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十大青铜器

2013-05-10 09:32
人民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酒器晋国钱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博物馆,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

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

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青铜尊(商朝,公元前13-12世纪)

这件仪式用的青铜酒器(尊)是由两头公羊支撑的坛子。商朝时,虽然中国南部借鉴中国北部的青铜铸件技术和酒器制作方法,然而,南部的装饰形态和风格与北部迥然不同。这件写真的酒器物件是当地品味和选择的范例。

青铜半两钱(秦国,公元前3世纪)

在这枚钱币上刻有“半两”二字,“半”在洞的右边,“两”在左边。意为半盎司,是钱币的重量。秦始皇帝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他宣布半两钱是整个大秦帝国的标准货币。

中国的铲形钱币(东周晋国,公元前5世纪)

这枚中国早期的铲形钱币形似铲,其首中空,耸肩,尖足。铲形钱币和铲具都是浇铸到模具中制作的,但钱币通常较小,所需的金属比铲具薄。

青铜壶(东周,公元前5世纪)

这对壶是在山西省侯马的晋国铸造厂制造的,这里是东周时期的青铜制造中心。在壶盖的下边缘上的铭文记载着公元前482年晋国和吴国会晤时,晋国大臣赵孟铸造了此壶。

金银错青铜卣(复制品,清朝,公元18世纪)

卣是商朝至西周中期使用的仪式酒器。这件作品是清朝仿古卣,与真品极为相似,但这件复制品大胆地运用了金银错工艺进行装饰,在西周以前没有将此工艺运用在青铜器上。

中国青铜钟(东周时期,约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

此钟被称为镈,是使用型模制作的。这一时期中国北部的青铜铸造集中于晋国,该地区因工艺精湛的钟而闻名。

中国周朝仪式器具——簋(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簋是盛食物祭品的仪式器具,使用于中国商朝和整个周朝时期。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是为了传达所有者在政治上和社会上的成就。

镀金青铜曼荼罗(清朝,公元17-18世纪)

这件精致的青铜曼荼罗是汉藏风格的物品。清朝时期在中国制造,但呈现的却是藏传佛教的元素。这件铸造品就如同一朵石榴花,与莲花样式的印度铸造品有点相似。

释迦牟尼镀金青铜像(明朝,公元1403-1424年)

这尊历史著名的释迦牟尼佛像是现存的15世纪早期最大、最华丽的中藏佛教风格的青铜器之一。

珍珠母嵌花青铜镜(唐朝,公元8-9世纪)

作为镜子,没有镜面的一面通常都有华丽装饰。这面镜子上有一对在荷花池中的鸭子,是婚姻幸福的象征。它有可能是一件结婚礼物。

猜你喜欢
酒器晋国钱币
钱币翻倍
师旷劝学
翳桑之报
组合钱币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北票博物馆收藏明火温酒器
唐代酒器“双鱼榼”
B4RM4N智能调酒器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