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3-05-06 07:41陈晓红徐月月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系统化肢体康复

陈晓红 徐月月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陈晓红 徐月月

目的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研究,探索对脑卒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方法将我院住院的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初步肢体功能评估后,以同龄组、同梗塞部位、同病程、性别等条件进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总结其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结果在治疗的一个月内,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价,得出干预组的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在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康复有重要促进作用,是提升脑卒中患者尽早恢复常规化生活的重要途径,对提高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脑卒中;系统化干预;肢体功能康复

十多年来,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等许多国家在脑卒中患者护理管理上十分完善,已形成了系统的护理方法,并建立了完善的卒中单元[1]。在我国,对于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急性期康复的研究较多,但对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实施以住院期间的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的培训以及出院后的家庭访视指导等一系列的系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的全程护理干预暂无报道[2-3]。本文就此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将2006年10月~2008年4月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现代医学仪器MRI、CT检测确诊为急性脑卒中,过往并无脑卒中发病史,发病均未超过一星期,语言功能与认知功能尚正常,患者年龄为40~70岁,平均年龄为49岁;3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各占一半,其中确诊为脑出血的13例,脑梗塞的17例。所有患者按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梗塞部位、病程长短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系统化护理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有重要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身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治疗期间要对患者的病情做细致入微的观察,患者在进行静脉输液期间肢体活动处于被动状态,这时一定要有针对性的、科学性的做好患者身体各部分的功能训练。包括对患者翻身、四肢运动做专项训练;还要有针对性训练患者的膀胱、肺部、头颈等部位的功能;经过三至四天的卧床治疗后,开始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离床训练,训练患者坐起,最终要达到患者能够独立完成坐起,能够自行掌握坐姿平衡的目标。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进展情况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患者实现独立坐起后可进行行走、站立、平衡训练,为以后的步行运动打下基础。随着患者逐步康复过程的发展,其逐步具备了步行的能力条件,在这个时期,可以利用上下楼梯的方式对患者的身体下肢与站立平衡等进行专项训练。这种训练要以患者的身体状况与训练时的状态为参考依据,不能一蹴而就,其训练时间要有规律性,每次训练的时间固定为20min,如果患者无法胜任也要量力而行,一旦患者出现不适的症状就要立刻停止训练,进行休息。

1.3 疗效评定在患者入院后使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肌张力运动功能、平衡协调性,采用Brunnstrom评定法和上田敏评定法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情况分析[4]。

1.4 统计学方法所用结果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当结果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肢体功能无显著差异,治疗1个月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runnstrom评分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对人体的伤害是严重的,在类型上有两种,可分为出血型与缺血型[5]。脑卒中对人体活动有致命性伤害,引发肢体障碍的几率非常高,脑卒中的发生会引起瘫痪、致死、多种并发症等方面的威胁,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全程康复过程有重要的影响[6]。全程护理干预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自理能力、肢体功能及不良情绪方面发挥了较大优势,对促进脑卒中患者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作用显著,并减轻废用综合征和缩短住院时间。

[1] 秦震.我国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杂志,2000,80(2):85-86.

[2] 丁邦娟,逄桂英.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体会[J].现代康复,2001(5):114.

[3] 解庆凡,史艳.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7):545-546.

[4] 王骏飞,王佐.脑卒中偏瘫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2,9(8):686-687.

[5] 崔玉芳,王跃平,马学英.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系统化肢体康复护理程序的探讨[J].现代康复,2001,(7):141.

[6] 黄为民,高展,冉春风,等.早期介入运动疗法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484.

R473.5

A

1673-5846(2013)02-0318-02

大庆市人民医院护理部,黑龙江大庆 163316

猜你喜欢
系统化肢体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肢体语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