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3 例的护理体会

2013-04-13 04:08丁艳华廉俊平邓玉芳张雪艳智新华陈彦刚
中国优生优育 2013年7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血氧饱和度

丁艳华,廉俊平,邓玉芳,张雪艳,智新华,陈彦刚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医院小儿重症医学科,武威 7330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新生儿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多见于早产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衰竭。该病病死率高,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是造成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其发病主要原因是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肺部发育不成熟导致肺液运转障碍,发生肺毛细血管病变,引起广泛肺泡萎陷和降低肺顺应性[2]。早期、充足、正确的给药是保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在给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适宜的保暖和护理及细致的呼吸道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成功的有力保证。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自2010 年9 月至2012 年3 月采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即固尔苏)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23 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 年9 月至2012 年3 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23 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6 例,女7 例;胎龄>37 周的3 例,34~36 周5 例,30 ~33 周10 例,27 ~30 周5 例;自然分娩18 例,剖宫产5 例;出生平均体质量为(1 760±780)g,其中1 000 ~1 500 g 7 例,1 500 ~2 500 g 13 例,>2 500 g 3 例;经鼻CPAP 治疗11 例,有创呼吸机治疗12 例,普通氧疗3 例。选择同期因经济原因不能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的早产儿23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在胎龄、体质量、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发病时间均为生后0 ~12 h,5 例生后即发病,13 例生后2 ~6 h 发病,5 例生后6 ~12 h 发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鼻翼扇动、呼吸暂停等。胸部X 线符合NRDS 的表现[3]。有毛玻璃样改变7 例,支气管充气征14 例,白肺2 例。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儿用药前家属均签署知情及用药同意书,告知治疗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益处并插好气管插管,充分吸痰、清理气道、禁食。使用药物(固尔苏,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生产,避光保存在2 ~8℃)前先将药缓慢升温至37℃,轻轻上下转动使药液均匀,然后用5 ml 注射器完全抽取药液。用最小号胃管量取长度(患儿所用气管插管的长度为1 ~2 cm),将此胃管与装有固尔苏的注射器连接好,然后将胃管缓缓送入气管插管末端,外留1 ~2 cm,缓慢注药,速度不宜过快(注药时间5 ~10 s),以免药液呛出或堵塞气道,每次注入总量的1/3,然后连注射器一起拔出胃管,加压给氧2 ~3 min(频率40 ~60 次/min)。按平卧位、右侧卧位、左侧卧位顺序分3 次注入。药物总剂量100 ~200 mg/kg。给药后4 ~6 h 禁止吸痰。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护理方法如下。

1.4.1 给药前护理 将患儿置于新生儿辐射台,使用自动肤温探头,使肤温维持在36.5 ~37℃,室内温度保持在24 ~26℃,相对湿度55% ~65%。术前4 h 禁食水,并监测血糖。清理气道,以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氧气吸入,根据临床症状、血气分析结果及血氧饱和度合理调整氧气浓度,并选择合理的氧气吸入方式,如头罩吸氧、鼻塞吸氧、经鼻CPAP 等,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1.4.2 给药时护理 在注入固尔苏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认真执行手卫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若出现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下降,应暂停给药,迅速加压给氧。注入药物时应缓慢匀速,每次用药后气囊加压给氧1 ~2 min,让药液充分分布在肺表面,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颜色、胸廓运动情况。气囊压力应≤20 cmH2O,按压频率40 次/min 左右,气囊要随体位而转动,避免气管插管脱出。

1.4.3 给药后护理 给药后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面色、生命体征,并定时监测血气。注意患儿发绀情况、呼吸节律是否改善,胸廓运动是否一致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病情平稳者,给予氧气吸入,若病情仍危重,需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因患儿的气体交换和肺顺应性改善,肺的容积迅速恢复,在使用固尔苏的几分钟之内应该降低原来的气道压力,避免发生过度通气和肺气压伤,应根据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注药后6 h 内禁止翻身、吸痰[4];6 h后按需吸痰,动作要轻柔,严格控制吸引压力(8 ~13. 3 kPa),每次吸痰时间应<10 s,防止气道黏膜损伤及肺内PS 数量减少,增加感染的机会。对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患儿应做好气道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顺序由下而上、由肺边缘向肺门的顺序进行,但合并颅内出血、肺出血及体质量小于1 000 g 的患儿不易拍背。呼吸机湿化器内加灭菌用水,湿化器的水温维持在50℃,吸入气体温度应维持在35 ~37℃,及时清倒呼吸机管道中的冷凝水。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应严格无菌操作。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经治疗6 h 后的呼吸频率、经皮血氧饱和度,血气中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患儿呼吸窘迫症状明显改善,呼吸频率明显下降,肤色转红,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相关指标对比分析(x¯±s)

3 讨 论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替代疗法是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的特效治疗,可显著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应用固尔苏的患儿大多数为小早产儿(本组资料以30 周左右的早产儿为多),应用时护理照顾显得尤为重要。我科应用固尔苏成功救治23 例患儿,护理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在应用固尔苏前后应与家属有效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最佳配合。②护理的关键在于严格规范、熟练操作,积极配合好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心血管功能及内环境平衡,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保证。③NRDS 应用固尔苏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出血和颅内出血,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和肺部的体征,以警惕肺出血的可能。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反应情况、前囟饱满程度、瞳孔、肌张力、有无抽搐的发生,应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

综上所述,应用固尔苏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严密检测患儿生命体征,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心血管功能及内环境平衡,是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NRDS 患儿存活率的有力保证。同时,密切的医护配合,良好的医患沟通,科学的喂养也能使患儿顺利康复。

[1] 王慕逖,宁寿葆,刘皖君,等. 儿科学[M]. 第5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0.

[2] 石 红.金双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病42 例临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 (8):690-691.

[3] 薛辛东,杜立中,毛 萌,主编.儿科学[M].第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 聂翠丽,陈效华. 早产儿应用固尔苏31 例观察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43.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血氧饱和度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糖臬之吻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