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特征分析

2013-04-27 03:23曹嘉伟
关键词: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曹嘉伟

[摘要]信息社会对高校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出现了诸多新的特征,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分析和揭示系统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特征和关系,有助于确立对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理性认识及其一般理论层面的发展和构建。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复杂性 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高校为了有效贯彻教育方针而对学生在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及理想形成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引导和培养的过程,其目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这一过程和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教育环境、教育性质和目的、教育对象、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教育过程等教育系统各要素的综合、协调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工程,系统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和外在的复杂性特征和关系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的复杂性。[1]

一、教育环境的复杂性

当前,整个世界正处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变革时期,新的形势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客观综合条件,即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工作中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使得部分人在思想上不能够正确认识和面对,抛弃了集体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理想,转而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党内和社会上极少数的不作为、腐败现象使得政府诚信缺失,威信和形象受到严重损害。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高校办学条件、学生接受教育的物质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使得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以及作为学校主体自身的教育理念都受到了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而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

信息时代是空前开放的时代,世界各国在科技、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合作与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历史较量,一方面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如何理性选择自己的文化形式和内容带来了思考。教育环境的复杂多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2]

二、教育性质、目标的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其跨学科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关于教育发展的学科,常常依附于政治、伦理、文化等,在与其它诸如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交叉作用中进行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性质的复杂性还表现在教育的反复性以及对知识的质疑性。根据具体情况,在不同阶段对同一对象进行反复教育,并且对教育活动本身进行反思,使新的思想观念超越既有的思想观念,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3]

事物是动态发展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的教育目标,也应当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系统中各要素的发展、演进,不失时机进行必要的适当调整和定位,实现从保障式向发展式的跨越,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整体要求。

三、教育对象的复杂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作为信息社会中多维存在的人,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最为复杂和多变的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分配方式、就业形势均表现出多样化和多层次性,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对高校学生有着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如在大学生中出现了政治意识弱化、经济意识强化,集体意识弱化、个体意识强化,荣誉意识弱化、利益意识强化,勤奋意识弱化、休闲意识强化等“四弱四强”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模式、价值取向的复杂性态势。[4]

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原有的教育招生计划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高校扩招的重要理由之一。高校扩招使得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群体不断涌现出新趋势和新动向,其思想状况比较复杂,很难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把握,并做出简单的概括和总结。学生群体的分化与个体的多样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完全学分制或部分学分制,学分制的实行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需求以及时间安排自由选择课程,这使得学生的流动性、交叉性明显增强,同样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教育改革的深入带来的是高等教育模式的重大变化,学生由单纯的义务教育主体变成了教育的权利主体,而教育则成为一种文化消费,这必然会使学生产生消费权利意识,并提出一些合理要求和主张。

在信息社会,信息量的急剧增加、接收和传播信息手段的多样化以及信息流动的及时性,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复杂信息。海量复杂信息的涌入在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浪潮中如何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有效地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带来了新的课题。

四、教育工作者的复杂性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不仅带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变化,也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引起教育者自身的变化。

首先,智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寻找切实有效的载体以真正纳入高校的教育体系中,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十分低下。[5]

其次,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发展出路不明确,使得队伍整体数量不足、思想波动性大、流动性强成为一个非常普遍性的现象,这种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不稳定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再次,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教育者从经验型向专业性转变[6]100,需要对自身的职业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然而,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来源众多,以及专业类型、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的差异性等,导致其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和定位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导致队伍无论是在思想作风方面,还是在道德行为方面都出现了极大的分化,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五、教育内容的复杂性

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的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业已呈现出立体化、多层次性,其内容涉及和涵盖到素质拓展、党团建设、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众多方面。

高校人才培养的性质和目标的方向性、原则性非常明确,即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和内容之要旨所在。只有认真履行、全面、完整地理解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和内容,才能很好地发挥其服务和保证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和健康发展。然而,偏重于强调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层次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成果及时充实到“两课”教材中来,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我国教育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这都是当前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面对的问题。

六、教育方式、方法的复杂性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以规劝、强迫灌输为主导的权威主义教育模式,往往简单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看做是一个学生被动接受道德规范信息的过程,过分重视在课堂上对课本知识等抽象理论的传授,以单一化的行为道德标准来规范和评价学生。事实上,学生作为一个社会性存在的个体,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并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化的,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性存在的个体的权利,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重视个体思想引导,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和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目的。[6]103-104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育手段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在信息社会,网络成为信息传播最重要的便捷通道,教育工作者必须做一个懂得网络文化的人,充分发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载体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一定要注意与具体实际相结合,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相关实践活动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和审美情操,教育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包含多方面的要素和内容,正是这些要素和内容自身所具有和表现出来的多层次性、发展性和可变性,使得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结果)都充满了不可预测性和不可确定性因素,体现出十分明显的复杂性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特征的阐明和揭示,不仅影响到对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理性认识,而且也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理论层面的发展,当然,也影响到其与诸多相关教育研究纲领走向内在融合的、统一综合建构的发展进程。21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真正超越20世纪的学科发展的视野,在更高层级上实现新的综合,就必须充分认识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基本要素及基本要素之间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复杂性特征。

[参考文献]

[1][4][5]王琼.从思想教育的本质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J].青年探索,2006(1):58.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6-297.

[3]郑确辉,论复杂性思维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理论月刊,2008(10),3-5.

[6]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复杂性背后
通往深刻的简单
抓特征解方程组
管理会计中的复杂性成本研究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春天来啦(2则)
复杂性的未来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