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及其影响因素

2013-05-17 07:20翟雅莉沈明志傅卫红刘崇霞张荣怀王晓明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西安地区慢性病程度

岳 劲,翟雅莉,沈明志,傅卫红,刘崇霞,王 博,张荣怀,王 波,王晓明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西安 710032)

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已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所带来的最直接问题。年龄的增长导致老年人活动能力逐渐衰退,患病率和致残率也逐渐升高。70%的老年人患有 3种以上疾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慢性病患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都承受着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在这种压力的驱使下,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抑郁症现已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第四位杀手,在欧洲大约5%左右的人群患有重症抑郁症[1],而中国有将近2600万人口患有抑郁症[2]。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降低了患者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了解老年慢性病人群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早期干预和加强老年慢性病抑郁的防治,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住院病例(内科系统为主)中符合入选标准的连续病例、健康查体的老年人群和西安地区部分社区人群。入选标准:年龄大于60岁,无严重心肺疾病,重要脏器无功能衰竭,无严重认知障碍,病情基本稳定。

共收集老年慢性病患者757例,其中男性426例(56%),女性331例(44%);平均年龄72岁;教育程度:文盲39例(5.2%),小学135例(17.8%),初中140例(18.5%),高中(或)中专151例(19.9%),大专(或)本科292例(38.6%);高血压患者343例,冠心病243例,其他心血管疾病9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1例,其他呼吸疾病51例,胃肠疾病109例,肝脏疾病38例,肾脏疾病50例,脑卒中62例,脑血管病57例,其他神经疾病7例,糖尿病118例,骨关节病132例,肿瘤26例,白内障117例,耳聋75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包括一般个人资料(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病史、烟酒嗜好等。利用美国学者于1982年编制的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汉化版[3,4],该量表在中国老年人群的信度Cronbach系数为0.82,效度为0.85。对调查对象进行逐项询问,要求其为近一周的心理感受。

1.2.2 调查步骤 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调查工作。在患者知情同意后按照问卷逐一询问并认真填写调查结果。完成评估后于当日进行编码填写,同时对评估表进行自我检查。除检查有无漏填、错填外,还必须特别注意是否有前后内容不一致或矛盾的答案,及时纠正,并在调查人员完成自我检查后统一交由小组长进行进一步审核与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

757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有抑郁症状者为40例,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 5.28%。女性、文盲、重体力劳动者抑郁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上者、脑力劳动者(P<0.05)。不同年龄组间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老年人慢性病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西安地区老年人中有慢性胃肠疾病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胃肠病者(P<0.05),其余疾病间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表2)。

2.3 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有无抑郁症状作为因变量,对表1和表2中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低、有胃肠疾病与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关(表3)。

表1 老年人不同人口学特征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Table 1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n(%)]

表2 老年人不同慢性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Table 2 Incidence of depression in the elderly with different chronic diseases [n(%)]

表3 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elderly

3 讨 论

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西安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的因素主要有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类型和慢性疾病中的胃肠疾病。单因素分析中,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中文盲组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文化程度者,多因素分析受教育程度也进入回归方程,提示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其原因可能是受教育程度低者对疾病本身易产生恐惧、紧张和对疾病缺乏认知,从而出现一定的抑郁症状。

西安地区老年女性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这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5]。Van de Velde等[6]在对23个国家18~75岁年龄间的抽样研究中,认为男女间患抑郁的比率存在一定地域差异性。本调查中显示,西安地区老年人中女性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率约为男性的2倍。国外研究显示,低学历的人群相较于拥有较高学历的人群患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显著增高,并认为此种现象的产生与不同人群间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早期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相关性[7]。Ross等[8]在通过对性别、教育程度和抑郁症状三者之间影响的研究中发现,教育在减低两性间抑郁症状发生的同时对于女性的减低尤为显著,认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女性的工作创造力,从而减低了抑郁症状的发生。

资料显示[9],34%~66%的抑郁症患者伴有慢性疼痛。临床上,抑郁和疼痛共病的情况也比较普遍。实验证据表明[10],疼痛与抑郁共同涉及的大脑结构、共享的神经回路以及神经化学物质在疼痛和抑郁的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抗抑郁药能够影响大脑网状结构可塑性,慢性疼痛可能由异常的神经元连接所导致,故可应用抗抑郁药治疗慢性疼痛。慢性病还会导致长期卧床,此类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慢性病还会导致长期服药(如:谷氨酸盐、尼古丁、单硬脂酸甘油酯、甲基多巴、可乐定等),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抑郁的发生。

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11]和适当的户外有氧运动对改善抑郁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患者应适当进行一定的户外运动并应保持一定良好的生活方式。慢性疾病产生的疼痛也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抑郁[12],并且适当的服用止痛药能够减少慢性病疼痛伴发抑郁的患者抑郁发生,同时可适当辅助一些行为认知功能方面的治疗以期改善抑郁情况。

[1]Karaçam Z,Ançel G. Depression,anxie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pregnancy: a study in a Turkish population[J].Midwifery,2009,25(4): 344-356.

[2]陈立新,姚 远. 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从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二因素分析[J].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2(2): 63-68.

[3]Brink TL,Yesavage JA,Lum O,et al. Screening tests for geriatric depression[J]. Clin Gerontol,1982,1(1): 37-43.

[4]Yesavage JA,Brink TL,Rose TL,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geriatric depression screening scale: a preliminary report[J]. J Psych Res,1982,17(1): 37-49.

[5]Calvete E,Cardeñoso O.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adolescents[J]. J Abnorm Child Psychol,2005,33(2):179-192.

[6]Van de Velde S,Bracke P,Levecque K. Gender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in 23 European countries. Cross-national variation in the gender gap in depression[J]. Soc Sci Med,2010,71(2):305-313.

[7]Jonsson U,Bohman H,Hjern A,et al. Subsequent higher education after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15-year follow-up register study[J]. Eur Psychiatry,2010,25(7): 396-401.

[8]Ross CE,Mirowsky J. Sex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on depression: resource multiplication or resource substitution[J]? Soc Sci Med,2006,63(5): 1400-1413.

[9]Munce SE,Stewart DE. Gender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and chronic pain conditions in a national epidemiologic survey[J]. Psychosomatics,2007,48(5): 394-399.

[10]闻洁曦,邢国刚. 慢性疼痛与抑郁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7): 436-440.

[11]郭文斌,姚树桥,卢永红,等. 抑郁症患者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特征的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0):693-695.

[12]Linton SJ,Bergbom S. Understanding the link between depression and pain[J]. Scand J Pain,2011,30(1): 47-54.

猜你喜欢
西安地区慢性病程度
告示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西安地区景观设计的应用与研究
西安市唐代坊文化的复原现状与反思
西安地区汉墓出土陶灶分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