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的疗效分析

2013-05-06 07:40苏碧英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开窗宫外孕甲氨蝶呤

苏碧英

宫外孕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的疗效分析

苏碧英

目的探讨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在宫外孕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50例宫外孕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术中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对照组25例术中局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后1h观察组β-HCG与对照组相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h~14h观察组β-HC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1)。术后对照组继发异位妊娠的比例远远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辅助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是一种安全、疗效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建议进一步推广。

宫外孕;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甲氨蝶呤;局部注射

宫外孕属于妇科急腹症,保守治疗无法及时达到治疗目的,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往往需要切除输卵管,对于未生育和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是个噩耗,将输卵管切开后借助微型手术器械将长在输卵管的孕囊取出或者吸出,病灶局部注射甲氨蝶呤,从而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1]。因宫外孕是急腹症,快速安全是检测临床方案的指标,笔者为了探讨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在宫外孕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的作用及安全性,通过对50例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50例宫外孕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年龄25~32岁,平均(27±4.3)岁;观察组25例,年龄24~31岁,平均(26±4.8)岁。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确诊输卵管妊娠。

1.2 治疗方法50例患者均在全麻、电视腹腔镜下、截石位进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于脐窝置入气腹针,随后注入自制气囊,往气囊中注入二氧化碳(CO2)约120~200ml时停止注入气体,3min后将气囊取出,人工腹膜后腔形成后置入腹腔镜,于患者左下腹穿2个直径为5mm的穿刺孔后探查是否存在活动性出血、子宫及输卵管形态以及病灶,操作者使用无损伤钳将输卵管近端部位钳夹住,使用双极电凝纵形凝固刀将输卵管游离缘无血管区切开,再使用腹腔镜自带双极电凝,纵行切开肿块,切口大小保持在0.5~1.0cm之间,用钳子轻轻取出或吸出孕囊,利用冲吸机将胚胎组织和血块彻底冲吸,再利用生理盐水将创面清洗干净。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条件下对病灶的部位注射甲氨蝶呤(MTX)50mg,对照组在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将术中所取病理组织送病理科检验确诊。

1.3 观察指标术后1h、4h、7h、10h、14h取患者肘静脉血检测患者β-HCG水平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取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1h观察组β-HCG与对照组相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h至术后14h观察组β-HC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显著性(P<0.01)。具体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β-HCG的水平变化(mIU/mL)

术后对照组继发异位妊娠4例,占16.00%;予以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50mg,1~3次),3例治愈,1例异位妊娠破裂出血,行开腹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无继发异位妊娠病例出现。术后对照组继发异位妊娠的比例远远高于观察组(P<0.01)。

3 讨论

宫外孕是最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之一,宫外孕又称为异位妊娠,也就是说在子宫以外的其它位置妊娠。正常的妊娠应该是卵子和精子在输卵管的位置相遇而结合形成受精卵,并游向子宫,在子宫着床发育成胎儿。而异位妊娠则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着床,其中输卵管妊娠是最为常见的。而受精卵在输卵管着床后,是无法持续生长,一般在停经后的1~2个月内,随着受精卵的逐渐长大,输卵管很容易被撑破,而引起大出血造成休克,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临床上,宫外孕又常常被漏诊,增加了潜在危险[2-4]。

及时检查并进行治疗能够确保疗效,传统开腹手术大多使用切除患侧输卵管的方式,但是此法容易造成不孕不育,这对于尚未生育或者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宫外孕手术治疗逐渐开始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手术,是切开输卵管异位妊娠的部位,并取出血块与胚胎,终止妊娠,为防止发生持续性宫外孕,对于术前血β-HCG>12000u的患者,常规在患处的输卵管系膜内一次性注入MTX 50mg,以杀死残留的滋养细胞,检查切缘无出血,切口不缝合,操作中如无明显出血,尽量减少搔刮,不要在输卵管及输卵管系膜内进行过多的电凝止血。

本文通过研究在异位妊娠治疗中采用局部注射氨甲喋呤,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对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这一过程进行阻断,导致DNA无法顺利合成;其次,氨甲喋呤通过滋养细胞后,胚胎的字样源头受到影响,不发供应器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从而使胚胎停止发育。该研究结果说明局部注射氨甲喋呤降低患者再次发生异位妊娠的几率优于局部注射生理盐水。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辅助局部注射甲氨蝶呤在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刘晓瑛,周丽萍,黄燕华,等.米非司酮在宫外孕保守手术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2347-2349.

[2] 卓娟.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100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5):42-43.

[3] 曹永利.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用于宫外孕保守治疗对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4,33(5):418-419.

[4] 马月芬.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开窗取胚术21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4):446-448.

R713.8

A

1673-5846(2013)02-0216-02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民医院,广东惠州 516023

猜你喜欢
开窗宫外孕甲氨蝶呤
宫外孕有哪些症状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一种连续管开窗技术实践
怎样预防宫外孕
生火取暖要开窗
初秋入睡前关好窗
清晨别急着开窗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