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居民医疗服务需要和需求状况分析

2013-05-06 07:40冯文静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需要量农村居民患病率

冯文静

徐州市居民医疗服务需要和需求状况分析

冯文静

本文通过对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和需求量的对比,了解居民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为本市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服务模式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医疗服务需要量;医疗服务需求量;就医情况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正逐步实现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观念的转变。重视患者的需求是医院提供高服务水平的基础;建立现代医院服务体系应该对患者的需求量给予重视。

医疗服务需要量是指从居民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根据居民患病的频率,疾病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及其在人群中分布,提出各种医疗服务的客观需要量[1]。居民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取决于人群的健康水平,体现了医疗服务需要量。医疗服务需求量是指居民愿意支付且有支付能力的医疗服务需要量,是医疗服务对象与医疗资源的实际接触频率。医疗服务需要不等同于医疗服务需求,因为有必要性不等于有可行性,更不等于现实性[2]。居民两周就诊率和一年内住院率可体现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的情况。

通过对徐州市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和需求量的对比,了解本市居民医疗服务的利用情况,为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服务模式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持。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03年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及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徐州市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进行分析。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采用Excel 2000。

2 结果

2.1 居民医疗服务需要情况

2.1.1 两周患病率根据第四次国家卫生调查数据,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0‰,其中男性为170.0‰,女性为207.0‰,城市为222.0‰,农村为177.0‰。与2003年第三次卫生调查相比,居民两周患病率上升了2.2%,城市居民上升了6.9%,上升较为显著,农村居民稍有上升。6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两周患病率为46.6%,55岁以上年龄组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城市和农村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两周患病率均高于男性。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15.7%,其中城市20.5%、农村14.0%。高血压、胃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脑血管病,占患病总数的48.3%。与2003年调查相比,椎间盘疾病、脑血管病占慢性病患病的比例有了较大上升,慢性阻塞性肺病、胆结石和胆囊炎疾病所占的比例下降。城市地区慢性病患病率为28.3%,比农村高6.54%;随着年龄组增高,城市与农村慢性病患病率的差距也相应的增大,慢性病患病率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增高。

2.2 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情况

2.2.1 两周就诊率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为14.5%,其中城市为12.7%,农村为15.2%;男性为13.1%,女性为16.0%。与2003年调查结果相比,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两周就诊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城市地区增加了7.7%,农村地区增加了9.1%。

城市与农村比较,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农村人口的两周就诊率均高于城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女性两周就诊率均高于男性,城市女性比男性高24.2%,农村女性比男性高21.1%。如果排除人口老年化所带来的影响,性别与地区差异与2003年的就诊水平基本持平。

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年住院率为6.8%(城市为7.1%,农村为6.8%)。与2003年相比,城市住院率增加了69.0%,农村增加了100.0%,各不同类型地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快速增长的住院率,一方面与近5年我国人口医疗保障水平的大幅增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导致老年住院人数迅速增加有关,同时人口老年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等影响因素一起导致疾病的流行病学转变所致住院人口增加。住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1.8d,城市为16.6d,农村为10.1d,与2003年相比平均住院日基本呈下降趋势。

2.2.2 居民未就诊率、未住院率及其原因居民两周未就诊率是指两周内居民因患病未就诊的人次数占患病总人次数的百分比。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与2003年相比,未就诊率明显下降(2008年为37.6%,2003年为48.9%),两性间两周患者未就诊比例没有差别,均约为38.0%,不同地区的两性间差异也不明显。自我医疗比例也有所下降,自我医疗患者比例为27.1%(城市为31.0%,农村为25.3%)。

同时调查还发现,未住院率(指经医生诊断患者应该住院治疗而未能住院的人次数占应该住院总人次数的百分比)也稍有下降(2008年为25.1%,2003年为29.6%)。未住院率下降,表明居民的有效需求比例上升,提高了对医疗机构的利用率。

通过调查发现,10.6%的患者两周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其主要原因为自感病轻和经济困难,分别占45.5%和29.2%;城市地区自感病轻比例高于农村,分别为49.8%和44.5%,城市地区经济困难比例低于农村,分别为23.2%和30.6%。

2.3 全市居民医疗服务需要与需求量测算

2.3.1 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测算居民医疗服务需要量由一定的指标加以估算来衡量,主要指标为两周患病率、两周每千人患病天数以及慢性病患病率。根据2008年卫生调查结果,测算全市的医疗服务需要量,本市年患病约4623.83万人次,慢性病患病约147.73万人次(表1)。

表1 全市居民医疗服务需要指标估算

2.3.2 居民医疗服务需求量测算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水平由两周每千人就诊率、每千人年住院率及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反映。根据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推算居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表2),结果显示我市全年居民就诊人次数为3547.38万人次,住院人次数为63.98万人次,住院者住院总天数为755.02万日。需要就诊未就诊人次数为1738.56万人次,需要住院未住院人次数为16.06万人次。

表2 全市居民医疗服务需求情况估算

3 讨论

3.1 徐州市慢性病患病率显著增长,居民医疗需要量呈递增状态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逐步出现老年化和城镇化现象,加以疾病模式的转变,其居民在医疗需要量上呈递增趋势。与第三次调查结果相比,第四次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上升显著(上升68.8%),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呈递增趋势(上升37.5%)。全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达到15.7%。慢性病患病率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增高。高血压、胃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脑血管病仍然是困扰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环境质量也受到了空前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导致生活环境中一些理化因素的改变,对人的机体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两周患病率升高;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也相应的增大,大部分人们的身体状况为亚健康,慢性病患病率也有所增高[3]。

3.2 城乡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均有所提高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加快,居民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率都有所上升,有效利用得到进一步的实现。与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相比,居民两周就诊率增加8.2%。年住院率显著上升,城市居民住院率上升69.0%,农村居民则增加了100.0%。居民未就诊率与未住院率均呈递减趋势,农村居民未就诊率和未住院率低于城市居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意识也有所提高,对于医疗资源的利用也相应的增加。现代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改善和报销比例的提高,居民的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均得到了提高。新农合的建立和国家政策的支持,基本实现了农村居民医保的全覆盖,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就医问题,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4]。虽然居民的两周就诊率有所上升(增加8.2%),但与居民两周患病率的上升值(32.17%)比较,可以得出,人们的患病未就医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需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医疗保障水平。

3.3 自感病轻、经济困难等原因是造成农村居民有病不就医的主要原因居民未利用医疗服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感病轻,显示居民在有关疾病认知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加大卫生知识的宣讲,提高普通居民的医学知识水平。第二位原因来源于经济困难,由经济因素造成的原因可转化为潜在需求。相对城镇,农村因经济困难而未就医的比例较高。这与部分农村居民现在的经济水平相关,虽然新农合缓解了大部分农村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但设置的起付线对于贫困户仍显较高,同时转诊制度的不完善、补偿方式的限制以及分等级医院补偿比例的设置,也形成了部分农村居民有病不就医的现象。

3.4 徐州市应大力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要疾病谱调查结果显示,循环系统疾病的两周患病率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比例持续上升,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因疾病而影响日常活动受限及失去自主能力的人数和疾病持续时间不断地增加。因此,为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医疗需要,适应老龄化的社会发展,应大力开展基层社区卫生服务。

3.5 徐州市应建立面向基层社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服务模式,以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需要未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到药店购药和自我医疗,其主要是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某些因素的影响,由于医疗保障体系还未成熟,加以医院看病手续繁琐及候诊时间过长等,导致患者就诊极不方便。为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应扩大医院门诊点、增设方便门诊,实施面向基层社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服务模式。

[1] 高歌,龚幼龙.卫生人力需要量预测中的医院规划模式法[J].中国卫生统计,1996,5(3):8-10.

[2] 雷海潮.制定大型医用设备区域配置规划的方法学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2):74-77.

[3] 赵文华,宁光.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的内容与方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05):477-479.

[4] 孙玉芬.农村医疗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203.

R197.1

B

1673-5846(2013)02-0129-03

徐州医学院,江苏徐州 221004

猜你喜欢
需要量农村居民患病率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叶酸在鸡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维生素对母猪的影响与应用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