注培训主体

随着园长培训体制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的培训观念凸显出的弊端也日益暴露,表现出与当前的新一轮园长培训要求不太适应,因此对一些陈旧过时的培训观念进行改革已刻不容缓。改变原有行政化的培训格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发挥参训园长的主体地位,根据园长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主动适应幼儿园园长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必须要对培训观念进行改革,改变原有的纯理论灌输的培训观念,树立大培训观念。园长培训的目标不仅要增强园长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提升园长科学管园的理念和水平,实现“以学促变”,提高园长管理园所的领导力。

(二)课程设置应关注园长的培训需求,确保按需施训

幼儿园园长培训要以科学保教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园长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因此,培训应将上述要求贯彻于培训规划、项目设计、组织实施、质量评价全过程。根据园长任职资格培训、园长提高培训、骨干园长高级研修等园长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合理科学安排相应的培训课程,提高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园长专业发展,帮助幼儿园园长更新办园理念和管理理念,提高解决办园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园长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培训内容上应以提高幼儿园园长科学管理能力为主,以典型管理案例为载体,紧密结合幼儿园管理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培训。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在确定培训内容之前,培训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与幼儿园的园长进行沟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把调查得来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再确定适当的培训内容。这样通过调查分析确定的课程体系,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才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也才能更好地发挥园长培训的有效性。

(三)采取多种培训形式,为园长创建灵活多样的交流平台

针对园长学习特点,要探索建立园长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园长提供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园长个性化需求。改革传统传授方式,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的方式,采取跟岗培训和情景体验改进教学行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的吸引力、感染力。培训机构要将为园长提供多样化优质服务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训机构应联合高等学校建立与各级各类幼儿园合作机制,引进优质培训资源,通过多种形式为园与园之间、园长与专家之间搭建一种长效的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推动培训模式综合改革。除此以外,培训机构要积极探索适合园长培训的新模式、新方法,建立以园长参与为主线,以“学习理论、研讨问题、指导实践”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如可采取专家共时共在的主题培训。确定培训主体后,专家首先与学员破冰,进行信息交换,发挥学员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在广泛听取学员需求与意见的基础上再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学员的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培训过程中,围绕某一案例或某一教学场景、教学实录,专家精心组织和协调好学员与专家之间、学员之间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聚焦某一关键点进行讨论和分析。总之,要让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研讨的经营者,保持学员与专家、学员与学员始终处于对话交流的良性互动状态。

(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增强为园长提供优质培训的能力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园长培训工作的根本保证,园长素质的不断提高要求承担园长培训工作的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而且对幼儿园管理实际有所了解和研究,有指导幼儿园园长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能力。培训机构要统筹建设培训专家库,并实行动态调整,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培训者队伍。要注重遴选一线优秀园长作为兼职培训者,将其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任务计入工作量,并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机制。高等学校兼职培训者要积极把握学前教育改革动向和幼儿园园长的培训需求。专职培训者要切实深入幼儿园开展研究和实践,以适应园长工作的实际需求。培训机构从本地实际出发,在培训目标、课程、方式的基础上,整合各方力量,建立跨地区的培训教师网络,扩大培训教师容通量,形成结构合理、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园长进行有效的指导,才可能缩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园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参 考 文 献]

[1] 王纬虹,申毅.农村幼儿教师培训存误区不接“地气”是主因[EB/OL]. 中国教育新闻网 - 中国教育报,2012-01-3.

[2] 于冬青,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8(2).

[3] 刘明远.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有效性[J]. 幼儿教育(教师版),2011(10).

[4] 饶玲.农村幼儿园园长的培训需求分析与思考[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

猜你喜欢
培训者园长幼儿园
忍不住想打扰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爱“上”幼儿园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提升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者专业能力的研究
教师培训要有“场”
朱继文:故事教你做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