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防范对策

2013-04-18 10:46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蒋江林
中国商论 2013年10期
关键词:资信国际贸易利率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蒋江林

在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快速的发展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2752.77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其中,出口增长28.9%,进口增长43.1%。但受2008年金融危机、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困扰,有不少外贸公司面临着融资上的难题。对此,国内金融机构结合外贸公司的业务特点,创新融资方式,为外贸企业量身打造了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该方式是在国际贸易订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比传统融资方式更为先进适用,但面临的风险也更为复杂。因此,加强风险识别与控制是对国际贸易融资的关键所在。

1 国际贸易融资的定义与优势

国际贸易融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以促进国际贸易为目的,金融机构或进出口商利用国际贸易订单为依托,向相关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或担保的过程[1]。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关于国际贸易融资的方式主要有承兑汇票、信托收据及票据贴现等。由于国际贸易融资在国内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呈现出以传统业务为主和具有创新趋势两大特点。尽管一些商业银行推出了国际贸易应收账款融资等创新业务,但贸易融资创新业务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国内商业银行目前所开展的贸易融资业务主要是以传统业务为主,如信用证、保函等。另一方面,在全球金融一体化与金融创新理念普及的带动下,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在理念方面。

国际贸易融资模式的出现对于外贸型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丰富了融资方式结构。当前,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据统计,国内中小企业创造了相当于60% GDP的社会价值,缴纳了50%的国家税收,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发明了66%的专利,完成了75%以上的技术创新。但中小企业在国内金融行业中所受到的待遇却与作出的贡献相反,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对此,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拓宽中小企业现有的融资渠道。其次,有利于金融机构全面了解企业的资信,降低坏账率。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企业需要向金融机构提供详细的贸易情况介绍、订单合同等资料,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对企业的资信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同时,贸易融资的抵押物是订单合同,企业用订单合同所产生的现金流来获得贷款,而这些现金流并不用于企业生产,从而降低了企业挪用资金的概率。当发生企业无法偿还贷款时,银行可以出售货物来获得订单合同的现金流。最后,国际贸易融资还可以起到改善金融机构资产结构的作用。国际贸易融资与一般的流动资金贷款的不流动、用途难跟踪相比,贸易融资期限比较短,收益有保证,大力发展此项业务,有利于改善银行的信贷结构[2]。

2 国际贸易融资所面临的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在给外贸型企业带来融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概括为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国家风险、客户违约风险、操作风险以及银行资信风险等六种。

2.1 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国际贸易过程中常见的风险之一,它是指由于经济主体持有或运用外汇,所以导致外汇价格的变动而引起其损失的过程。在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订单所产生的现金流很有可能是外国货币,而持有外国货币必然会产生外汇风险。因为汇率的变动及其它因素的干扰,导致外国货币贬值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汇率风险主要有交易风险与折算风险这两种。

2.2 利率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对“利率风险”的定义:利率风险是指利率的不确定性导致商业银行所获得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者所付出的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偏差,使得银行面临损失的可能性。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国际贸易融资所面临的利率风险更为复杂。一方面,国际贸易融资要面临与传统融资模式一样的利率风险,即利率的变动给商业银行存贷差带来的变化而导致银行面临损失。另一方面,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世界各地的多个国家,因此面临的利率风险包括了各国的利率变化。由于不同的国家利率水平各不相同,所采取的利率政策也不一样,因此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过程中,一国利率的变动就有可能对融资业务造成冲击,特别是在经济波动的环境下,国际贸易融资所面临的利率风险更大。

2.3 客户违约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外贸订单为依托的方式,融资的偿还需要订单所产生的现金流进行支付,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客户违约风险。该风险是指因客户违背之前承诺的事项而导致银行面临损失的可能性,也叫做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中,引起客户违约的原因非常多,如资金链条的断裂。对于大型贸易公司来说,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会给银行带来极大的风险。此外,贸易的摩擦也是引起客户违约的原因之一。总之,只要在一项交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客户的违约[3]。

2.4 操作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融资业务,不可避免会面临操作风险。目前,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各项内部控制的管理体系还未健全,而且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初期,各大商业银行为了开拓市场份额,纷纷采取了宽松的政策。而这些因素往往会造成银行面临较大的操作风险。

2.5 银行资信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涉及进出口双方的订单交易,而在国际结算工具日益普及的背景下,进出口双方的银行是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银行的资信好坏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有着重要的影响,资信良好的代理银行,可以帮助国际贸易从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但是资信较差的银行会使国际贸易融资成为坏账。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惯例不了解,导致出现了一些无理拒付信用证的现象。可见,选择资信良好的代理银行非常重要。

2.6 国家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与进出口商有着密切的联系,进出口商所在地的政治局势是否稳定,外汇、金融等政策与管制是否严格,对于国际贸易融资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目前对伊拉克出口货物,没有联合国出具的允许入关批文,就难以顺利地收汇。若不考虑这方面的风险因素,有可能会使国际贸易融资成为坏账。因此国家风险是国际贸易融资不容忽视的风险之一。

3 防范对策与建议

3.1 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业务操作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对于银行来说,是高风险的业务。控制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需要从融资业务角度入手,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业务流程。首先,对融资对象做好贷款前的调查工作,既要了解申请企业的财务状况、历史资信以及履约能力,还要对企业管理人的能力、品行与素质进行询问与了解。此外,要注意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人、开证行的资信及信用证条款。其次,注重贷款途中的评价与管理。国际贸易融资受到了国内外各界因素的影响,在企业获得融资后,要严格关注资金使用去向,严防企业挪作他用,必要时可派人跟单操作。最后,要加强事后监督与跟踪,及时编制有关报表,分析考核各企业各种额度的使用情况,及时催收逾期资金,并对各融资的额度、比例和期限实行事后检查[4]。

3.2 丰富资产结构,化解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特有的风险,要化解与转移汇率风险,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另一方面要通过丰富资产结构,达到化解汇率风险的目的。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大力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背景下,银行持有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规模逐年扩大,若持有单一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必然会面临着较大的汇率风险。因此要保证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币种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欧元、美元、日元等几大世界主权货币组成,起到相互对冲的作用。另外要保持进出口融资业务规模的大致相同,因为进口与出口融资业务的资金流向是反向的,保持其规模的大致相同可以起到对冲汇率风险的作用。此外,选择不同的国际结算方式也是对冲汇率风险的方法之一。

3.3 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

国内利率市场化不断加快,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利率风险更为复杂,不仅要承受国内利率变化所带来的风险,而且还要注意国外利率水平与利率政策的变动。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控制与对冲利率风险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办法。在金融创新的带动下,我国的国债期货推出已越来越近,这对于利率风险的管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国际贸易融资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可以充分利用国债期货的套期保值进行风险对冲,实现风险转嫁的目的。同时,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也是对冲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尽管国内还未推出,但也可以借鉴与学习国外相关银行的经验,对国际贸易融资的利率风险进行控制。

3.4 慎重选择代理银行

代理银行的资信对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资信的代理银行对贸易融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资信较差的银行会使贸易融资业务面临较大的风险。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之前,要对一国金融外汇管制政策进行必要的了解,避免出现因一国金融政策而导致银行贸易融资出现坏账现象。同时,在选择代理银行的过程中,要谨慎小心,尽量选择大型的知名银行作为代理,而不要贪图便捷与优惠选择资信较差的小银行。

3.5 完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法规

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还处于发展阶段初期,法律法规上的不完善使得业务的发展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我国的立法部门应加强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政策法律的研究,分析现有法律法规存在的漏洞,以解决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法律之间的协调问题,为科学立法提供依据,制订可行的操作方案,做到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5]。但是立法需要一个过程,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如何与国际惯例接轨,依靠法律为业务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具有降低投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的优势,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但比传统融资业务所面临的风险更为复杂,只有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得到安全、快速地发展。

[1]祝维亮,周胤.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有效防范潜在风险之对策[J].中国商贸,2012(9).

[2]陈丽芳.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市场,2007(48).

[3]李肃浩.国际贸易中融资风险及防范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2(16).

[4]董晓炜.商业银行贸易融资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5]潘韧.浅谈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J].太原大学学报,2008(3).

猜你喜欢
资信国际贸易利率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为何会有负利率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负利率:现在、过去与未来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企业资信评估在企业中的作用
怎样让班级管理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