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2013-05-06 07:40张恩伟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硬化斑块血脂

张恩伟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张恩伟

目的探究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冠心病诊断与预测的指标。方法将我院2012年1~6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查体人员2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TC、LDL-C、HDL-C、TG等相关血脂水平情况变化,检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根据相关血脂水平变化和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具体分析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实验组120例患者TC、LDL-C、TG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HDL-C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显著高与健康查体人员(P<0.05)。结论血脂水平的相关变化与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健康查体人员进行血脂水平的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冠心病的发生。血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临床应对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密切观测以此作为依据进行相关治疗方法的选择。

血脂水平;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关系

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饮食习惯也在朝着高血糖、高脂肪、高蛋白的方向转化,大部分人的血脂水平失衡,其身体健康状况令人堪忧。较高的血脂严重影响着人们心脑血管的正常功能,相关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长[1],冠心病正是一种较为多发的心血管疾病。而患者体内脂质代谢失常,正是引发此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冠心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的过程中,要注重患者血脂水平的相关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同时累及冠状动脉、颈动脉等,有着相似的危险因素及病理生理变化。而血脂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本文通过对我院于2012年1月~6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与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查体人员的临床资料做对比。具体情况现叙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于2012年1月~6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38~68岁,平均(55.9±2.4)岁;合并症有:合并高血压症40例,合并脑梗死32例,合并糖尿病28例,余下为单纯冠心病患者。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员26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42例,女126例,年龄37~65岁,平均(54.9 ±2.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冠心病的确诊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检查结果,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CAG结果为狭窄程度大于50%的患者为确定患有冠心病,狭窄但未达到50%的或者健康没有狭窄出现的确定为无冠心病。

1.2.2 血脂测量方法两组参与实验人员均采集静脉血液标本,运用我院相关血脂检验仪器,分析测定血清胆固醇(TC)含量、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甘油三酯(TG)含量。

1.2.3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来检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部位、形态,将检出数量记载下来。

通过上述检验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TC、LDL-C、HDL-C、TG等相关血脂水平情况变化,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与否来具体分析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120例患者TC、LDL-C、TG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的HDL-C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显著高与健康查体人员(P<0.05)。具体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情况对比(mmol/L)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情况(n,%)

3 讨论

现阶段,在冠心病的诊断,公认的标准方法即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检查结果,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冠心病。此方法虽然准确率高,但因其检测速率较慢,费用较高,而且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创伤[3]。所以患者的接受程度不高,而且冠心病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虽患有此病,但往往没有提高重视。一旦出现明显的患病表征,病情就已经恶化了。但是人们在进行健康检查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就是会进行血常规的检测。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相关血脂水平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得出血脂检测对冠心病诊断有极好的预测价值。在老年冠心病人群中,由于以上检查的无创性和费用低廉,更易被患者接受。对于筛查冠心病及判断病变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4]。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一般认为是“损伤反应机制”,即动脉内膜因为一些原因如物理损伤、化学物质侵蚀等形成破损,血液中的血脂便会吸附在破损处。这种情况发生后,血脂不但不能修复损伤,反而易使破损地方的血脂沉积增多。脂肪的大量沉积刺激动脉内壁相关细胞增生,不断加重动脉粥样硬化[5]。而且冠心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高,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促进作用,使患者的病情加重。血脂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研究表明,当TC超过一定程度时,冠心病的发病率随TC的升高而增加。大量的临床资料也已证实,TC和LDL-C的升高是冠心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7]。而血脂中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降低血液中脂类含量,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使血管得到保护。本实验结果所示,冠心病患者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普遍偏低。

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方面,应重视患者血脂方面的变化,把降低血清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作为重要的治疗方面[8]。运用相关药物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使患者尽早康复。

[1] 郭燕,李侠.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对老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5):517-518.

[2] 朱秋敏.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脉粥样硬化关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16.

[3] 张若青,杨春燕,胡静,等.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研究[J].河北医药,2010,32(12):1571-1572.

[4] 赵世旺.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08,48(1):127-128.

[5] 陈裕红.两种剂量的辛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3):103-104.

[6] 樊锡凤,武湘云,孙桂兰,等.纤维蛋白原及血脂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8,30(04):522.

[7] Farwell WR,Sesso HD,Buring JE,et a1.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Versus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sa risk factor for a first non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J].Am J Cardiol,2005,96(8):1129-1134.

[8] 曹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5(02):158-159.

R541.4

A

1673-5846(2013)02-0224-02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人民医院,云南玉溪 652700

猜你喜欢
硬化斑块血脂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你了解“血脂”吗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