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创新刍议

2013-04-11 11:49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理论课机制政治

罗 敏

(贵阳医学院社科部,贵州 贵阳 55000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实践教学作用。

一、实践教学机制的特征界定

实践教学机制作为系统意义的范畴,是指实践教学系统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内在运行过程和方式。它包括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这几个部分相互配合、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效的实践教学机制应具有以下几特征:

第一,体现目的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是“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结合起来”的相互关联的统一体,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知、情、意、信、行”五个环节,贯穿在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中。课堂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环节和主要内容,是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必要准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1]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补充。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认识、增长才干,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实践教学的实施,通过决策、执行、评价、激励等机制,强调在“知”的基础上,使受教育者达到思想、观念和道德的目标要求,产生自觉的“信”与“行”。

第二,突显主体性。实践教学的对象是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向性、差异性和强主体意识的思想特征。这就要求实践教学要注重对象的层次性,从大学生不同思想状况出发,不同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出发,将教学内容与大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在实践中整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社会现实中体验做人做事的规范和要求。不考虑学生的体验要求,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列宁指出:“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相脱离,那我们是不会满意的。”[3]可见,注重学生的主体需要,直面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问题的实践教学机制,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反映时代性。多年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只是独白,没有对话。教师以真理的持有者和当然的教育者自居,把学生当成单纯的知识吸收器。讲授内容抽象空洞,脱离时代,在没有外界信息干扰的情况下,学生尚能接受。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西方价值观、文化观对青年思想的冲击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必须重视时代变化和环境变迁,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学生专业特色、院校地域特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中的突出问题

(一)领导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内涵把握不准确。大多数高校的领导都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却对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重视不够。认识上的失位源于对实践教学内涵把握不准确。首先,不少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是认知性活动,而不是认知性和实践性统一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需要理论教学,对于理论能否被学生认知,并在实践中内化,往往不予重视。另一种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同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用部分学生参加的“三下乡”等活动取代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不理解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淡化实践教学的教育本质,使实践教学呈现出虚化、空化、形式化的特点。

(二)保障机制不稳定,实践教学缺乏稳定性。关于教学经费问题,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每年要按一定的生均数额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是在高校扩招和办学成本增加的压力下,没有制度保障,经费难以得到落实,各高校的投入不尽如人意。即使有经费,数量不足以满足全体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只能是少数人受教育,小范围内开展。

(三)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在学生看来,实践教学的考核简单地以调研报告为依据,教师并没有精心批阅实践报告,即使学生弄虚作假、抄袭等也置若罔闻。在老师看来,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精心组织、各方协调、申请经费、批改实践报告等,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比理论教学要多。然而教师在评聘职称时,科研是最为关键的因素。缺乏引导激励、形式主义严重的考核评价机制,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环境机制不互补,教学实施者各自为战。实践教学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学生管理部门、后勤部门、教学部门等相关人员的全力配合,形成合力。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相互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之间缺乏统一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时,常常各自为战,彼此之间缺少统一的协调和统筹安排。”[4]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也不利于规范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制创新路径

机制的创新重在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建立真抓实干的领导机制、长效稳定的保障机制、“两个结合”的评价机制和“立体化”的环境机制,整合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化、规范化,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一)真抓实干的领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主要是解决谁来决策、谁来参与以及如何认识的问题。通过创新领导机制,明确实践教学的决策权和责任制,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是实践教学取得实效重要前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建立党委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学生处、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机制,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将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作为考核评估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人力、物力的投入,以确保按照思想政治教育总体目标和要求进行科学决策和协调,使各项制度有效落实。

(二)长效稳定的保障机制。一要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资费,专款专用。高校应该在国家相关部门文件精神的指导下,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专项资金,在正常的经费预算中,专项列支这项经费,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二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要充分考虑高校地方经济特点、历史文化特色、区位优势和学科特点,建立学校与企事业、机关、乡村、社区的联系点,争取社会资源的投入与支持,本着合作共建、双向收益的原则,共建实践基地。

三是构建与师生评奖、职称晋升挂钩的激励机制。事实证明,科学的激励机制,是师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建立相应的奖励标准,将实践教学活动与教师评聘职称、学生评优评先相联系,是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机制。

(三)“两个结合”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创新实践教学机制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反思实践教学的执行效果。通过“两个结合”的评价机制,即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考核和总结相结合,建立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实践教学既要考查的学生的品德修养、团队精神、创新能力,还要注重考察大学生是否在分析研究中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评价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还要要建立对教师的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师责任心,督促教师进行自我检查,推动工作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做出评价后,还要定期召开各种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总结报告会等,对实践教学进行测定和总评,达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明确方向的目的,推动实践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立体化”的环境机制。构建“立体化”的环境机制,首先要实现实践活动管理部门的整合,由各自为战的松散机制变为联合行动的系统机制,发挥整体功能。其次,要实现实践活动资源的整合。校园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互为补充的。再次,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由于没有统一性、规范性和系统性,高校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各门课程教师常常各自组织实施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因此,在进行四门课的实践教学时,应对实践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内容整合,根据各课的教学特点与任务,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编制统一的实践教学方案,合理开展实践活动,力求避免内容的重复雷同,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57.

[3]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292.

[4]颜加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69.

猜你喜欢
理论课机制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