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考研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研究

2013-04-16 13:42吴立辉武照云刘楠嶓
机械管理开发 2013年1期
关键词:考研专业课专业课程

吴立辉,赵 斌,武照云,刘楠嶓

(1.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2.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0 引 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教育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软实力根基,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大学教育逐渐成为大众教育,为了提高学历层次和就业竞争力,莘莘学子将考研作为大学四年规划的至关重要组成部分[2]。据统计,我国报考研究生人数连年增长,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165.6万人,考研人数比例约占2012届毕业生总人数的1/5。特别是在许多二类本科院校,考研人数比例超过50%,出现全校高年级学生考研“总动员”的情况。作者在为大学三、四年级学生讲授专业课时发现,一些班级考研人数比例达到80%,大部分考研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表现出“厌学”的状况,具体表现为:1)上课请假现象比较严重;2)课堂上大部分考研学生在自学数学、英语、政治等考研课程;3)许多考研学生对平时作业采取应付了事,甚至有抄袭行为。这些现象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的考研活动对专业课学习产生了严重影响。

文章针对教学过程中考研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低的现象,从分析造成该状况的原因出发,研究探讨考研学生处理好考研和专业课学习关系、提高考研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方法和措施。

1 考研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低的原因

针对考研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低的现象,作者与老教师和青年教师成立了老中青专门的教研小组,总结了考研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低的原因,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点情况。

1.1 考研至上论

由于教育质量和环境的影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在就业难易和就业质量方面与“985”和“211”高等院校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导致许多学生入校后的失落感和危机感[3]。一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考上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研究生,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就业层次。因此,一些学生将考研看成是大学四年的头等大事,他们片面的认为:考不上研究生就会没有前途,考不上研究生就一无所有,专业课的学习可以到上研究生以后再弥补。从而,导致部分考研学生不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竟然在上专业课时出现学习考研数学、政治和英语等情况。

1.2 对本专业课程不感兴趣

由于对所选专业缺乏全面了解,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或逐渐对所学专业失去了兴趣[4]。他们认为“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而入错行最有效的弥补措施就是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因此,部分考研学生被动的学习本专业的专业课知识,他们的目的仅为获得专业课程学分,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1.3 考研时间紧迫、复习压力大的原因

部分考研学生从意识里认为专业课学习非常重要,专业课学习是提高本专业技术水平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在大学第一、二年级时对大学四年缺乏总体规划,到大三才逐步树立考研的目标,匆忙准备考研。这部分考研学生由于考研时间紧迫,不得不搁置专业课程的学习,将绝大部分时间尽力投入到考研复习当中去,导致专业课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差。

1.4 学习方法的原因

部分学生希望“鱼和熊掌,二者兼得”,他们一方面希望能在课堂上快速掌握专业课程知识,另一方面想利用课堂时间抓紧复习考研内容,从而出现了一心二用的局面。这样的学习方法导致专业课程和考研内容掌握进度缓慢,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因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而对专业课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针对考研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的现状,本教研小组在剖析其内在原因的基础上,从学生培养机制制定、专业课程授课方式、学生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探索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2 提高考研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2.1 加强大学四年学习规划引导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以建立大学四年学习规划,使学生对自我性格、学习兴趣、能力、目标设立、学习计划等进行全面探索,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自己未来是考研还是就业有一个初步认识,以便为自己的目标去拼搏,抓住学习重点,减少大学四年学习过程所走的弯路。例如,对于理工科学生,如果在大学一年级一开始便树立考研的目标,那么在大学第一、二年的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可以参照考研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使自己对考研数学和英语的难易、重点和题型等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和了解。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去学习,一方面可提高大学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学习的动力和效果;另一方面可明显降低考研复习过程中数学和英语复习的难度、缩短复习时间,为大学三、四年级的专业课学习赢得充足的时间,在充分准备考研的同时,夯实专业课程学习。通过大学四年学习规划积极引导,使考研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树立正确的考研认识观

学生在准备考研之前,引导学生对考研的动机、目的以及考研与就业的关系等有一个充分了解。

2.2.1 考研不能盲目

在做出考研决定之前,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应理性选择,不要盲目地跟风。考研的正确动机是出于对专业的兴趣,希望通过硕士及以后博士阶段对某专业进行更深入的创新性研究,因此,学生在做出考研决定之前需结合自身特点认真综合考虑。

2.2.2 并非考研即可放弃专业课学习

许多学生不满于当前就读学校和专业,希望通过考研进入国内一流高校研究生院就读硕士,以此为平台进入国内外优秀企业。学生的想法可以理解,但并非考上研究生即万事大吉,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需要大学阶段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支持;用人单位招聘时,会对学生在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基础和专业课学习、科研和工作等方面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因此,学生需正确认识考研与专业课学习的关系。

2.2.3 考研本非是进入优秀企业的唯一途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大学期间踏踏实实的准备,为自己赢得进入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入场券”。比如:通过大学期间学习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基础和专业外语水平,积极联系实习单位以增加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职场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提前了解职场以增强求职面试的信息等。通过以上准备和锻炼,同样可以获得优秀企业的认可和垂青,因此,学生应该认识到考研是将来进入优秀企业的有效途径之一,而非唯一途径。

2.3 专业课程的重要性教育

端正学生的专业课“无用论”的学习态度,让其明白大学期间设置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是开展本专业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例如,《特种加工技术》是一门面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该课程主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各种特种加工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及特点。作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只有掌握该专业课程知识,才能保证在零部件加工工艺设计环节选择合理的加工手段和方法;而不合理的加工方法和手段将导致加工成本增加数十至数百倍,且加工精度和质量还得不到保证。

授课环节中,通过给学生介绍一些与专业课相关的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如高档数控机床、半导体光刻设备、航空航天设备、深海探测设备领域等国内外产品的差距,激发学生思考运用本专业课程知识去解决各领域的具体工程技术问题,增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认同感和学习积极性。

2.4 建立灵活的学分及考试机制

学校从学生选修学分和考试两方面建立灵活的机制,让考研学生充分规划和利用大学四年时间,减少考研与专业课学习之间的时间冲突,具体的措施如下:1)学校制定灵活的学分选修机制。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鼓励计划考研的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选修部分大学三、四年级的专业课程,为大三、大四考研复习争取宝贵的时间。2)学校建立灵活的考试机制。大四上学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5],学校建立相应的机制允许考研学生申请延缓大四上学期的专业课期末考试,将专业课考试时间设定在研究生考试以后,减轻考研学生在大四上学期的学习负担。3)专业课授课老师采用人性化的课堂考勤制度,实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对考研的学生采用灵活的考勤方式,减小考研学生的上课心理负担。

2.5 机制提高授课的方式和技巧

提高授课的方式和技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在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将授课内容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类,设置内容层次从易到难,以促进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将老师授课的方式改为师生互动授课方式。针对专业课程的各主干知识点,设立讨论专题,督促学生去查找资料并在课堂上陈述和讨论,达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3)以当前国内外工程技术前沿和热点为案例和支撑材料,将其与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相结合进行讲授,使专业知识内容变得言之有物、生动活波、具有生命力,从而调动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走出专业知识无用论的误区。4)在专业课程实验环节中,将专业知识实践内容设置成专题项目,以项目运作的方式鼓励学生承担和参与项目;促使学生在实验课程之前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对实验内容和过程有充分了解,并分析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过程中围绕实验目标和实验步骤分布进行,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项目验收报告,对实验内容和实验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5)在课堂上以风趣幽默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引入问题、探讨问题和讲解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并对积极主动的学生给予一定考勤奖励;教师结合自己上研究生时的学习和科研心得体会,教育考研学生认识到专业课程的重要性。

3 结 论

针对教学过程中,考研学生对专业课学习兴趣低的现状,从剖析学习兴趣低的原因出发,结合理工科专业的课程特点,从学生培养机制、专业课程授课方式、学生思想教育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这些措施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班级及其专业课中连续施行了三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1)本专业考研学生的到课率明显提高,达到85%以上;2)考研学生的专业课考试成绩较几年前有显著提高;3)考研学生的毕业设计综合质量逐年提高,反映了考研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并运用专业课程内容;4)考研学生的考研录取人数和录取率最近三年连续平稳增加。

[1] 胡锦涛.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J].中国西部,2011(8):8.

[2] 王琼琼,常换盈.考研与就业之效用论分析[J].商业文化,2012(4):226-227.

[3] 王明旭,王中营,阮竞兰.提高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的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2(1):121-122.

[4] 邱春侠.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调查与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2,34(1):136-139.

[5] 黄开勇,覃美珍.本科生考研工作长效机制的构建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2.

猜你喜欢
考研专业课专业课程
我的考研故事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