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罪恶

2013-04-12 01:53撰文晓晔
海洋世界 2013年4期
关键词:莲娜谋杀案惨案

撰文 晓晔

阳光下的罪恶

撰文晓晔

西班牙马略卡岛位于地中海,面积3640平方千米,是巴利阿里群岛中最大的岛屿

《阳光下的罪恶》又译伯《艳阳下的谋杀案》,首版于1941年,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为推理小说黄金时期三女杰之一,在中国有“阿婆”的昵称

1982年,《阳光下的罪恶》被改编成电影,在西班牙马略卡岛拍摄

蹊跷的罪恶

乐园旅馆修建在莱瑟库姆湾边的一个小岛上,是这个海岛上唯一的旅馆。这个名为“私贩岛”的度假胜地以海滨浴场和美丽的海岛风情著称,每年的6月到9月,来小岛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

大侦探赫克尔·波洛来到小岛休假,住进了乐园旅馆。他发现旅馆里已聚集了一批旅客:甘逸世·马歇尔上尉和他做过演员的妻子艾莲娜及他的女儿琳达、来自美国的欧帝尔·贾德纳夫妇、布雷斯特小姐、巴瑞少校、史蒂芬·蓝恩牧师、服装设计师罗莎梦·戴礼小姐以及年轻的雷德方夫妇等。

游客们聚拢在海边沙滩上闲聊。贾德纳太太试探着问波洛上岛的目的,波洛强调他确实只是来度假的。布雷斯特小姐提醒说:“在私贩岛上可没有尸体。”波洛指着海滩上享受阳光浴的人,说出了他的名言:“看看他们,成排地躺着,他们算什么呢?他们不是男人和女人。他们没有一点个性,只不过是一些肉体而已!”

罪恶在阳光下静悄悄酝酿着,看似平静舒适的假日生活中暗流汹涌:美艳的艾莲娜·马歇尔吸引了派屈克·雷德方的视线,他几乎忘记了自己还有一个名叫克莉斯汀的妻子;琳达受不了继母艾莲娜对她的轻蔑和无视,痛恨到想要杀死她;克莉斯汀为丈夫的花心和众人的怜悯感到委屈辱;马歇尔上尉对妻子的轻浮很不满意,而他青梅竹马的朋友罗莎梦·戴礼劝他与艾莲娜离婚……以贾德纳太太为首的人们都认为艾莲娜是个十恶不赦的荡妇,派屈克·雷德方是她的猎物,可派屈克却向波洛抱怨说:“她们整天无事可做,只有搬弄口舌是非——只因为一个女人长得好看——她们就对她这样欺负。”在笼罩了全岛的浓雾及突然随风而至的夜雨中,波洛嗅到了谋杀的气息。

第二天晴朗无云,罪恶在阳光下展露:派屈克·雷德方在海滨浴场等候艾莲娜,却始终没有见到她的身影。布雷斯特小姐应邀和派屈克去划船,在岛的另一边,他们看到了私贩岛上的第一具尸体——艾莲娜·马歇尔被人扼死在海滩上。

波洛接受了警察局长温斯顿和负责此案的柯根德巡官邀请,协助警方进行调查。温斯顿认为,马歇尔上尉和克莉斯汀·雷德方有明显的杀人动机,而波洛却认为艾莲娜·马歇尔的仇人全是女人,可法医的结论是这个案件的凶手不可能是女人。波洛告诉马歇尔上尉:“……世界上没有所谓谋杀案的明显事实。十有八九,谋杀都是因为死者的性格和环境而引起的。因为被害者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会遭到谋杀。”

相关连接

罪恶与推理

《阳光下的罪恶》又译做《艳阳下的谋杀案》,首版于1941年,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为推理小说黄金时期三女杰之一,在中国有“阿婆”的昵称。《阳光下的罪恶》经常被看做《尼罗河上的惨案》及《东方快车上的谋杀案》的姐妹篇,与另外两本书一样,它结构严谨,布局错综复杂,但脉络清晰。

虽然《阳光下的罪恶》并不如《尼罗河上的惨案》那么出名,甚至没有被列入阿婆的代表作中,但它却借主人公波洛之口,道出了阿婆对于推理小说人物创作的认知,就是那句“他们没有一点个性,只不过是一些人体而已”,使得评论家将阿婆的创作理念归纳为“人体趋同论”,并认为她作品中的人物属于“扁形人物”,即强调共性,抹平个性。

随着调查的进行,线索开始渐渐显现:琳达房间的壁炉架上有烧过东西的痕迹;克莉斯汀说她曾听到艾莲娜遭人勒索;距离艾莲娜陈尸的地方不远有个山洞,里面犹有未散的香水味道;在谋杀案发生的那天早上,有人从楼上扔下一个瓶子,还有人偷偷放洗澡水……凶手似乎就在前来度假的这些人中间,但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横亘在大家面前——住在旅馆的每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明!以温斯顿为首的警方人员倾向于凶手是外来人,但波洛却觉得外来人杀死艾莲娜的说法未免有些荒谬。布雷斯特小姐建议警方调查艾莲娜的过去,而蓝恩牧师却使得波洛联想到一年多以前“荒树林神秘艳尸案”……波洛提议举办的野餐使大家都振奋起来,可回到旅馆,众人却意外地听到琳达自杀的消息。琳达留下的字条显示出,她就是杀死艾莲娜的凶手,就大家都以为尘埃落定之时,波洛揭穿了真凶的面目。

1982年,《阳光下的罪恶》被改编成电影,在西班牙马略卡岛拍摄。此岛位于地中海,面积3640平方千米,是巴利阿里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其砂质的海滩、陡峭的悬崖、种植着橄榄或是杏树的田野等,都和小说中描写的“私贩岛”极为接近,被称为“地中海的乐园”。

电影《阳光下的罪恶》和小说一样,被誉为《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姊妹篇,也仍然由英国演员彼得·乌斯蒂诺夫出演主角赫克尔·波洛。波洛是阿婆笔下两大神探之一,他的名字“赫克尔”源自希腊神话中半神半人的英雄赫拉克勒斯,正是出于这一原因,阿婆专门以波洛为主角创作了短篇推理小说集《赫克尔的丰功伟绩》,又译作《大侦探的十二奇案》。乌斯蒂诺夫并没有小说版的波洛那奇特的蛋形脑袋,不过他很称职地留起了挺拔的八字胡,且在人家斥责他“巴黎小人”的时候,尽心尽力地纠正道,“是布鲁塞尔小人”,以强调波洛的比利时国籍。

乌斯蒂诺夫只出演过很少几部以波洛为主角的电影,可他却是最为成功、最广为人知的波洛扮演者。此人多才多艺,在编剧、导演和演员等各方面均有所建树,活动的地域从欧洲到美国,尤其在喜剧方面颇具才华。在《阳光下的罪恶》中,彼得·乌斯蒂诺夫扮演的波洛所穿的泳装就是他自己设计的。

电影《阳光下的罪恶》号称“由《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原班人马出演”,但事实上这是个“吃空缺”的说法。对比《尼罗河上的惨案》,首先会发现片中缺少著名的英国演员大卫·尼文,这是因为原本小说中就没有黑斯汀斯上尉出场,当然也就不需要请知名演员来饰演这一角色了。其次,由于米亚·法罗缺席,简·伯金当仁不让地升职了,由《尼罗河上的惨案》里那位敲诈未遂反而丧命的贪财女仆升级为谋杀助理,想来《阳光下的罪恶》也让她升值了。遗憾的是编剧太过追求文学性与阴森神秘的氛围,将小说中那个“荒树神秘艳尸案”搬到了电影开头,凡是细心的观众只要认出演员,就能猜到凶手是谁了,这使得简·伯金的表演显得有些浪费。

岁月流逝,但阿婆与波洛人气不减,《阳光下的罪恶》也依然有着不凡的吸引力。2011年,英国伦敦周末电视公司推出了新版的《阳光下的罪恶》,在“阿加莎名探波洛探案系列” 电视电影中,该作品被编为08号,由大卫·苏柯特扮演波洛。此外,2007年,美国发行了PC游戏《阳光下的罪恶》,对阿婆迷和喜欢推理类游戏的人来说,真是一大福音。

1982年版《阳光下的罪恶》剧照

猜你喜欢
莲娜谋杀案惨案
一块西瓜皮引发的惨案
巨无霸国度的惨案
蓝色的树叶
《玛莲娜》
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
玛莲娜,玛莲娜
阿加莎·克里斯蒂游戏改编作品
兔子惨案
害怕
小区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