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思考

2013-04-24 13:56赵芳林永超
学理论·上 2013年3期
关键词:党员发展质量大学生

赵芳 林永超

摘要:当前,高校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应增强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加强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将符合发展条件的学生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结合当前大学生党员发展的现状,指出从处理好党员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完善党员组织发展程序、加强入党后的教育管理方面,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26-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1]。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有效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层次,提升党员整体素质,为党的事业注入生机和活力,不断提高党在知识分子队伍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处理好党员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关系

当前,高校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部分,应增强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加强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将符合发展条件的学生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同时,又要把好“发展关”,保障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的质量,避免将一部分思想上、政治上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发展进入党组织。因此,处理好学生党员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之间关系的问题也就显得尤为突出。

首先,在学生党员人数与学生人数之间应有一个适当的比例,保证学生党员人数,维持学生党员群体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其次,坚决贯彻党中央制定的“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质量、慎重发展”的工作方针,不以牺牲质量追求数量。再次,辩证地处理质量与数量的关系。党员发展工作中,数量是基础,质量是保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并不是意味着要造就“完人”,更不是一味地缩减党员的发展数量。要根据党章的要求,坚持标准,联系实际,积极主动地对两者进行修正和调整。

二、完善党员组织发展的程序

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是高校党务工作的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二是预备党员的接收工作;三是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工作。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是基础,预备党员的接收工作是对入党积极分子阶段考察合格对的结果,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工作是保障党员发展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2]。

(一)通过重视大学生党的知识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绝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接触过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缺乏认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党组织需要考察的首要问题,入党动机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入党后的表现和今后在党组织内所起的作用。当前,在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思潮的不断渗透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也有一定的影响。

综合以上的因素,大学生的入党动机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学生提出入党要求存在着“跟风”现象,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入党,对党的认识和概念模糊,看见周围同学、朋友入党,自己也提出入党要求;把组织发展作为一项荣誉或任务,部分学生提出入党是受社会、家庭等因素影响,“被动”地提出加入党组织的意愿;有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功利倾向,认为入党对于今后的就业、个人发展等有所帮助,所以提出要求向组织靠拢。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党的启蒙教育,强化入党动机的引导和考察,已经成为了高校党务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以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采取集中理论学习、专题实践活动、访谈等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党团知识教育,并形成常规机制。将思想政治学习和行动指引形成合力,增强大学生党的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党的正确认识。其次,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采用座谈讨论、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加强党团支部组织建设、学习党的相关知识等帮助学生指明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入党问题,端正入党动机。再次,注重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思想品德、学习状况、社会表现等方面的考察。通过民主评议、群众座谈、党团活动教育、日常活动考察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工作,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向。尤其要注重思想政治上的考察,因为这是根本性和方向性的问题,是考察其他方面的先决条件。重点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不是能够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思想上和行动上是否同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等。

(二)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管理教育机制

当前,在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中,突出的矛盾就是入党积极分子数量庞大和培养力量不足的矛盾。教工党员由于教学科研的任务重、压力大,无法分担出更多的精力参与此项工作,而学生党员则无论是在能力和经验上,都存在着诸多不足。

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从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认真组织团支部推优,指定党员作为入党联系人,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档案。定期开展培养联系人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谈话,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汇报思想情况,由联系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党支部为主体,定期安排入党联系人组织谈话,组织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党员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立严格的预审制度

严把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入口关”,做好入党前的材料预审工作。作为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的重要环节,预审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顺利通过预审,则意味着个人在各个方面基本符合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能够有机会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为此,高校应结合工作实际,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的方针、政策,由高校党务工作部门制定统一的党员发展预审标准。并认真组织落实,考察拟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发展的具体要求。针对发展对象的考核主要包括入党动机、政治觉悟、理论学习、政治品德、专业学习、社会公众、群众基础等方面[3]。此外,还应考察组织发展程序是否合乎标准,发展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等。

(四)强化预备党员的组织考察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被党组织接收为预备党员之后,一般有一年的培养考察期。期间,预备党员要严格按照正式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党组织也要加强培养和考察。应加强对预备党员的理论学习,培养对党的信仰、对党的忠诚、对党的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入党联系人要加强沟通和指导,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给予指正;在正式转正前,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全面评价预备期内的表现,安排上级党组织进行谈话,认真判断其是否符合一个正式党员的要求。

三、加强入党后的继续教育

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考察周期相对较短,必须要强化入党后的教育,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是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的延续。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务工作中“重视组织发展过程中教育,轻视后期党员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学生入党前及组织发展过程中,通过理论教学、讲座、组织学生活动等方式,设置层层的培养和考察。但是在学生入党后,除了党支部定期的民主生活会等活动,针对性强的培养教育活动比较有限。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入党之前表现积极,努力在各个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入党后,就认为已经完成了任务,忽略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高校党务工作者应在教育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制定有利于学生党员健康发展的制度、措施等,将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落实好。以学生党支部为主体,开展多式多样的党员民主生活。可以内容多样化,充分利用重大活动节点,因时制宜地开展活动等。

四、结语

大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充分把握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才能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为党组织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保障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向先孟.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工作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2]陈英军.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3]刘冰,刘思善.新时期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党员发展质量大学生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创新路径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