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枸杞周年生产技术

2013-04-18 03:55李跃森吴水金赖正锋张少平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菜用枸杞枝条

李跃森,吴水金,赖正锋,张少平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363005)

菜用枸杞别名枸杞菜、叶用枸杞,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可作一年生或多年生绿叶蔬菜栽培[1-2]。菜用枸杞的嫩枝叶粗壮而肥厚,可炒食、凉拌、做汤,味道鲜美,更是涮火锅的上佳菜品。枸杞菜还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经常食用可明目、养肾、去热,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延缓衰老、抗病毒、养颜美容等多种功效[3-6]。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消费需求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于其特殊的营养和保健功能,菜用枸杞的食用从农村走向城市,在广东、福建等地发展迅速,形成了人工规模化栽培,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菜用枸杞主要有细叶枸杞和大叶枸杞两个品种,细叶品种叶卵状披针形,较细小,叶肉较厚,味香浓,叶腋有硬刺;大叶品种叶宽大卵形,叶肉较薄,味较淡,无刺或有小软刺。由于大叶品种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目前各地种植以大叶品种为主。菜用枸杞喜冷凉,不耐高温、强光,喜湿润的土壤环境[7]。在华南地区,枸杞以春季露地生产为主,采收期从11 月延续至翌年5 月,而夏季则为越夏休眠期。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生产试验,总结了一套打破菜用枸杞夏季休眠的关键技术和冬季设施高产栽培技术,实现菜用枸杞周年化生产,可极大地提高菜用枸杞的种植效益。

1 扦插定植

选择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疏松和水位较低的地块种植。扦插前,每667 m2施腐熟猪粪2 000 kg 和三元复合肥50 kg 作基肥。耕翻整地做畦,畦为南北走向,畦面宽0.8 m,畦与畦之间留10 cm宽的走道。华南地区扦插定植时间宜选在2 ~4 月进行,在种株上选取一年生粗壮枝条,截取枝条的基部或中部,截成长10 cm、有4 ~6 个种芽的段苗,作为种苗直接扦插,枝条顶端的嫩弱部分不宜采用。菜用枸杞繁殖能力强,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直接扦插定植,为保证扦插成活率,在夏季和冬季扦插前插条要浸泡生根剂等激素。扦插定植时宜斜插,插条腋芽向上插入土深3/4,使多节发根。以采收叶片为主的定植株行距为30 cm×30 cm,以采收嫩芽为主的则要适当密植。插后浇足水,插后6 ~10 d 不定根和新芽开始形成,14 ~20 d 一般可发生6 ~7 条新根和4 ~6 枝新梢。

2 冬春季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菜用枸杞适宜在冷凉和湿润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其最佳生长温度15 ~25℃、湿度80% 左右。华南地区冬季由于温湿度较低,露地栽培的菜用枸杞生长缓慢、产量低,到了春季经常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土壤湿度大、含水量高,也限制了菜用枸杞的正常生长。因此,在华南地区冬春季节通过设施大棚种植菜用枸杞可促进其高产和稳产。11 月中下旬开始覆膜,此时白天温度还相对较高,要及时通风,以控制大棚内的温湿度。一般大棚内的温度控制在15 ~25℃,相对湿度控制在80%左右。根据苗木生长情况,及时浇水、中耕培土,以保持土壤水分和铲除杂草。定植后40 ~50 d,新枝条长达30 ~40 cm,此时便可开始采收。当新梢长出后就要立即薄施追肥,用沼液对水,初期浓度为10% ~20%,生长旺盛期浓度为30% ~40%;或每667 m2施硫酸铵10 kg 或尿素10 kg。以后根据长势每隔7 ~10 d 追肥1 次。由于采用设施栽培,菜用枸杞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需肥量也大。因此,在采收间隔期(一般为35 d)要及时较大量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一般每667 m2施腐熟鸡粪500 kg 并配施三元复合肥50 kg,撒施于植株根部。平时还应注意修剪,使其枝条均衡分布、通风透光、嫩尖密集在一个水平采摘面上,以便于采摘。冬春季节菜用枸杞虫害发生较少,病害主要是灰斑病和白粉病,特别是下部老叶易得病,轻微发生时要及时采收或人工摘除;病害发生较重时,灰斑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波尔多液喷雾。白粉病可于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每隔10 d 喷1 次,连续喷2 ~3 次。

3 越夏栽培管理关键技术

进入5 月中下旬,华南地区温度快速回升,菜用枸杞的生长受到限制,逐渐进入休眠状态。此时,可通过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打破菜用枸杞的夏季休眠,实现周年生产。

3.1 及时覆盖遮阳网和揭膜

及时覆盖遮阳网,可降低棚内温度和保持土壤湿润。6 月初棚内温度达到30℃以上时要及时揭去塑料膜。7 ~8 月最高温度达到34℃以上时,应在棚架上覆盖szw-10 银灰色遮阳网。

3.2 加强水肥管理

在水肥管理上要做到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可隔天喷灌1 次,确保土壤足够湿润和降低土壤温度。由于此时菜用枸杞生长量相对冬春季少50%以上,施肥量也应该适当减少,适当增加钾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以提高其耐热能力。同时,根据长势每隔7 ~10 d 追施叶面肥1 次,以氮肥为主,适当追施磷钾肥。

3.3 适宜的采收高度和频度

降低采收高度和提高采收频度是打破菜用枸杞夏季休眠的关键技术措施,其原理是在枝条较嫩的状态下及时采收,可避免老枝条和老化叶片产生特定的生长激素而促进休眠。以采收叶片为主的,采收高度应由原来的90 cm 降到50 cm,采收频度由原来的40 d 采收1 次缩短为30 d 左右采收1 次。

3.4 及时防治虫害

夏季菜用枸杞病害发生较少,虫害发生相对严重。为害叶片、枝条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螨虫、异形瓢虫、白粉虱和负泥虫等。异形瓢虫和负泥虫为害尤为严重,其幼虫、成虫均能吃食叶片,受害叶片出现缺刻或穿孔,严重影响地上茎叶的正常生长和商品性。可用40%乐果乳剂1 500 倍液或50%敌敌畏乳剂1000 倍液,每隔7 ~10 d 喷1 次,连续喷3 ~5 次。

4 采收和贮藏注意事项

做到高温下不采收,早上露水大不采收。在高温情况下采收,易使菜用枸杞发热变色而失去商品价值,一般要求在上午9:00 前、下午16:00 后采收,采收后应及时放置在通风阴凉处摊开散热。菜用枸杞定植后根系还不发达,容易松动,前期采收(以采收叶片为主)宜选用枝剪逐个枝条采收;半年后根系较为固定,可采用镰刀像割水稻一样整片采收。采收时应齐地采收,使枸杞头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促进下茬芽苗萌发整齐。枸杞叶片受伤后容易腐烂,因此采收的枝条在进行人工摘叶时要做到动作轻巧,尽量不弄伤叶片。采摘好的叶片小袋包装后应及时放入4℃保鲜柜保存,保存期可达1 周。

[1] 贺小秀. 野生枸杞菜用栽培技术[J]. 中国林副特产,2009,103 (6):55 -56.

[2] 赵冰,李宏.60Coγ 射线处理对菜用枸杞的影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 (2):31 -37.

[3] 赖正锋,张少平,吴水金,等. 几个菜用枸杞品种的生长特性及营养品质分析[J] .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 (10):1706 -1709.

[4] 范树国,魏朔,邱璐,等.5 种常见野菜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J]. 江苏农业科学,2009 (4):301 -302.

[5] 范双喜,韦强. 稀有蔬菜高效栽培[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249 -252.

[6] 李式军,刘凤生. 珍稀名优蔬菜80 种[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70 -272.

[7] 朱立新,景蒙,李和平. 菜用枸杞的引种试验与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研究[J]. 园艺园林科学,2006,22 (12):236 -240.

猜你喜欢
菜用枸杞枝条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宁夏六月枸杞红
冬天的枝条是破折号
闪光的枝条
枸杞到底是怎么养生的?
绝句
外源硒及脯氨酸对菜用黄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冬的消息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