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

2013-05-15 08:10许英民韩宝国
兽医导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病牛乳头乳房

许英民,韩宝国

(1.黑龙江省铁力市172信箱,黑龙江铁力 152500;2.辽宁省海城市海洲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海城 114200)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病之一,也是各种疾病的发病之首,发病后不仅影响奶的产量和质量,病期稍长导致奶牛乳房的实质、间质性炎症,使乳腺萎缩甚至坏死,终生不能产奶,只能被淘汰,给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对铁力、桃山、工农、双丰等奶牛小区,进行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平均在9.4%,个别奶牛场发病率高达24.5%,淘汰率在18.3%~38.5%,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保护好奶牛的乳房,才能获得奶牛的高效益。

一、发病原因

(一)环境因素

1.高温、高湿环境。夏季气候炎热,高温而又多雨,奶牛食欲减退,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处于热应激状态,会影响体温和呼吸等生理机能会使奶牛的产乳量和乳质的生产性能下降。此外,夏季蚊、蝇和吸血昆虫等是疾病传播媒介增多,也与本病发生有关。

2.卫生条件不好。奶牛舍不清洁、不消毒,运动场内粪便不清扫、粪尿飞溅,褥草不勤换,污水积聚,运动场泥泞等。湿度大,卫生差,很适合病原微生物及各类细菌生长繁殖,使乳房容易感染。

3.外界应激。奶牛在应激状态下,如妊娠、分娩、不良气候(包酷暑、严寒等)、惊吓、饲料发霉变质等,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奶牛正常生理机能,致使乳房炎的发生。

(二)营养因素 有时饲喂的精料过多,含蛋白质过高,粗料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尤其是维生素A、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缺乏硒、饲喂霉变饲料或突然改换饲料以及豆科牧草或豆腐渣饲喂过量,由饲料因素引起代谢障碍、下痢、食滞,乳房疾病的发生

(三)管理因素 挤奶不规范,挤奶前、后的乳房、乳头不全面消毒,挤奶设备低劣和操作不良,使乳房、乳头受到损伤,破坏乳头管的构造,减弱乳房抵抗细菌感染能力。争斗引起乳房外伤,牛舍清理不及时,圈舍潮湿,健康牛和病牛不能做到隔离饲养等。

(四)牛的自身因素 奶牛的乳腺产生的“乳素”具有杀灭和抑制细菌的作用。泌乳期时产生的“乳素”大,干乳期时“乳素”降低,致使干乳期容易感染乳房炎。牛体的健康状况、抗病能力、综合免疫力是决定能否发生乳房炎的决定因素。免疫球蛋白是由血液进入乳房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乳中免疫球蛋白也相应下降,使乳房易感染乳房炎。乳房下垂、过大、牛蹄踏伤,其他因素引起乳房、乳头的刺伤、刀伤等。遗传因素包括乳头不规则会导致挤奶不正常,易造成践踏受伤而较易引起本病。同时高泌乳能力、乳腺组织的构造或个体吞噬细胞功能不同也会影响到本病的发生。

(五)疾病因素 夏季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最佳时期,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有球菌、杆菌、支原体、真菌、酵母和病毒等达150多种,但常见的有20多种,其中包括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有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链球菌、支原体等,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主要有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环境链球菌、绿脓杆菌、棒状杆菌、真菌等。这些都可引起奶牛乳房炎。

二、临床症状

发生乳房炎之后,患牛乳腺组织受到严重损伤,常在两次挤奶间隔突然发病,发展迅速,患病乳区肿胀,皮肤发红发亮,乳头也随之肿胀,触诊乳房发热疼痛,全乳区质硬,无奶或仅能挤出少量水样乳汁,味道咸苦。病牛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进而拒食、喜卧,有的出现腹泻。病牛发烧,一般体温可达40.0℃~42.0℃,全身颤抖,耳、鼻、唇发凉。泌乳量下降或停止,乳汁发生变化,早期乳汁为水样,并有沙粒样絮状物,几天后乳汁变为淡黄色浆液样甚至乳汁恶臭、有凝块、絮状物或浓汁等。感染的病原体不同,症状也不同。有的引起饮、食欲下降和反刍废绝,大便稀薄呈黑色,眼窝下陷,眼暗红,精神沉郁,呈败血症症状。有的表现剧烈的神经症状,两眼直视,前冲后退,并出现一侧旋转运动,口流白沫,面部神经和咽神经麻痹,卧地后,四肢伸直,呈游泳状。

三、诊断

对于临床型乳房炎可见乳房和乳头变大、四个乳头大小不均。触诊时疼痛,敏感性增强,乳头管及乳房变硬,乳房内有硬块。体温增高为40.0℃~42.0℃,心率加快,呼吸困难,精神沉郁,食欲减少,进而拒食,喜卧,严重者腹泻,可危及奶牛的生命。乳淋巴结肿大。乳汁变成黄色,并且发粘,可出现絮状物和血块即可诊断。

四、治疗方法

(一)按摩疗法 增加挤奶次数,促进炎性物排出,每次挤奶时要对乳房进行按摩10~20 min,出血性、化脓性、坏疽性纤维素性乳房炎禁止按摩,以防扩散和转移。

(二)冷、热敷疗法 为了防止炎性渗出,对浆液性、粘液性、纤维素性病例,初期进行冷敷,2~3 d后进行热敷,或用涂抹剂进行治疗。可用毛巾、敷布、或纱布浸在38.0℃~42.0℃温药液中,然后再敷于患牛的乳房上,每次30~40 min,每日2~3次。常用药液有10%~20%硫酸镁溶液、10%鱼石脂酒精溶液等。

(三)局部疗法 乳房内用青霉素80~160 IU,鱼腥草注射用30 ml,乳池内注入。或用0.25%普鲁卡因50 ml,加链霉素1 g,盐水50 ml,从乳头注入,并托起乳房进行乳房按摩,每天1~2次。

(四)封闭疗法 乳房前叶发炎时,在乳房前壁与乳房基部之间,将针头向对侧膝关节方向刺人8~10 cm,注入药液。后叶发炎时,术者位于牛的后方,在左右乳房中线距乳房基底部后缘2 cm处,用针头对向同侧腕关节方向刺人,注入0.25%~0.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用150~200 ml。若与乳房内或全身用药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五)全身疗法 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可用50%葡萄糖注射500 ml+10%葡萄糖注射液1 500 ml+葡萄糖盐水1 000 ml+12.5%维生素C20 ml+葡萄糖酸钙300 ml+维生素B150 ml,1次静脉注射,可连用3~4 d。对于发烧者加入30%安乃近20 ml、10%安钠咖20 ml、无抗宫乳康(含金丝桃素、红花、当归、金银花等)40 ml。

(六)中药疗法 用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发挥很大作用,采用中西结合治疗乳房炎疗效非常显著。对于临床型乳房炎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结为主。

方剂一:金银花80 g,蒲公英70 g,紫花地丁60 g,车前子50 g,陈皮、青皮各40 g,生甘草30 g,白酒适量为引,水煎去渣取汁内服,每天1剂,重症每日服2剂,连用3 d。

图1 发病初期,病牛食欲废绝、发热,站立时因疼痛而弓腰努背,乳房明显肿胀

图2 发病晚期,病牛继发性倒地不起,乳房皮肤广泛变色

方剂二:蒲公英70 g,鱼腥草、当归各50 g,双花、川芎、没药、地丁、泽泻、茯苓、柴胡、香附各40 g,白芷、乳香、皂刺、甲珠、甘草各30 g,水煎服,每天1剂,连用3 d。

方剂三:当归、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大黄、红花、鱼腥草、荆芥、川芎、薄荷、红花、苍术、通草、木通、穿山甲、大茴香各50 g,加水,每次加醋1 000 ml,煎汤至600 ml,局部温敷。

五、预防措施

(一)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奶牛各阶段营养的需求,给予全价日粮,要注意日粮中的维生素A、D、E和微量元素硒、碘的添加。各生产阶段精、粗饲料搭配要合理,在停乳后期和分娩前,应适当减少多汁饲料和精料的饲喂量,以减轻乳房的膨胀。干乳期的后2周日粮中添加高含量维生素E,对乳房健康有实质性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从而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加强日常管理,如定期去角、防止地面光滑、及时哄赶打斗的牛群,以免造成奶牛机械损伤引起乳房发炎。

(二)搞好环境卫生 奶牛舍、运动场均应清洁卫生、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尿液、积水、垃圾和污物。垫草应干软、清洁、新鲜,并且要经常更换。定期使用2%火碱溶液对运动场进行消毒,对于牛舍要用0.3%过氧乙酸或0.2%百毒杀进行消毒。在乳房炎高发季节,如夏季要加强消毒。经常刷拭牛体,保持乳房清洁。注意产后护理,排出的恶露尽量减少污染牛体的后躯。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减少应激,使奶牛生活在清洁、卫生、干燥、舒适、安静的环境中。

(三)做好挤奶卫生 挤奶之前应将牛床及过道打扫干净,将牛体后部刷擦干净,并用0.5%洗必泰或0.1%新洁尔灭等消毒液浸泡乳头,挤奶后要严格进行乳头药浴,防止受到环境病原菌的侵袭。挤奶员要固定,要注意手的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先挤头胎牛或健康牛的奶,后挤有乳房炎的牛。使用机器挤乳时,应仔细清洗好器械,并严格做好消毒,对患有乳房炎的乳区停止用机器挤奶。

(四)管理好干乳期的奶牛 在干乳前最后1次挤乳时,向每个乳区注入适量抗生素,不仅能有效地治疗泌乳期间遗留下的感染,而且还可预防干乳期间新的感染。应给干乳期的奶牛饲喂足够数量的钙、维生素A、E和微量元素硒,以防奶牛产后瘫痪而增加乳房炎的发病率。

(五)对于病牛及时治疗和淘汰

发现乳房炎病牛时,首先要及时隔离,单独饲养,单独挤奶,并积极进行治疗,待完全康复后才能回到牛群中。对久治不愈的病牛要及时淘汰,因为这些牛不仅产奶量低,饲养成本高,而且还是重要的传染源。

总之,采用单一方法防治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效果均不理想,通过治疗的病例,得出的结论是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必须采取综合方法,才能更好地治愈乳房炎。

猜你喜欢
病牛乳头乳房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