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品名考辨

2013-04-17 02:29徐钢张凡贾天柱
环球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熟地黄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

徐钢 张凡 贾天柱

地黄为玄参科植地黄Rehmanniaglutinosa的新鲜或干燥块根。作为中医常用药,其广见于中成药及临床调剂处方中。历代本草记载其炮制品名称包括干地黄、生地黄、鲜地黄、熟地黄、地黄炭等。现版药典、炮制教材、实际处方用名主要有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生地炭、熟地炭等。已经没有干地黄之称,取而代之的是生地黄或生地,而生地黄在古代则是鲜地黄之意。即使是现在,药典上的生姜也是鲜姜之意。那么鲜地黄、生地黄、干地黄的含义是什么时候混淆的?有必要溯本清源,正名还意,以规范地黄及其炮制品名称。

1 地黄品名溯源及正名

1.1 干地黄溯源

地黄记载始于《神农本草经》(以下称《本经》):“干地黄,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1]”另名“地髓”、“苄”,并未记载制法,至唐《千金翼方·卷十四》始记载了“造生干地黄法”和“造熟干地黄法”[2]。造生干地黄法需捣汁、加酒、拌润、干燥,不同于今天的生地黄。造熟干地黄法却与今之熟地黄相似。可见生地黄与干地黄不只是名称上不同,加工方法亦不同,所以不得混称。治鼻衄及膈上盛热,如《证类本草》中记载《孙兆方》中,用干地黄、龙脑、薄荷等分为末,冷水调下[3];治妇人发热,如《本草纲目》中记载《产育保庆集》中的地髓煎,用干地黄一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酒服五十丸[4];治消渴,如《备急千金要方》:黄芪、茯神、瓜蒌根、甘草、麦门冬各三两,干地黄五两。上六味,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进一剂,服十剂[5]。

生干地黄单列一项,始载于明·陈嘉谟《本草蒙筌》:“生干地黄,味苦、甘,气寒。气薄味厚,沉也,阴也,阴中之阳。无毒……日干者平,火干者温,蒸干者温补,生干者平宜。[6]”治虚劳吐血不止,如《太平圣惠方》地黄散:生干地黄一两,黄芩一两,白芍药一两,阿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一两,伏龙肝二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糯米粥饮调下二钱[11]。治妊娠堕胎后血出不止,少腹满痛,如《圣济总录》地黄汤:生干地黄(焙)、当归(焙,切)、川芎(去芦头)各二两,阿胶(炙令燥)、艾叶各半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空心服之,晚后再服。[7]治血瘕,如《普济方》地黄散:生干地黄一两,乌贼骨二两。上为末,空心温酒调下七服。[8]

熟干地黄,较早记载于宋代《本草图经》:“熟干地黄最上……[9]”明·徐彦纯《本草发挥》始列熟干地黄一项:“味甘,苦,日乾者,平,火乾者,温,无毒。[10]”治消渴属肾消者如《太平圣惠方》熟干地黄散[11]。

1.2 生地黄溯源

生地黄意为干地黄与《本经》对应,则始载于宋代《本草图经》,该书记载:“地黄……二月、八月采根阴干……阴干者是生地黄。[9]”由此可知,这里的生地黄应该与《本经》一致,基本同生干地黄,其意接近于现版药典中的生地黄。配方应用如《温病条辨》记载清营汤、青蒿鳖甲汤、增液汤等经典方剂。

不难看出生地黄、干地黄含义混淆应该就是源于宋代。那么当时为什么不再称之为“干地黄”而改作“生地黄”呢?其名称变更很有可能是因为同一时代“熟地黄”这一炮制品种的正式命名出现。地黄在宋代《本草图经》由干地黄按生干、熟干不同炮制方式分别命名为生地黄和熟地黄,其“生”是与“熟”相对而言的,而并非以往“鲜”之意,故以“生”作“干”用,加于地黄名前。

1.3 鲜地黄溯源

鲜地黄始载于明·李中立的《本草原始》:“鲜地黄大寒……[13]” 笔者发现清乾隆安雅堂藏本《本草原始》中记载地黄实为生、熟两品,其中生地黄项下分别小字记叙了《本经》中的干地黄及《本草纲目》中生地黄并另命名为鲜地黄,实际上是将其有关生地黄的气味与主治记载,统统转入鲜地黄项下,这可能是李中立根据当时实际情况,大胆地对历代本草著作进行的一次重要变革[14],而笔者认为这一现象也与“鲜”字本身含义不断扩大,导致“鲜”、“生”语意交叉有关,当时生、鲜地黄名称混淆现象应该更为严重。

鲜,与地黄这一名称搭配见诸古代本草医书较少,清·《本草害利》载鲜生地:“挖取鲜根洗净,竹刀切片,或捣汁用。[15]”;清·《本草便读》载:“生地未经蒸晒,即今之所为鲜生地,色黄味甘性寒,专入脾胃,散血清热。[16]”

1.4 熟地黄溯源

熟地黄的炮制方法始载于南北朝·雷敩的《雷公炮炙论》[17],现今药典中的蒸法与之类似,但仍以干地黄为名。而“熟地黄”之名则始载于宋《本草图经》,著中称:“二月、八月采根,蒸三、二日令烂,暴干,谓之熟地黄。[9]”古今对熟地黄基本功能的认识一致:均以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功,故被誉为“壮水之主,补血之君”[18]。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方剂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地黄饮子、八珍汤、左归丸等。

1.5 地黄炭溯源

地黄炭始载于宋《太平圣惠方》,用地黄“烧炭”治疗“心神狂乱”;用地黄“烧断烟”“贴于齿根上”治疗“牙齿宣露”[11]。这里笼统为地黄炭,并未细分。

1.6 熟地炭溯源

熟地炭始载于明《济阴纲目》,“黑龙丹”中用熟地黄煅炭,如“纸筋盐泥固,火煅过”用于治疗“难产胞衣不下”[19]。清·《温热经纬》载“熟地:炭”[20];清·《类证治裁》亦载熟地炭[21]。

1.7 生地炭溯源

生地炭始载于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多方用到生地炭,例如:“某,脉细弦数,阴分不足,痰中带红,肠风春温之後,再劫津液,以致上下失血,风淫於内,宜咸寒。用方生地炭、阿胶、龟胶、玄叁、白芍、女贞、茯苓、稆豆皮。[22]”再如《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治阴虚火旺之吐血衄血,痰中带血的八宝治红丹。

1.8 地黄各品名关系对照

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地黄名称内容为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熟地黄,取生地黄照酒炖法或蒸法,进行炮制。[23]

清·刘若金《本草述》云:“按《本经》,地黄有干有生,盖采得即用者为生,晒干收者为干,是干地黄即生地黄之干者也。后人复蒸晒九次,然后用之,是为熟地黄。[24]”

时珍曰:“《本经》所谓干地黄者,乃阴干、日干、火干者,故又云生者尤良。[4]”《名医别录》复云:“生地黄者,乃新掘鲜者,故其性大寒。其熟地黄乃后人复蒸晒者。诸家本草皆指干地黄为熟地黄,虽主治证同,而凉血补血之功稍异,故今别出熟地黄一条于下。[25]”

笔者根据以上各处,认为《本经》首记载即为地黄炮制品干地黄,《名医别录》对鲜品地黄进行了药用描述,并记为生地黄;熟地黄则为干地黄这一炮制品的再加工品,是由古时蒸干地黄演变而来。归结地黄古今名称对照表,见表1。

表1 地黄古今各炮制品名称对照表

2 规范地黄品名

由于干地黄、生干地黄、熟干地黄名称功用及配方应用,在现版药典中不再出现,而在历代、本草医书中流传甚广,古今难以呼应,一些实效方剂难免失传,故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干地黄这一传统炮制品名称,一度曾为地黄正名,这里推测随着炮制方法进一步细化发展,人们认识到生干、熟干的不同干法,进而名称逐渐演变,如今化身在生地黄、熟地黄的名称之中,当今用药不可不知。纵观古今文献,今之生地黄即古之干地黄,今之鲜地黄即古之生地黄,今之熟地黄与古之熟地黄相同,应予以统一。另外,现代汉语词典对汉字“生”的相关释义为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如生饭、生水,其意与“熟”相对;汉字“鲜”,为新的,不陈的,不干枯的,如鲜果、鲜花、鲜嫩、新鲜等,其意与“干”相对。药典中鲜、生、熟的名称中,“鲜”、“生”字面理解其意,难免不生交叉重复难辨之感,如此说来,笔者建议规范地黄各炮制品用名,与其他炮制品保持一致。有鲜品的药名前加“生”字,如生姜,所以鲜地黄就应该是生地黄;干品药名前要加“干”字,如干姜,所以生地黄就应该是干地黄;没有鲜品的生品就用原来的药名,如:栀子、栀子炭,黄芩、酒黄芩等,这也是目前多数炮制品的命名原则。经过炮制的可以在药名前加制法或辅料名,如熟大黄,酒萸肉,煅自然铜等。归结起来,地黄各炮制品的规范用名应该是:生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这样既与饮片性状贴切,且也与古代大部分本草、医书相合,便于饮片区分与临床辨证应用。

[1] 孙星衍,孙冯翼.神农本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3.

[2] 李景荣.千金翼方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21.

[3] 唐慎微.证类本草(郭君双等校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58.

[4] 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019.

[5]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312,484.

[6] 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85.

[7] 赵佶等.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8] 朱橚等.普济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9] 苏颂.本草图经(辑复本)[M].福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5,76.

[10] 徐彦纯.本草发挥[M].上海:上海大成书局,1922.

[11] 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25.

[12]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北京:群联出版社影印.

[13] 李中立.本草原始[M].清乾隆安雅堂藏本.

[14] 谢宗万.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4.

[15] 凌奂.本草害利[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103.

[16] 张秉成.本草便读(张效霞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47.

[17] 雷敩.雷公炮炙论(辑佚本)[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12.

[18] 刘丽娜,崔瑛,李寅超,等.地黄制用源流[J].中医研究,2006,19(9):20.

[19] 武之望.济阴纲目[M].上海: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9:386.

[20] 王士雄.温热经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06.

[21] 林佩琴.类证治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82.

[22]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115.

[24] 刘若金.本草述(校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259.

[25] 陶弘景.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3.

[26] 龚千峰.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57.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政管理局.全国中药炮制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1.

猜你喜欢
熟地黄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白芍和熟地黄配伍浅析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