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2013-05-06 07:40郭遐清林海霞官真水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卫生部使用率抗菌

郭遐清 林海霞 官真水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郭遐清 林海霞 官真水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查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住院患者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术前0.5~2h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使用率由第一季度的90.48%上升至第二季度的96.20%;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一季度的73.84%降低至二季度65.66%;第一季度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人均用药天数与第二季度无显著差异;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不超过24h的比例从第一季度的50.22%下降至36.67%。结论经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率有所提高,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医院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从“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实施以来,某医院按照上级卫生部门有关规定,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每月随机抽查25%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及医嘱进行点评,从抽查病历中,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从2011年7月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某医院每月随机抽取25%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住院部医师所开具的医嘱进行点评,每位医师不少于10份医嘱。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重点抽查呼吸科、外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及Ⅰ类切口手术,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及临床路径等为评价标准,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作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抽样中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情况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抽查病历1246份,其中626份病历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0.24%,低于卫生部要求(<60%)。其中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病例有510份,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81.47%,使用二联抗菌药物病例有115份,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18.37%,使用三联抗菌药物的有1例,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0.16%。

2.2 抽样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将抽查病历进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分析,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术前0.5~2h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百分率(从第一季度的90.48%升高至第二季度的96.20%)及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从第一季度的73.84%下调至第二季度65.66%)均有所改善;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人均天数变化不明显(第一季度2.15天、第二季度2.19天);而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不超过24h的比例未得到有效控制(第一季度50.22%下滑至第二季度的36.67%)。Ⅰ类切口的手术属于清洁切口,通常不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但对于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涉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可考虑使用[2]。

表1 2012年1~6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 讨论

3.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给药时机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要求,外科手术预防感染时,需在术前0.5~2h内给药,或麻醉诱导时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才能保证手术部位有足够的血药浓度,且抗菌药物须在细菌污染前就在组织内达到杀菌浓度,才能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3]。本次调查发现,虽然在术前0.5~2h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百分率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个别手术没有在术前0.5~2h内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3.2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此次调查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60%~80%,远远高于卫生部≤30%的要求。提示该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过于宽松及过度使用,其原因可能涉及医师对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认识不足、对围手术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规范缺乏了解[4]。

3.3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如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h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h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5]。本次调查中仍有患者术后用药时间大于48h。临床研究认为术后48h未感染的切口,再继续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已属无效。过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并不能降低切口感染率,反而会增加医院感染率,过度应用还会破坏体内原有定值菌的平衡状态,而使耐药菌过度繁殖,产生耐药菌株,可能诱发难以控制的感染[6]。综上所述,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中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知识大有提高,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抗菌药物的各项使用指标还没有达到要求。医院还应对临床医师进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知识培训,如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使用时机及使用时间等;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 285号[S].北京,2004.

[2] 卫生部撰写协作组.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S].北京,2005.

[3] 成云兰,陈荣.3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

[4] 罗璨,瞿伟骏.江苏省人民医院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C].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201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S].北京,2009.

[6] 矫玲,宫庆月,张学香.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质,2007,6(1).

The Perioperative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Analysis in a Hospital

Guo Xiaqing Lin Haixia Guan Zhenshui

ObjectiveTo comprehend the operation period pati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 promote clinical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MethodsA random check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2.ResultsPreoperative 0.5~2h given antibacterial drugs to prevent infection utilization rose to 96.20% in the second quarter from 90.48 percent in the first quarter.the class I incision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utilization rate decreased from 73.84% in the first quarter from the quarter 65.66%. The first quarter of Class I incision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us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 capita number of days of medication with the second quarter. The classⅠincision surgical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proportion of time does not exceed 24h decreased from 50.22% in the first quarter to 36.67%.ConclusionAfter the special rectification of antimicrobial drugs, This hospital perioperative clinical use of antibiotics reasonable rate has improved.Bu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acterial drugs,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iciencies, the hospitals need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Perioperative; Antimicrobial agents; Application analysis

R978

A

1673-5846(2013)02-0036-02

四川省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200

猜你喜欢
卫生部使用率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寄语本刊
卫生部顾问钱信忠为本刊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