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早期的检测方法※

2013-05-06 07:41牛迎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立位正常人心电图

朱 猛 张 军 牛迎东

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早期的检测方法※

朱 猛 张 军 牛迎东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早期检测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牡医学院附属二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蹲踞实验和传统的心血管功能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老年糖尿病患者SqTv明显增高,而SqTs显著降低。结论蹲踞实验可以作为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检测方法。

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检测方法;蹲踞实验

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是一种慢性并发症,在老年人,由于糖代谢紊乱常常很轻微,不易被观察到,周围神经病变可能是糖尿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变可累及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临床表现,但总体上可分为左右对称的多发性神经病变和非对称性单神经病变及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早期累及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病变损害相对较晚,其发病隐匿,除导致心率增快还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而威胁生命。老年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病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早期检测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显得尤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0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均来源于2010年3月至2012年5月牡医附属二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24 例,女26 例,年龄65~75岁,均符合以下条件:符合1997 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年龄分为2组A组,小于68岁,28人,B组,小于75岁,22人。选取正常健康人40 名,其中男18名,女22名,年龄43~74岁,所有人选者肝肾功能正常,排除心、肺、肝、肾、脑等器质性病变,同时进行标准心血管反射试验和蹲踞实验。

1.2 传统的心血管功能检测包括

1.2.1 休息时心率心血管系植物神经病变休息时心率多大于90次/分。

1.2.2 深呼吸时每分钟心率差病人平卧位,先训练每分钟深呼吸六次,记录Ⅱ导联心电图上单次深吸及深呼时最大与最小的心搏间距(R-R间期),分别计算深呼及深吸时每分钟心率的差(呼吸差),正常人50岁以下呼吸差大于15次/分,50~60岁大于10~15次/分,若小于10次 /分为异常。

1.2.3 乏氏动作反应指数嘱病人深吸气后掩鼻闭口用力作呼气动作,即乏氏动作15秒,然后放松自然呼气10秒,同时记录心电图,测定在乏氏动作后最大的R-R间期与乏氏动作时最小的R-R间期的比值,为乏氏动作反应指数。正常人应大于或等于1.21,若小于或等于1.10为异常。

1.2.4 立卧位时每分钟心率差记录平卧位Ⅱ导联心电图后,于5秒钟内迅速立起,并继续记录心电图。测定立位时与卧位时R-R间期,计算出立位与卧位时每分钟心率之差(立卧差)。正常大于15次/分,若小于15次/分为异常。

1.2.5 站立后第30次与第15次心搏R-R间期比值(30/15比值)。正常人30/15比值大于或等于1.03,若小于1.03为异常。

1.3 蹲踞实验具体方法为受试者先站立3 分钟(第1 时相),此后迅速下蹲并维持蹲位达1 分钟(第2时相),然后于吸气时迅速站立,保持立位达1 分钟(第3 时相)。在各时相均进行心电图描记,记录R—R 间期。结果以下蹲试验(SqTv)值与起立试验(SqTs)值表示。上述功能测定均在下午2时至5时,室温范围18℃~25℃。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用SPSS 100软件包分析,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组老年糖尿病患者SqTv 和SqTs 比较与同年龄健康对照组相比,A 组、B 组老年糖尿病患者SqTv 明显增高,SqTs 明显降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sqTv和SqTs比较

2.2 SqTv和SqTs与经典心电图自主神经功能测定指标的相关性。详见表2。

表2 40例SqTv 和SqTs与经典心电图自主神经功能测定指标的相关性

3 结论

血压正常的糖尿病患者出现夜间血压下降幅度降低,24小时血压节律紊乱,其机理认为与自主神经病变有关。正常人在白天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而在夜间迷走神经张力明显增加。这种交感-迷走神经的昼夜活动规律在糖尿病时被打乱,表现为夜间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夜间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减慢和下降,而且随着自主神经病变严重性的增加,昼夜血压差值逐渐减少,可以看作是迷走神经受损而交感神经活动相对占优势。约50%糖尿病患者无夜间血压下降现象,甚至出现夜间血压增高,这种情况可成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重要原因。SqTV反应迷走神经功能,正常人下蹲时下肢静脉受压而引起回心血量增加,心搏出量及血压亦显著增加,当老年糖尿病患者迷走神经发生病变,反射能力下降,则由立位下蹲引起的R-R间期延长程度相应减弱,以致立位时SqTV 值较正常人增高。SqTs反映交感神经功能,突然站立时双下肢压力解除,血液流向下肢,回心血流量减少和血压下降,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必率增快,R-R间期缩短,故SqTs可较好地提示交感神经功能。我们研究的结果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反应性呈减弱趋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各年龄段,糖尿病患者SqTv明显增高,SqTs明显降低,说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随年龄增加变化更加明显,提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应加强自主神经功能监测,蹲踞实验因其简单易行、无创伤性,适合老年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检测。

[1] 严维刚,左文宝,林沁.心率变异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0):670-672.

[2] 戴嘉,吴寒,沈华.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测定实用老年医学[J].中华内科杂志,2000,14(l):29-30.

R735

A

1673-5846(2013)02-0620-03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黑龙江省卫生厅科学研究项目(2012-313)

猜你喜欢
立位正常人心电图
移位机立位康复对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影响
Nü Perspectives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血浆醛固酮/肾素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
两种立位体前屈所测腰部柔韧性相关指标的分析
靠脸吃饭等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