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冷漠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2013-04-11 10:50邹新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冷漠理论课政治

邹新

(1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41;2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政治冷漠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邹新

(1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41;2湖北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2;)

政治冷漠是当前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突出特征,究其成因,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现实的影响,还有学生个体的因素。政治冷漠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严峻挑战,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政治参与制度,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政治冷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析

政治冷漠(PoliticalApathy)是一个与政治参与、民主决策等紧密联系的概念,指的是“广大公众不关心政治,对政治参与活动不感兴趣的态度。”[1]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中国大学生曾经饱含政治热情,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冷漠现象越来越成为当前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突出特点,具体体现在:在政治心理方面漠视政治,在政治行为方面被动或消极参与政治,在政治学习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缺乏兴趣。

1 当前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成因

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叠加造成的,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现实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还有学生个体的因素。

1.1 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路径依赖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就我国的政治文化而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造就了臣属型的政治文化,在这一路径被彻底打破之前,既有的政治文化都会沿着传统路径继续演进。在历史上,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精英政治传统的国家,精英主政,民众参与的臣属型政治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导致了中国民众对政治权威的崇拜和服从。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倡导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观,则进一步强化了民众的这种服从心理。当代大学生群体虽然思想较为活跃甚至反叛,但长期受这种政治文化侵淫的大学生仍不可避免的受到这种臣属型政治文化的影响。他们往往认为参与政治是强出头,更愿意选择安守本分,因而缺乏政治参与的积极性。

1.2 政治参与渠道的不畅和市场经济的冲击降低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愿

政治效能感是指一个人认为他自己的参与行为影响政治体系和政府决策的能力。一般来说,政治效能感强的人比政治效能感弱的人会更多地参与政治。对于个人来说,政治效能感是影响其政治参与最主要的因素,作为思想最活跃的社会群体,青年大学生本应该成为中国社会政治参与的急先锋,但是,由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比较狭窄,制度安排与制度设计不尽合理,“公民政治参与途径不多,政治参与形式单一,参政渠道不够畅通,政治参与的规则和程序不够健全。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设置的一些政治参与渠道、制定的政治参与规则和程序,不少是行同摆设,并未使之制度化、法律化和具体化。”[2]这些都与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政治参与需求不相适应。因而降低了青年大学生群体政治参与的效能感,而当一个人感到自己对某行为的参与对该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很小或者甚至没有任何影响的时候,他就会失去对参与该行为的兴趣,当代大学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政治参与能否影响政府决策缺乏信心,从而选择了逃避和远离政治参与。

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以集体主义为本位的价值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复杂化。与过去相比,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个体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从比较注重理想转到比较注重现实和功利;从比较注重奉献转到注重实惠和物质享受;从比较注重知识的获取转到注重金钱的价值。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政治心态也出现了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参与政治的报酬是遥远和未知的,而参与其他活动的报酬则更直接、更具体,这必然导致大学生政治参与意愿的降低。

1.3 个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强大的就业压力消解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动力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对大多数人来说,政治参与只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个人能够通过移居城市,获得地位较高的职业或者改善他们的经济福利等方式实现这些目标,那么这些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他们参与政治的替代物。”[3]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形态,它使得人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增多,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市场经济改革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一元化的格局,社会经济生活的多重型决定了人的多重需要与多元发展,致使社会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态势演进。[4]因此,个人价值实现途径的多元化弱化了人们通过政治参与来实现个人价值的动机。

马克思主义认为,利益是思想的基础,利益决定思想,决定并支配社会政治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当参与政治活动不能给大学生带来切身利益时,他们宁愿选择消极参与甚至逃避,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教育产业化和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加之近年来世界经济形势持续低迷,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就业问题成为高悬在当代大学生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生存压力使得大学生无暇他顾,从而消解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动力。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影响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优点,是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到来,西方的价值观也纷至沓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开始在校园里滋生蔓延,时代的剧变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仍存在与现实脱节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首先,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比较差,在道德教育中更多地注重德育知识的灌输,片面强调对抽象的道德原则的学习,而在结合社会实践加强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育方面有待加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方式上,仍然普遍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只侧重对学生“知”的考察,而忽视对情、信、意、行的考察。忽视了对大学生政治分析能力的培养。

其次,网络化社会直接造成了大学生网民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和差异性,网络新媒体的普及和运用大大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大学生的理论视野,并在更大程度上激发起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平等意识。在此情境下,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采取传统说教和强制灌输的方法,往往容易引发部分大学生的抵触甚至反感情绪。

再次,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未能充分开展,这不利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培养,造成了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弱化,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最终导致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产生。

2 消除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对策

“一个狂热政治的民族是可怕的(“文化大革命”就是教训),但一个冷漠政治的民族也是可怜,可悲的。”[6]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翁,也是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生力军。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无知和漠视是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如果任由“政治冷漠症”在大学生中滋生蔓延,势必会导致其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政治参与能力的下降,影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要改变大学生的政治冷漠现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1 建立健全政治参与制度,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

当前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在制度设计上不够完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主观随意性大,造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阻塞,消解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因此我们建立健全政治参与的相关制度,使大学生能够有序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政府要为大学生政治参与营造宽松的政治环境,要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报纸、电视、互联网等舆论监督机构要广开言路,为大学生的建言献策、舆论监督开辟绿色通道,让大学生对社会公共事务自由而充分的发表意见,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效能感。学校要大力倡导和发展大学生社团文化,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型阵地,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能增加大学生参与政治实践的机会,使大学生获取政治参与的现场感和存在感,充分锻炼大学生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 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水平

英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7]完善的政治参与制度固然重要,但制度终究是人的创造物,也只有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所谓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国家和社会中的身份地位的自觉意识,是对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自觉意识,是对公民主体地位的自我确证。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力量,其公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兴衰成败,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但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内在要求尚有差距。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多个层次的教育,增强公民的义务观念,培养公民进行政治参与的兴趣和责任感,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自信心及表达自己利益的能力。”[8]

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在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面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西方学者将大众传媒对公民政治行为的影响归纳为五个方面:(1)充实政治知识;(2)培养政治兴趣;(3)形成或改变政治态度;(4)巩固政治信念;(5)参与政治活动。[9]因此,我们的大众传媒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唱响主旋律,一方面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必要的知识供给和实践平台,做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引路人。

2.3 规范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拓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

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政治参与有助于塑造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形成独立的政治人格。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性、交互性使大学生实现了由“受众”到对话者的转变,籍此他们可以更方便快捷的介入现实政治生活,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影响政府的政治决策,在政治参与中彰显自身的政治主体性地位,因而我们应把网络建设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平台。

首先,要完善政治参与渠道,保证网络民意的通畅。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充分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和观点,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和政治情感;其次,要加强网络技术研究,强化信息监管,利用信息过滤和屏蔽软件对微博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审查和筛选,及时发现和剔除不良和虚假信息,减少信息欺诈,净化网络信息空间;最后,要增强大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指导大学生提高信息道德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责任感,提高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对虚假信息的辨别力和对有害信息的抵制力。

2.4 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培育和提高大学生政治理性的神圣使命。要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我国教育事业的总要求,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基本原则,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大学生意识到政治冷漠的危害,激发其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完善大学生的政治人格。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大学生政治理性的培养,要及时回应大学生的理论关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大学生在理论上成熟,在思想上清醒,要丰富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个体利益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政治生活的意义,获取政治历练,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鉴别能力,重塑政治理性,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1]汝信等编.社会科学新词典,[Z].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1178.

[2]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2.

[3][美]塞缪尔·P·亨延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6.

[4]王岩,郑易平.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变迁与新型集体主义建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3.

[6]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4.

[7][英]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4.

[8]张亚勇.试论当前公民政治冷漠的深层原因及消解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2008,(3)

[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1.

责任编辑:邓荣华

G 641

A

1672-2094(2013)06-0075-04

2013-10-20

本文系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网络化时代的政治参与问题研究》编号:2010QNZX41);重庆市2012年教育评估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民族精神的育人效益评估研究》;重庆理工大学2013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课题《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邹新(1978-),湖北随州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冷漠理论课政治
突然之间
东霞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长大不是变得冷漠,而是变得温暖
回答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