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安全高效生产的机电设备管理优化

2013-04-16 13:42刘亚军
机械管理开发 2013年1期
关键词:机电设备隐患机电

刘亚军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屯兰矿,山西 古交 030206)

0 引 言

屯兰矿是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一对现代化的特大型矿井,原设计年生产能力为400万t(2005年技术改造后核定年生产能力为500万t),并配有相应的现代化选煤厂。矿井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是冶金、电力等行业的优质原料,也是理想的环保用煤。

屯兰矿具有国际领先的煤炭采掘和洗选加工技术,设备配置先进,综采队配套有大采高、大功率、智能化综采设备,全矿井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有了好的硬件设备,如何才能使用好,并合理调配使用;如何优化管理、降低设备事故率、提高开机率。在机电设备管理上,只有坚持依靠科学技术,合理安排设备资金,做好机电设备的选型论证;在用设备管理制度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按制度管理,同时加强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本着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1 做好机电设备的选型论证

设备的生产能力要与系统相匹配。设备所处的生产环节,不仅不应小于系统的能力而限制系统的发挥,也不能有过大的富余,不必要的增加固定设备的投资。设备要有足够的可靠性,正常工作中的故障率小,且便于维修,对维修人员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再就是安全,设备的防护等级及类型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使用设备,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2 设备管理制度化

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方面:1)矿井设备管理混乱,井口把关不严,“三无”产品、自制产品随便下井;2)技术管理手段落后,基础管理差,设备的帐、卡、物、图牌板不齐全,甚至干脆没有,或现场设备与地面台帐不对号;3)设备技术档案、图纸资料残缺不全;4)设备管理不平衡,部分管理人员和干部只重视固定设备,如提升、排水、通风等的管理,对其他采掘流动设备管理放任自流,虽然抓住固定设备这个重点,但是忽视流动设备面广,大隐患更多的难点,导致机电设备状况差,隐患多,失爆多,事故多。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矿井安全高效生产,提出的下面几点是很重要的。

2.1 整章建制完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

1)矿井要完善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建立的17种制度,同时针对机电专业各种岗位的实际,进一步拓展细化,制定子制度,如设备的维修、检查、验收等制度,建立完善权责清晰、流程有序、内容完整的机电管理体系。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制度,考核到位,保持制度执行的刚性,强化执行力和兑现率。

2)要完善机电管理队伍,合理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减少一人兼数职的现象,健全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的8个基本专业管理,赋予他们管理职权,给予管理的时间和空间,保持队伍的稳定,以便发挥好其职能。要提高机电职能部门的权威性、影响力,逐步从应付生产中解放出来,搞好矿井机电管理。

2.2 落实包机制强化机电设备维护检修

凡是井上下的机电设备,只要投入使用就应落实包机人,要挂牌留名,不留死角。包机人要检查、检修、包设备完好。使用单位要妥善使用设备,决不能不出事故就拼,出事故就抢。要加强在线监测,逐步推行状态检修,保证检修质量,确保设备不带病运行,要杜绝打碎敲事故,提高完好率、开机率,保证设备持续可靠经济运行。

2.3 加强机电安全监察促进隐患整改

凡是井上下所使用的机电设备,分区域划分给监察人员包干,落实检查责任,要包检查,包隐患整改。加大对机电监察人员的考核力度,提高责任心,确保人员到位,检查到位,隐患整改到位。加大对甩保护、电气失爆、带电检修等严重违章行为的打击力度,隐患和违章行为均要追根溯源,树立制造隐患就是犯罪,隐患不整改、违章不制止就是失职(责)理念。

3 职工培训要常抓不懈

现在的煤矿机电专业队伍存在以下问题。

3.1 机电专业队伍不稳定,人才缺乏

煤矿是高危、艰苦行业,环境差,风险大,相比其他行业收入低,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熟练工缺乏吸引力。煤矿只能进行人才自我培养,如激励措施不到位,这些人才一旦在岗位上经过锻炼能独挡一面之后,又相继提拔或好多都是合同工到期后离矿。这样就造成矿井技术人才特别是机电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队伍不稳定。

3.2 机电专业在岗人员素质低下

1)由于矿井机电人员的流失,许多岗位人员青黄不接,只有招收新工人。2)对煤矿这样的艰苦行业很难招到优秀人才,大部分为农民工、合同工、临时工。这些人的文化素质低,没有其它出路时才进了煤矿,存在短期打工的思想,不爱钻研技术,爱岗敬业精神差。3)人才流失后,留下来的一部分为青工,技术还不成熟,知识结构也老化。对新技术新设备缺乏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4)多重原因导致机电队伍整体人员素质下滑。新设备新技术不敢用,即使用了也不能更好地维护和维修,只有依靠厂家,这样下去,导致矿井生产效率低下。

3.3 对机电专业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虽然有了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培训没少搞,钱没少花,但是效果不好。主要是培训方式落后,重理论轻实践[1],学用不能结合,针对性差;教育形式单一、枯燥,职工不感兴趣;考核不严,教考不分开,只要来学,就能通过,培训走过场。虽然培训了拿了证书,但是实际工作能力差,甚至连故障也处理不了,导致生产效率低。

4 解决机电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4.1 稳定机电专业人才队伍

1)煤炭企业是一个引进和留住人才不易的单位。这就要舍得投资,尽可能把那些“政治上靠的住,发展上有本事”对企业诚信的人留住。在提拔晋职,待遇福利上给予较多关爱,给他们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努力创造“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氛围。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知识层次更新,引导他们树立主动工作观,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2)要引导各类技术人员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要树立在深造、技师评定、提拔干部等方面给予同等的机会,着力从企业长远出发,培养一批技师、高级技师、首席工程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要综合采取措施稳定人才队伍。积极主动培养企业紧缺人才,“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和见效快的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4.2 强化培训提高机电专业人员素质

人是科技的载体[2],对机电设备起到控制、使用、维护和管理作用。只有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认识,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机电管理工作的好转。变招工为招生;新入矿的机电工人在上岗前应在专业培训机构,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系统学习,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强制培训在岗工人,熟练掌握岗位操作技能、行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资格证才能上岗。培训要注意实际效果,不能走过场,教考要分离,不合格坚决不发证,不上岗、在岗不合格的坚决退下来,再培训,合格方可再上岗,使机电员工达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5 结 语

综上所述,为了屯兰矿的高效快速发展,要求不断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优化机电设备管理,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采取各种措施留住人才。只有高素质的机电职工队伍,才有安全高效的生产效益。

[1] 周浩.煤矿机电管理与设备维修工作手册[M].海南:南海出版公司,1998.

[2] 张晓彻.煤矿新工人[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机电设备隐患机电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接地的重要性
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分析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