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突围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

2013-04-13 02:05本刊评论员
中国煤炭工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平煤煤炭工业煤炭

文/本刊评论员

伴随着煤炭行业 “黄金十年”的结束,巩固做强主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和构建新的盈利增长点,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我们要从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科学化水平的战略高度,认清形势,积极应对市场的严峻挑战,适应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新趋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近来不止一次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煤炭工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关键时期,煤炭企业既要把握现有的发展机遇,也要善于在危机中发现机遇。

向转型升级要效益

多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推动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以煤为基,延伸煤炭,超越煤炭,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拓展延伸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具有135年开采历史的开滦集团,经过多年的调整转型,其非煤产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已由20%上升到80%以上,逐步实现了从单纯的挖煤、洗煤,到煤化工、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多种业态综合的转变,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的大型企业集团。

企业选择不同的战略发展方向,直接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市场波动之际,这种影响会更加明显。

平煤神马集团与龙煤集团的煤炭产能、职工人数较为接近,与同行相比在运输成本和产品价格上都不具备优势。同时,两家企业集团所属矿井多为开采多年的老矿井,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都面临煤炭资源越来越少、部分煤矿可采资源枯竭加快的窘境。

不同的是,近些年来平煤神马集团坚持“以煤为主,相关多元”发展战略,构建了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4大核心产业和高新技术、物流贸易、机械装备等产业体系。其中,焦炭生产每年可就地消耗原煤3200万吨,集团76.3%的精煤在内部焦化企业消化。

2012年,受市场需求减少、煤炭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以煤炭生产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龙煤集团利润大幅下滑,当年亏损8.33亿元。而平煤神马集团虽然煤炭销售同样遇冷,但整体上依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据平煤神马集团下属的平煤股份公布的2012年报显示,当年公司商品煤销量为3572万吨,同比减少151万吨,营业收入221.69亿元,净利润达11.2亿元。

巨大的效益反差显现出当前煤炭企业仅靠挖煤卖煤,很难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只有在巩固做强主业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走煤电、煤焦化、煤建材、煤炭物流等一体化发展道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构建煤炭与相关产业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危中求机,努力实现转型突围

能够在“危”中把握发展“良机”,煤炭企业必须对自身现状及市场形势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目前有些企业依旧存在着黄金发展期的惯性思维,被动地等待市场形势转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企业收获的也许不仅是失望,还可能错失转型升级的良机,进一步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过去的十几年间,煤炭市场需求旺盛、煤价走高,企业为了创造更大的利润想方设法扩充产能,满负荷生产,而无暇顾及其他。如今市场低迷,煤矿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这也使得企业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下更大决心,投入更多精力去加强内部控制,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经营战略。

今年以来,很多煤炭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其中,重庆能源集团以危为机,以增强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谋划全集团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先后推出集团优化产业结构方案、物流仓储设备租赁方案、集团集约化专业化方案、开发利用外部资源方案等7个方案。而一直在转型发展快车道上的山东能源集团则提出“归核、出新、求高”三个关键点,在推进产业向核心业务集中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煤化工、新型资源和新型能源,积极跟进页岩油气发展,积极介入风电发展,同时建立研发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实现转型突围,打造企业“升级版”。

为了帮助煤企尽快走出困境,更好地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资源经济的转型,不久前,山西省省长李小鹏带队拜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证监会等中央部委,就加快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寻求深化省部合作支持;与五大电力集团座谈,就加快建设山西以煤炭、火电为主体,包括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在内的新型能源综合基地建设,寻求加快项目进度,扩大投资,构建新型煤电关系,深化长期稳定合作。

作为中国的煤炭能源大省,山西省的煤炭转型发展无疑具有风向标意义。省长亲自参与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煤炭市场形势的严峻性,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产业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不仅要超前决策,还需要花大力气积极主动应对。

立足煤炭,超越煤炭,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

目前市场低迷主要受国内经济发展放缓、煤炭产能释放过快以及进口煤增加等因素影响,而整体上看,我国煤炭产业结构性过剩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一些市场人士甚至指出:此次煤炭行业的走势是“L”形,煤价在未来3~5年内都将低位运行。

推进转型升级,必须要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还要看到受资源禀赋、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资源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能源。要对资源优势有清醒的认识,立足煤,超越煤,要坚持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理念,努力实现绿色开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开采效率,充分挖掘科技、人才资源,提升创新在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

煤炭是燃料,同时也可以成为工业原料。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煤炭工业升级版、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重点要推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的并举转变,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为目标,通过对煤炭加工转化的多种单向技术进行耦合与集成,联合生产清洁燃料、化工原料、生物产品和精细医药原料等,充分利用现代煤化工技术成果,科学布局煤焦化产业,拓宽煤炭消费渠道。

危机、转型、发展——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册中,这样的词汇曾经不止一次出现,并且每一次都随之掀开了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新的辉煌篇章。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全煤行业要加快煤炭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平煤煤炭工业煤炭
平煤股份加快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平煤八矿选煤厂粗煤泥分选工艺技术改造实践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
继往开来 接力奋斗 谱写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