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系列防爆电机抱轴故障原因分析

2013-05-03 10:44马本红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3年4期
关键词:压盖轴颈润滑脂

马本红

1.故障

电机型号YB400S1-2,轴功率200kW,2011年1月后轴承端烧毁故障,累计运行时间只有400天。电机型号YB2315M-2,轴功率132kW,2011年7月后轴承端烧毁,累计运行129天。电机型号YB2400M1-2,轴功率250kW,2011年8月前后轴承压盖与轴烧结在一起,累计运行时间170天。

2.原因分析

(1)轴承润滑。电机制造公司在设计上考虑了运行中轴承润滑问题,因此电机润滑脂加注非常方便,通过查询电机设备维护单位润滑脂加注记录可知,在电机投入运行的2009年10月开始,至电机发生抱轴故障,运行的400天内,电机通过油枪加注润滑脂10次,润滑脂为中石化长城3#锂基润滑脂。润滑脂更换时间、润滑脂生产厂家及牌号、润滑脂的耐温(-10~130℃),都能满足电机轴承润滑要求。

(2)轴承本身故障。电机发生故障的后端轴承型号为6218(电机铭牌资料),由于受发热影响无法观察到轴承生产厂家,但从该电机生产商同期生产的电机选用轴承,以及电机另一端选用轴承来看,轴承选用的是NSK进口名牌优质轴承,轴承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下仅运行了约9600h,而且电机轴承未直接整体损坏(保持架未散)。因此,可以排除由于轴承质量原因造成的故障。

(3)轴承压盖与轴颈径向磨损。从防爆电机轴承压盖与轴颈径向间隙分析,防爆电机根据国家标准(GB 3836.2—2010)的要求,必须保证电机在内部发生电气火花情况下,通过止口密封、运动部分通往外部的间隙冷却作用,确保不引燃电机外部易燃易爆介质。为此,电机生产商在电机轴承压盖与轴颈配合选配上相当严格,间隙过小易造成电机运行中出现刮蹭,间隙过大不能满足国标电机防爆要求,标准要求为K>0.05mm(电机转子与轴颈配合单边最小间隙)、m≤0.26mm(电机转子与轴颈配合单边最大间隙)。以上述抱轴的YB400S1-2型电机为例,修理时测量,该防爆电机未损坏的另一端轴承压盖与轴颈径向配合间隙(直径方向)0.32mm,理想状态下单边间隙也不过0.16mm。

再从轴承座孔与压盖座孔同轴度原因分析,电机轴承压盖在加工时,为保证压盖止口与轴孔的同轴度,要求在一次装夹工序中完成。端盖座孔与压盖止口采用过渡配合,当相互配合时存在间隙时(座孔尺寸为Φ160.05mm,标准值Φ160mm),会带来图1中K的间隙进一步减小。

(4)轴承配合。电机采用6218轴承支撑,轴承径向游隙为 0.01~0.03mm, 轴 颈 为Φ80.015mm(轴颈另一端实测值),座孔尺寸为Φ160.05mm(实测值),直径方向累计间隙为0.045~0.065mm。

(5)转子振动。电机轴弯曲会造成轴承压盖与配合轴颈间隙发生变化,而且转子弯曲及不动平衡造成电机转子在运行中振动加大,转子弯曲造成的间隙减小与振动位移,对配合间隙失效的作用是相互的。电机设备检维修中电机转子最大弯曲<0.04mm,轴颈椭圆度一般<0.005mm,该电机轴严重变形,原始数据无法得到,查阅电机发生故障前的技术资料,日常检测电机位移值为0.023mm(标准值<0.06mm),虽然在标准范围内,但因泵流量瞬时不稳定等原因造成的短时间振动加大,仍可能带来轴承压盖与配合轴颈发生刮蹭摩擦的风险增大。应严格控制电机振动值。

3.电机抱轴故障结论

对故障电机进行拆检及参照类似故障检修技术资料分析得出,该电机轴承抱轴故障是由压盖与转子轴颈相互摩擦发热,带来轴承润滑脂高温失效,轴承在润滑不良的状态下运行,轴承磨损造成压盖与转子轴颈相互摩擦变得更加严重,最终导致了轴承压盖与轴颈高温粘结在一起,造成电机过载保护跳车。

查阅相关数据,因该电机轴承配合原因造成剩余游隙0.045~0.065mm,使单边间隙减小0.013~0.028mm;运行中转子弯曲及剩余不平衡量造成的振动位移0.023mm,运行中单边间隙可减小0.036~0.041mm,还有轴承座孔与压盖孔配合同轴度差引起的单边间隙减小。累积误差已接近电机轴承压盖与轴颈单边最小间隙0.05mm的标准值,运行中就会发生轴颈与轴承压盖径向摩擦,造成电机抱轴故障。

4.如何避免电机抱轴故障

(1)严格控制端盖座孔、轴承配合轴颈的尺寸公差,对于磨损超差的配件进行修理时,严格控制尺寸及形位公差。

(2)严格控制轴承座孔与压盖孔的同轴度。

(3)测量电机转子的弯曲度,必要时做动平衡,确保转子运行中振动控制在标准内。

(4)保证设备对中标准,避免因外力造成电机转子运行中振动。与生产单位结合,确保机泵运行不抽空也很有必要。

猜你喜欢
压盖轴颈润滑脂
基于ANSYS的油膜轴承压盖外轮廓改进分析研究
浅谈分体式压盖在核桃壳搅拌器上的尝试
曲轴砂带抛光机轴颈抛光系统的可靠性建模
曲轴轴颈磨削变形的可叠加机理分析
2017年中国润滑脂生产情况调查报告
润滑脂检测指标有哪些?
全国第十九届润滑脂技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往复式活塞隔膜泵油缸及油缸压盖刚度分析
一种减磨性能优异的复合铝基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曲轴轴颈车-车梳刀具工作原理及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