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13-05-14 16:53
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38期
关键词:内分泌科内分泌外界

封面反馈

@小潞儿Moli:这篇文章说得很对,糖尿病不控制,病程达几十年,死的时候很可怜很痛苦,是最可怕的疾病之一。

@圣诞大老笨:现在的叫法似乎只关注“尿的加号”,糖尿病被严重误读了,建议重新命名这个严重影响生命质量甚至存在很大生命危险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我和田玉米:对于糖尿病要客观看待,闻之色变,对于病人心理和病情都不利。

@靠谱的王SIR2012:中国人富裕得太快又喜欢大吃大喝,身体反应不过来适应不了。

记者手记

一个医生的自我坚持

本刊记者/钱炜

在操作《“甜蜜”警报》这个封面报道时,我有机会走近一名医生的个人世界——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原主任李光伟。

北京的一名内分泌科医生曾一脸钦佩地告诉我,李光伟与他的老师潘孝仁一起做的“大庆研究”,是中国糖尿病研究史上唯一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按理,做出这样成就的人,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与奖励。然而,如今已退居二线的李光伟,终其一生的事业顶峰,也不过是一家医院的科室主任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的研究项目前后持续了20年——在盛年时开始研究,等到论文发表时,都已白发苍苍。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做这样的“傻事”。

在多年的采访经历中,我也时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都有很大的成就,但却因为外界原因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物质回报与社会地位。这些人往往满腹牢骚、性格怪异,在接受采访时也不忘大放厥词。然而,李光伟始终是平和的。他认为,只要自己做出了真东西,外界如何评判不必在乎。即使谈到自己家庭曾经遭遇的不幸,他也会很有节制地述说。

一位勤勤恳恳的老医生的经历,让我在深入了解糖尿病的知识之外,还有两点感触:一是,一个社会是否良性发展,关键还是在于要有正反馈机制,要让那些踏踏实实做出真正成绩的人获得应有的回报。其次,一个人的能力和成绩被低估是人生常见的情形,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价值判断,保持好自己的风范,才是真正的强者。

猜你喜欢
内分泌科内分泌外界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深山里的部落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
了解内分泌……
稳住内分泌
内分泌专科与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对比分析
内分泌科护理中优质服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