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糖尿病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效果探析

2013-05-06 07:40余彩英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保肝空腹肝脏

余彩英

肝源性糖尿病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效果探析

余彩英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采取有效措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肝源性糖尿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保肝、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血清总蛋白(T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Hb、ALB和TP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采取保肝、控制血糖、营养支持治疗等有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效果显著。

肝源性糖尿病;血糖;治疗效果

肝源性糖尿病是指由肝脏疾病引起的代谢性功能紊乱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和葡萄糖耐量减低等,有研究认为,肝源性糖尿病主要是由HBV病毒入侵胰腺,使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使血糖升高[1]。肝部疾病与糖尿病并存时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而必须加强对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采取保肝、控制血糖、营养治疗等有效措施。为了探讨肝源性糖尿病采取有效措施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源性糖尿病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为(55.6±8.0)岁,体重指数BMI16.8~28.1,平均为(22.0±3.9),所有患者均在患有肝病后5个月~16年出现糖尿病,平均为(9.5±2.6)年。

1.2 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葡萄糖耐量试验后2h血糖≥11.0mmol/L,或者任意时间血糖≥11.0mmol/L;排除消化道出血、肝昏迷、深度低血糖综合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1.3 治疗方法在保肝、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采取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类药物控制血糖,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葡醛内酯等药物进行保肝治疗的基础上补充多种维生素。营养疗法:根据患者体重补充能量,标准为25~35KJ/(kg•d),三餐按照1/5、2/5、2/5的标准分配热能,三大营养素热比分别为碳水化合物60%、脂肪21%、蛋白质19%,饮食要选择血糖生成指数GI低的食物,如燕麦、桃、苹果、糙米等[3]。

1.4 观察项目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B和TP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Hb、ALB和TP均比治疗前升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3 讨论

肝源性糖尿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以隐性糖尿病多见,主要继发于慢性肝病,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对肝脏产生重要损害,形成恶性循环[4]。肝源性糖尿病发病主要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异常、肝炎病毒及其免疫复合物毒性作用有关,造成患者体内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也加重了对肝脏的损害,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5]。本研究中通过采取保肝、控制血糖、营养治疗等有效措施,此方法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

蛋白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部功能和营养状况[6],蛋白质的供应应该控制在患者能够耐受而不引发肝性脑病为标准;由于肝脏的损伤使对脂肪的吸收和代谢产生异常,过多的脂肪如果沉积在肝内会减弱肝糖元的合成,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所以补充营养时要严格控制脂肪的供给,避免使肝功能进一步受损;碳水化合物可以有效减少胰岛素的需求量,并且能够提供能量,并对肝性脑病的恢复有一定好处,这与张勇湛等的研究结果一致[7];要补充多种维生素,维生素可以直接作用于肝内代谢过程,如维生素C可以加快肝糖原的合成[8];GI是衡量餐后血糖水平的有效指标,要保证充足的糖原储备,调节和控制血糖水平,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总之,在保肝、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指标,提高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1] 王昕红,张光文,禹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发糖代谢异常97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3):303-305.

[2] 杨丽辉.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体会[J].西藏科技,2008,6(5):44-45.

[3] 贾国琴,许永辉,董荣乔.肝源性糖尿病研究进展[J].临床荟萃, 2009,24(13):1193-1194.

[4] 张百坤,宋飞,张为众.肝源性糖尿病的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12(24):2463-2465.

[5] 陈超刚,苏宜香,严励,等.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8(5):77-79.

[6] 张霞,沈鼎明.肝源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2,10(6):476-478.

[7] 张勇湛,杨艳旭,王静.32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营养治疗及其意义[J].临床荟萃,2011,26(13):1154-1155.

[8] 赵岫.优泌乐治疗肝源性糖尿病的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2009, 4(4):67-68.

R575.2;R587.1

A

1673-5846(2013)02-0264-02

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西河池 546300

猜你喜欢
保肝空腹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加州鲈肝脏养护
保肝合剂对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空腹喝水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中亚沙棘保肝有效成分纯化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