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内外传导机制研究

2013-04-12 01:44殷阿娜博士生王春艳博士生辽宁大学沈阳11006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0500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
商业经济研究 2013年27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贸易

■ 殷阿娜 博士生 王春艳 博士生(1、辽宁大学 沈阳 11006 2、石家庄经济学院 石家庄 0500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29)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内传导机制

(一)意识、观念、理念形态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意识、观念、理念是人们在实践当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指导人们进行决策与实践,具有主观性、实践性、历史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以意识、观念、理念形态的贸易保护主义一般受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存在于个体或团体的意识中,往往具有分散性、模糊性和独立性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1973年的能源危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高失业率给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个人、企业、团体中很快形成了保护国内产业、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意识与理念,由少数个体观念逐步迅速扩展并上升为国家意识,这种意识、观念或理念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初始形态。

(二)理论形态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理论形态的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学者、研究者将人们头脑中直观的、经验的、零散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意识、观念、理念加以总结、凝练升华为系统的理论形态而进行传播的存在形式,常常体现出系统的、群体的、具有较大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的行为。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想的萌生,为了使贸易保护措施“合理”、“合法”,西方贸易保护论者积极寻求和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有:新福利经济学、地区主义新贸易保护理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等。新贸易保护理论较传统的贸易保护理论更具有隐蔽性和攻击性的特点,从本质上来说,是借“合理”、“公平”之虚,实为从根本上削弱甚至使进口产品丧失国际竞争力。

(三)利益诉求形态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利益诉求形态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以某种或某几种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利益诉求或诉诸于实际游说形态的贸易保护主义,常常体现为利益集团的、集体的、有明确目的的、能够直接影响决策的政治诉求行为。根据相关经济学理论,在要素流动的高位,劳动力要素持有者支持贸易保护主义,在要素流动的低位,特定产业的所有要素持有者皆反对自由贸易,这就形成了以产业为基础的保护主义者联盟。这些保护主义者的利益诉求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政治市场寻找摆脱进口竞争的压力,国会是这一利益诉求成功的关键,进口竞争产业通过游说国会议员实现保护主义,议员回应的强度与该产业的地理广度和深度成正比,国会是公众贸易保护主义理念转化为政策的沟通行为体。

(四)政策形态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政策形态的贸易保护主义是把贸易保护主义意识、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贸易保护主义诉求上升成为国家意志并最终形成国家政策的贸易保护主义形态,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高行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主要奉行“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主要采用“配额”、“补贴”、“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为贸易保护的政策手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政策日益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约束,西方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从单边保护转变为多边贸易体系下的“合法性”保护,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和社会责任壁垒成为这一时期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型政策手段。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逐步延伸到对方国家的经济竞争政策,甚至是社会政策。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传导机制

(一)特定时间节点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国际传导规律

1.20世纪70年代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新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欧洲的复兴、日本的崛起,美国的竞争压力加剧,贸易逆差急剧上升,贸易保护的思潮开始萌生。随着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爆发,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陷入经济停滞的危机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同时攀升,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涌现。为了重建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绝对优势,美国经济学家开始考虑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这种背景下,里根和布什两届政府在贸易理论、贸易思想上逐步背离了自由贸易原则,开始转向所谓公平贸易和管理贸易。由于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加强,贸易政策的连锁反映也更敏感,美国采取许多保护贸易措施,而这些措施反过来也遭到了其他国家的报复,使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加蔓延与扩张。一方面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另一方面为了对抗美国的贸易保护,许多国家纷纷高举贸易保护的旗帜,通过配额、政府补贴等保护手段保护本国产业。

2.1997-1998年的东亚金融危机引发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1997年7月以后,泰国货币危机很快扩大到周边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非律宾等国家。同年10月,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相继遭到冲击。同年11月韩国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此次东亚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使东亚国家和地区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率显著上升,而且导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减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场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国家普遍在本国掀起了购买国货运动等贸易保护措施,向西方发达国家的进口减少,并且由于货币贬值,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大大增强,出口量剧增,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再度兴起。

3.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的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随着2008年9月雷曼兄弟提出破产申请后,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雷曼兄弟的破产彻底摧垮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股市应声而落,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十分严重,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持续的暴跌,次贷危机转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最终导致全球经济整体衰退,国际贸易急剧下降,国际投资锐减,全球新的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兴起。

通过以上对特定时点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传导机制的梳理可以看出,新贸易保护主义国际传导的一般规律是:经济危机从来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孳生的温床,经济全球化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国际传导的渠道,参与国际分工的广度与深度影响新贸易保护主义传播的速度,技术与经济实力影响贸易保护的实施手段水平与应对措施。

(二)美国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国际传导的作用

新贸易保护主义发源于美国,美国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传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是全球第一号经济大国、技术大国、人才大国,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在现行的多边贸易体制下,借着“公平”“安全”等合理理由,娴熟运用反倾销、反补贴、苛刻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安全标准等贸易壁垒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产品竞争力以维护本国产业,甚至通过国际舆论等压力的实施,干预进口国的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以达到自我贸易保护的目的。美国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使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具有全球导向与示范作用,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运行机制下发展中国家将长期处于被动境地,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特别是针对中国这一迅速崛起的GDP跃至世界第二的大国,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导向将对中国外贸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国内外传导影响的对策

(一)坚持自由贸易、加强双边和多边国际协调的力度,以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新新贸易理论告诉我们:贸易或自由贸易可以提高行业生产率水平和社会福利,企业在不提高生产率的情况下,贸易也能提高总体生产率和福利水平。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一个国家要有效地恢复与发展本国经济,就必须在发展国内市场、刺激内需的基础上,积极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外需,实行自由贸易而不是保护贸易。但是,一些国家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大国处于利己主义考虑,口头上高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行动上却是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我国应坚持自由贸易的原则,同时极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并寻求双边和多边国际协调,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国际经济贸易协调平台进行双边和多边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国际协调,以有效地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二)扩大内需巩固国内市场,为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坚强的国内市场后盾

从各国经济系统的运行看,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处于同一层次,总是同时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替代,这对于疆域辽阔,地区间要素禀赋差异显著,国内贸易尚有发展潜力的大国经济而言特别具有现实意义。其一,巨大的国内市场会使国内贸易量远远超过对外贸易量,国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可发挥出比对外贸易更大的作用;其二,国内地区间分工和贸易通过降低一国国内生产成本,可以成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一个来源;其三,有助于评价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大国经济的适用程度,从而确立更适合国情的应对贸易摩擦的战略。因此,我国在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问题上,应加快调整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贸易发展战略,扩大内需,巩固国内市场,为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坚强的国内市场后盾。

(三)实施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战略,为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回旋余地

首先,市场多元化不仅是增强贸易谈判实力的必要策略,也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 开辟包括中东、拉美、非洲等在内的新兴市场,摆脱产品过于依赖欧美市场的局面。同时,在进一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过程中,既要重视市场多元化中“量”的扩展,也要重视市场多元化“质”的提高。其次,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对外直接投资,不仅可以有效避开反倾销壁垒,还可以避开其他复杂的非关税壁垒,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为了恢复经济,改善就业,正好为我国具有实力的出口企业提供“走出去”的好机会。

(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使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更具有效率

一方面,要改革我国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构建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建立协助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摩擦的诉讼机制。作为行业利益的代言人,行业协会要协助有关政府部门建立完善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通过该机制对行业内重要产品出口价格、出口数量、出口地区以及进口国市场动态等信息进行有效地监控和及时发布,以便企业防患未然。同时,联合企业对外进行国际贸易摩擦诉讼,为企业应诉提供组织、信息、技术和对策咨询等服务,积极配合应诉企业搜集证据,提供有关本行业的全面资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强化市场准入机制的作用。根据国际行业技术标准改进我国行业技术标准,逐步推行ISO14000, 同时强化市场准入机制,促进产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从而通过自身标准的提高来规避贸易摩擦。

1.梁碧波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改革与战略,2008(4)

2.薛荣久.经济全球化下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危害与遏制[J].国际贸易,2009(3)

3.张志文.东亚金融危机对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影响[J].亚太经济,1998(10)

4.李轩.西方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述评[J].当代经济研究,2007(5)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美贸易磋商再起波澜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