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

2013-05-06 07:41田朝晖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泪管泪囊小管

田朝晖

置管治疗泪道阻塞疗效观察

田朝晖

对61眼置入硬脊膜外麻醉导管治疗泪道阻塞,发现女性发病人数明显多于男性,鼻泪管阻塞疗效明显高于泪小管与泪总管,干型治愈率明显高于分泌型.此法疗效较满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泪道阻塞;硬脊膜外麻醉导管;治愈率

慢性泪囊炎,泪道阻塞的患者在基层医院十分常见,很多患者由于经济贫困,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我们采用鼻泪道置管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

54例置管患者均为2006年~2012年5月我院诊治病例,7人为双眼置管,共61眼。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4.5岁。男13人,女41人,男女比为1:3。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病程24年。其中泪小管阻塞11眼,泪总管阻塞15眼,鼻泪管阻塞35眼(采用泪道冲洗判定)。鼻泪管阻塞病例中干型阻塞17眼(挤压及冲洗泪囊为少量泪液或极少粘液物流出),分泌型18眼(挤压及冲洗泪囊有大量粘液分泌物或粘液浓性物)。均随访2~6年。

2 材料

长约20cm,外径1mm硬脊膜外麻醉导管,将中段加温牵拉使管径变细,两端之断端剪齐,用细砂纸或细砂轻打磨光滑。1号探针2根,将其中一根针头用砂轮磨尖。针炙针刺针1支。

3 方法

泪点扩张,作泪道探通,若有阻塞普通探针无法通过者,可用尖头探针捻转用力探通阻塞部分,要注意保持泪道平直,否则会形成假道。遇落空感后继续探通(有条件者可用激光打通)。然后持备好消毒导管,将针刺针沿管壁刺入管腔,使针尖与管端平齐,按探通方法先自下泪点探通至鼻腔,拨出针刺针,用拉勾将导管拉出,同法将另一端由上泪点送入鼻腔及鼻孔外,牵拉双导管,使拉细部中央为上下泪点外露处。自鼻外3~5cm处剪断导管,藏于鼻前庭中,术毕肌注抗生素3~5天,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每天活动导管1~2次,3月至半年后拨管,开始每周冲洗泪道1次,后逐渐减少为每年冲洗1~2次。

4 疗效标准

①治愈:无流泪,泪道冲洗通畅,2年无复发。②有效:冷风刺激仍有轻微流泪,泪道冲洗有阻力,分泌物返流,但有部分药液进入鼻腔。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泪道冲洗无药液进入鼻腔。

5 治疗效果

见表1-3。

表1 按男女分类比较

表2 按阻塞部位分类比较

表3 按鼻泪管阻塞分型统计

61眼泪道阻塞病例治疗结果中,男性16眼治愈率63%,女性45眼治愈率60%,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61眼总治愈率61%,有效率16%,无效率23%。表2中鼻泪管置管治愈率为74%,与泪小管36%、泪总管47%经统计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01),鼻泪管阻塞置管效果明显优于泪小管与泪总管阻塞置管效果。表三中干型治愈率为94%,分泌型治愈率56%,经检验干性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分泌型(P<0.001)。

6 讨论

54例病例中,男女比约为1:3,在基层医院患者主要来源为农村,扫地、拾柴、烧火、做饭主要为女性,因此接触烟雾、灰尘机会较多。另外女性有孕产、月经等特殊生理过程,致使抵抗力一时下降,且因农村条件必须接触冷水、受寒、风刺激,易诱发结膜及泪道感染,可能为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的主要原因。

鼻泪管阻塞治愈率明显高于泪小管、泪总管治愈率,可能是因为泪小管及泪总管较鼻泪管内径细,且整段常受泪囊返流炎症脓性物刺激,致使其管内壁炎性浸润广泛,急性炎症感染机会也较鼻泪管多,所以其粘连阻塞往往较鼻泪管广,且因急生炎症可瘢痕挛缩,使阻塞更重,而鼻泪管在泪囊炎症时,鼻泪管上段在受炎症浸润时即阻塞,而下段炎性浸润并不很重,所以在作泪道探通时往往觉泪小管及泪总管探通较难,而鼻泪管的阻塞探通相对较易,因此,鼻泪管在置管后因损伤范围小,瘢痕化轻,较易上皮化,而治愈率明显为高。

干型治愈率明显高于分泌型,主要是因炎性分泌物刺激管内皮水肿浸润,难以上皮化。

总的来说,泪道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总治愈率达到61%,鼻泪管阻塞治愈率74%,干型鼻泪管阻塞治愈率达94%,还是较为理想的,尤其在基层医院,农村患者较多,即可减少医疗费用,又可避免手术痛苦及颜面瘢痕,值得应用和推广。但也要严格把握适应症,掌握操作要领,注意用品的灭菌消毒及术后处理和注意事项。

R361

B

1673-5846(2013)02-0505-02

湖北省鹤峰县中心医院眼科,湖北鹤峰 445800

猜你喜欢
泪管泪囊小管
治疗马属动物鼻泪管阻塞一例
鼻内镜下泪总管暴露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例柴犬外伤所致鼻泪管阻塞CT诊断报告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引导队员向完美进发
和你在安详的社区走一走
3D打印肾脏近在咫尺
缝线牵开切口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267例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