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造林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抚育管理

2013-04-18 07:38王艳
科技致富向导 2013年5期
关键词:抚育管理造林技术

王艳

【摘 要】近年来,我县在林业生产中加强领导,深化改革,真抓实干,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造林绿化进度,努力提高造林绿化的科技含量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和整个造林绿化工作更加深入发展,全面完成造林绿化规划,取得新的突破,迈上新的台阶。但是,在林业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关键词】造林;技术;问题;抚育管理

1.什么是造林

植树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种植面积较大而且将来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造林。如果面积很小,将来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则称为植树。

2.造林中存在的问题

2.1造林设计不合理

造林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有计划地扩大森林资源,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造林前必须进行造林设计。但在实际造林中,由于基层林业站技术力量有限,以及认识不足,很难进行全面的造林规划设计,除了退耕还林和项目造林地块进行造林规划设计外,其它地块,尤其是自留山造林基本上都未进行造林设计。即使做了造林设计,也基本上是基层林业站凭印象坐在屋子里“造”的,很少进行实地调查。因此,这些设计也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也不能正确的指导造林施工,还为林业生产埋下诸多隐患。

2.2树种选择不当

造林树种选择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造林成败,如果造林树种选择不当,不但不易造林成活,以至于白白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即使成活,林木也很难正常生长、发育,也难于成材、成林,造林地的生产潜力也不能充分发挥,也起不到森林的生态作用。

2.3造林树种单一,纯林面积大

林业的发展一定要按照科学的规律办事,决不能盲目发展,更不能片面地追求面积和数量,但在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只为了完成造林任务而造林,在造林过程中只选择杨树,落叶松等几个树种,大面积营造纯林,结果导致病虫害大发生,而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2.4整地粗放

整地是造林前改善林地环境条件,特别是土壤条件的一道工序。正确、细致、适时地进行整地,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苗生长,实现人工林速生、丰产具有重大的作用。尤其在山地条件下,林地常杂草丛生,根系错综复杂,若不通过整地将这些生长密集的根系挖除,将影响苗木的生长。但在实际的造林中,由于整地粗放,或者整地过浅,使杂草与苗木争夺大量的养分和水分,至使苗木生长不良,甚至大量死亡。

2.5苗木质量参差不齐

苗木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人工林的生产力和质量,用遗传性能优良的苗木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木材生长力高,品质也较好。但有的地区采种时不顾质量,有的采集未充分成熟的种子,有的采集已受病虫害感染、生长不良的树木上的种子,有的采集幼树和老年树木上的种子,有的采集早期衰老的树木上的种子等等。由这些种子培养的苗木,把母本不良的性状遗传下来,不可避免地形成苗木死亡率高,生长不良等现象。

但有的造林户,图便宜,图省钱,只购买那些生长不良,树势较弱的等外苗来造林,或者由于上当受骗,花高价买来低质苗,结果费了好大的劲,也没有成活几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造林积极性。

2.6造林技术不当

造林方法及其施工技术的得当与否,和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林木生长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造林时,要正确掌握栽植技术,切实保证造林质量。

但在实际造林中,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栽植方法,如植苗造林时,培土过深、过厚,造成下窖;培土过浅,造成漏根;或根须扭曲,形成窝根;或踩土不实,使苗木死亡或生长不良,形成低产林。

2.7造林后缺乏抚育管理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可见“管”在造林中的重要性。幼林的抚育管理是提高幼树的保存率和促进幼树生长必不可少的措施。若造林以后,放任不管,林地杂草丛生,则苗木生长衰弱,严重时,可能使苗木逐渐死亡。有时由于在新林内任意砍柴、放牧,幼树被砍伐、啃食,或践踏,土壤结构破坏,致使苗木保存率很低,即使有幸保存下来的苗木也生长不良或枝干扭曲。

2.8病虫害发生严重

森林病虫害号称“不冒烟”的火灾,它能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木材年生长量下降,甚至造成苗木整株死亡。但近几年来,由于大面积营造人工纯林、抚育措施不当,及人们对病虫害重视不够,导致新栽幼树病虫害发生严重,尤其杨树纯林以青杨天牛、杨干象等蛀干害虫为主。

2.9过度修剪

适度修剪,不仅能提高林木的质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林木生长,然而叶片是制造树木赖以生存的有机物质的器官。叶片多,树木可以获得较多的营养物质;叶片少了,树木的生长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叶片越少,树木生长越差。因此,必须在保持尽可能多的有效叶片的基础上进行修剪。但是在有些缺林地区,尤其西部平原地区,为了解决烧柴问题,采取了过度修枝的办法,致使树木叶量显注减少,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2.10土壤贫瘠

林地由于长期受到地表径流的冲刷,使矿物质养份和有机质严重流失,特别干旱地区,长时期地缺乏养分和水分,使林木难以正常生长发育。有的地区,由于烧柴短缺,无限制的在林内搂割草类和枯落物作为燃料,使林中的营养循环中断,土壤更加贫瘠,苗木成活率极低,生长日益缓慢。

3.针对造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对策

3.1科学规划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搞好造林绿化建设的龙头,是提升造林绿化水平的前提。所谓科学规划,是指规划的依据可靠,布局必须合理,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使造林、营林,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使造林工程达到高质量、高效益。

3.2细致整地

整地作用的存在大小,不仅取决于整地的方法及质量,而且整地的效果与原来的立地条件有关,原来的立地条件越差,整地的作用越大,效果越显注。这说明立地条件越差,越要强调细致整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为林木生长创造条件,以便满足林木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

(2)整地通过翻地、松土、捡出根、枝、石块,集中地表土壤,增加肥力。

(3)通过整地改变土壤水分状况,整地时清除自然植被,可使更多的降水渗入土中,疏松土壤,增加保水能力,并减少地表蒸发,使土壤对幼树有足够的水分供应。

(4)通过整地调节了土壤的水、肥、气、热的状况,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使更多的土壤养分处于可利用状态,供幼树吸收。

(5)通过整地可以使肥沃土壤集中到根系周围,以利幼树生长。

(6)整地清除了地面植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地表日照强度,从而提高了土温,可提前造林。

3.3适地适树

所谓适地适树是指根据既定的经营目的和造林地块选择树种,这是造林能否成功的关键措施,也是造林的基本准则。要做到造林的适地适树,必须全面而细致地分析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树种的特性,造林立地条件的分析,需要调查气候、土壤、植被及水文地质等情况。树种的特性包括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3.4良种壮苗

所谓壮苗,就是地径粗、根系发达、苗干有一定高度、重量大的苗木,按不同树种、不同苗龄的标准选择。供应种苗要“适地、适树、适种源”,不能有种就采,有苗就栽,防止大调大运,不合格的苗木坚决不用。

3.5细心种植

要保证造林的成活、迅速成林,栽植是造林成活的关键一环,要根据各地造林地土壤条件,采取深挖坑、栽中心、不窝根、踩实等具体方法。

3.6严格管护

新造的幼林在成林前,抗逆性差,成活和生长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幼苗成活率和促进其生长,必须对林木实行精心管护。其目的在于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水、肥、气、热、阳光的要求,促进其及早成林成材。因此,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造林结束后,进行检查验收。调查成活率,成活率未达到85%以上的,在第二年春天进行补植。

(2) 适时除草松土。通常第一、二年2~3次,第三、四年1~2次,以后视杂草及林木的生长情况决定除草松土的次数。

(3)合理追肥。施肥时期应以造林前后和主伐前数年这两个时期为主。

(4)及时抚育。

(5)加强病虫害防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6)加强管护,防止人畜为害。 [科]

【参考文献】

[1]罗志平.加强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奉安臣.森林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周莉,苏宁,陈丽荣.林业财政贴息政策的综合效益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6.

猜你喜欢
抚育管理造林技术
数字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浅析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