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基层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运行模式初探

2013-04-18 10:46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纪委郑温如
中国商论 2013年10期
关键词:领导人员事务规范化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纪委 郑温如

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和新挑战。一方面,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各类社会群体人员和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向基层聚集,基层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迫切需要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矛盾风险,促进社会和谐、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随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基层组织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宽,行使的公共权力越来越多,而基层的制度建设仍相对滞后,管理体制尚不完善,极易产生办事不公、与民争利和贪污腐败问题,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亟待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加以规范。同时,各地各部门在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有效做法,也需要上升为统一的制度规范。因此,河北省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基层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和公开透明运行的新思路。

推进基层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把基层重要事务管理和干部用权行为纳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打造一个从决策、执行到监督、评估的完整监控链条,河北省的国有企业具有坚实的基础。从2009年开始推行的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按照职权法定原则,进行了依法确权、编制职权目录、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公开权力行使过程等一系列工作。这项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之下,使职工群众在充分享有知情权的同时,更好地行使监督权,促使权力规范运行。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国有企业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成为企业领导人员行使权力的基本准则。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作为河北省基层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单位,对企业基层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河北省党务公开和基层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会议上,作为唯一的企业代表做了经验介绍。

1 以优化流程为核心,保重要事务规范运行

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通过全面梳理、确认申报、组织审核、公示公开四个步骤,梳理重要事务320项,科学设计流程图324个,使重要事务事项依据即定的“轨迹”规范运行;利用“五字工作法”,即通过查、问、亮、审、核五个步骤,查找界定A级廉洁风险点482个、B级224个、C级158个,实行“红、蓝、黄”三色预警,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并在流程图的相应位置上明确标注,起到了警示防范作用。同时,从“制权、管钱、用人、公开”的业务角度入手,细分业务流程监控点和监控部位,把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廉洁要求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升级了财务管理系统,开发“采购供应管理”、“煤炭运销管控”系统应用软件,引进了全面预算管理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煤炭销售、物资采购、资金支付等业务网上操作、系统监控,做到信息留痕,过程不可逆,从技术上杜绝了人为操纵,提升了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和科学化水平。$

2 以岗位廉洁风险管控为载体,保重要事务健康运行

(1)以各级领导人员为重点,强化风险防控。建立了“公司—矿厂—区科”三级联动的创建格局,在全员防控廉洁风险的基础上,突出对各级领导人员的重点防控。各级领导人员作为重要事务的主责人,定期进行分析、研判和评估,定期填报《廉洁风险评估预警表》,查找廉洁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强化岗位防控。同时,制定了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规范和岗位勤廉标准,各级领导人员每年一次述廉、两年一次评廉考廉,开展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情况的专项监察。形成了内部防范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事后考核有依据的廉洁风险防控体系。

(2)以重点领域为关键点,加强重点监控。采取点上深化、线上延伸、面上拓展的方式,突出对企业“三重一大”事项的监控。构建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4532”监控模式。即,建立一个工作运行机制,抓好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预(结)算、工程变更四个重点环节,实行廉洁立项、约谈告诫、公开公示、项目后评价、决算审计五项制度,实施常态性、动态性、惩戒性监督检查,确保干部规范用权,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双优”目标;完善了干部选拔、交流轮岗、干部竞聘制度。基层单位的总会计师、财务科科长、煤销科科长实行4年一次的交流轮岗;公开竞聘公司团委副书记、文秘人员、新闻记者、外埠矿区技术人员等各类人才97名;还先后将961名优秀农民工转为正式合同制员工,由于转工程序公平、公正、科学,监督有力,得到了臧胜业、宋恩华等省领导的高度关注,批示在全省推广。

(3)以关键环节为着眼点,强化过程监控。对干部选任、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物资采购、招投标等高风险职权运行实施全程监督,凸显关键环节,加强监控力度。物资采购突出招标、合同签订和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控;干部选拔任用突出提名、考察、会议决策等环节的监控;招投标突出对开标、评标、定标等环节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实施重点监控;呆废物资处理,强化对部门联合鉴定和竞拍两个环节的监控。同时,建立了重要事务运行记录制度,按照重要事务的运行程序,将关键环节的运行情况如实记载下来,以备检验程序设计实效、倒查和追究责任。

3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重要事务科学运行

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重点和主线,对现有制度进行清理,已过时的停止执行,有缺陷的修订完善,需要细化的制定实施细则。首先,理顺了董事会、党委全委会和总经理办公会三会议事规则,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93项,确保重要事务运行到哪里,制度就管控到哪里,防范措施就落实到哪里,达到了以制度约束权力,以制度规范重要事务运行的目的。其次,健全了《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后续审计管理规定》、《建设(工程)项目监督审计管理办法》等系列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大额度资金使用、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概(预)算、决算和竣工交付使用等环节的审计监督,发挥内部审计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作用。第三,建立了由纪委牵头,监事会、监察、审计、法律、工会、组织、人事等部门参加的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企业的重大检查、督查工作;共享信息,及时交流和通报各监督主体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需提请共同研究解决办法或制定防范对策的问题;研究监督工作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形成了审计监督、民主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三方联动”的大监督格局。

4 以公开透明运行为抓手,保重要事务透明运行

突出制权、管钱、用人三个重点,最大程度地落实党员与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党务公开积极推进,企务公开不断深化。推行公司、矿厂、区科三级党务和厂务“双务”公开工作机制,构建“四个四”公开模式,即:公开内容“四明确”,公开时限“四及时”,形式实现“四个一”,公开标准“四规范”。建立公开栏、电子显示屏、“阳光平台”网页等公开载体。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对动态性、阶段性、临时性、应急性工作即时公开。同时,制定了企业党务、企务监督考核机制,修订了《企业廉情监督员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廉情监督员的监督职能,对公开内容进行监督、反馈,促使“双务”公开工作落在实处,收到实效,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总之,要想运行好以优化事务运行流程为核心、以岗位廉洁风险管控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公开透明运行为抓手的“四维”企业基层重要事务规范化管理模式,需要以保障职工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立健全企业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为目标和主线,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完善企业惩防体系为重要保障和手段,以规范基层事务运行程序、增强基层工作透明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和为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坚持边实践、边总结、边推进,逐步形成完整的运行机制,着力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企业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1]河北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提高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促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冀纪字[2012]5号).

[2]陈毅然.浅谈加强企业规范化管理的作用[J].南方论刊,2000(02).

猜你喜欢
领导人员事务规范化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河湖事务
基于改进乐观两阶段锁的移动事务处理模型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
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名单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