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自主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研究

2013-04-20 02:37张永红赵仁华薛元明
中国全科医学 2013年7期
关键词:神经病阈值高血压

张永红,赵仁华,薛元明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与遗传易患性、高血糖、氧化应激、非酶糖化和多元醇代谢旁路、蛋白激酶C等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有关。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但它仍是最易被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1]。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可造成直立性低血压、持续心动过速、心搏间距延长等血压水平改变及节律异常,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在自主及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尚不明了[2]。本研究探讨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自主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56例,其中男87例,女69例;年龄39~62岁,平均(56±9)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且自愿接受调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4],将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76例与未合并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未合并高血压组)80例。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5~60岁,平均(56±9)岁。研究对象均排除:(1)患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肝肾疾病、脑血管意外等;(2)患有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3)检查前1周内,使用明显影响心率和神经传导的药物。

1.2研究方法

1.2.1一般资料的收集在研究对象就诊、健康体检时,记录其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并进行体质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计算和检测。

1.2.2自主及周围神经功能的检查使用动态心电图仪及分析软件进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包括如下参数: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 min心搏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的长度差的均方根值(rMSSD)和24 h连续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百分数(PNN50)。采用以色列定量感觉仪进行足部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操作步骤同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方法,包括如下参数:右足大趾震动感觉阈值(R-VPT)、左足大趾震动感觉阈值(L-VPT)。

2 结果

2.13组一般情况比较3组的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与未合并高血压组的病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未合并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9.422、8.620、13.805、13.339,P<0.05);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与未合并高血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0.967、0.200,P>0.05,见表1)。

表1 3组的一般情况比较

注:-表示无此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2型糖尿病未合并高血压组比较,*P>0.05;△为χ2值,▲为t值,余检验统计量值为F值

2.23组自主神经功能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HRV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NN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246、15.556、25.583,P<0.05);SDANN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475、23.678、14.232,P<0.05);rMSS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203、21.509、12.276,P<0.05);PNN50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6.824、17.748、11.642,P<0.05,见表2)。

2.33组周围神经功能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R-VPT、L-V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未合并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R-V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7.010、24.648,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与未合并高血压组的R-V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840,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未合并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L-V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24.621、24.280,P<0.05);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与未合并高血压组的L-V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658,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命质量,但它仍是最易被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表现为神经纤维的萎缩、脱髓鞘以及神经内微循环的改变,其发生、发展影响因素较多。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合并症,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明显影响,但与糖尿病自主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尚未明确。

表2 3组的HRV比较

注:HRV=心率变异性,SDN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5 min心搏间期均值的标准差,rMSSD=相邻R-R间期的长度差的均方根值,PNN50=24 h连续R-R间期标准差≥50 ms的百分数

表3 3组的VPT比较

注:VPT=足部震动感觉阈值,R-VPT=右足大趾震动感觉阈值,L-VPT=左足大趾震动感觉阈值

HRV为测定心动周期中心脏搏动之间的微小变化,显示心率节律快慢或R-R间期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情况,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以及该系统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应答,是能够定量检测自主神经活动性及其调节功能的指标[5-6]。本研究采用HRV分析观察合并高血压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各参数均低于健康对照者,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已经受损。而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SDNN、SDANN、rMSSD、PNN50各参数又均低于未合并高血压者,提示合并高血压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自主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的毒性作用、氧化应激作用和脂肪代谢异常等代谢紊乱因素,导致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系统对维持和调节人体血压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血压的升高又使血管压力感受器功能受损,引起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紊乱[1],因此合并高血压又加重了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

VPT测定是检测周围神经功能的常用电生理指标[7]。本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震动感觉阈值较健康对照者升高,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已经受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未合并高血压者间无明显差异,提示并发高血压可能对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影响不大。可能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更多地受到代谢因素和局部微循环的影响,高血压在此起的作用并不明显[8]。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能对自主神经功能有一定影响,对周围神经功能影响不大。并发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进行自主神经功能检查,在强化控制血糖的同时,积极控制血压,以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卢曙芳,陈伟宁,朱麒钱.C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954.

2Porte DJ,Graf RJ,HaIter JB,et al.Diabetic neuropathy and plasma glucose control[J].Am J Med,1981,70(5):95-200.

3世界卫生组织.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Z].1999.

4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诊断标准[Z].2000.

5陆明,武英,吴刚,等.心率变异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J].安徽医药,2010,14(11):1309-1311.

6郭继鸿,张海澄.动态心电图最新进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6-119.

7王玉珍,许樟荣.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在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1):47-49.

8朱向阳,董政协,黄怀宇.神经传导速度及波幅测定对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5(6):489-490.

猜你喜欢
神经病阈值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采用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作为假体周围感染的阈值
小波阈值去噪在深小孔钻削声发射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越测越开心
你是“神经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