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便面中的苯并(a)芘

2013-05-18 07:29史海良
食品工业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方便面正己烷乙腈

史海良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北京100094)

苯并(a)芘(BaP),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1]。苯并(a)芘(BaP)通过食物链在鱼类、植物和软体动物中发生生物蓄积,造成食物污染[2]。方便面是指通过对面条进行蒸煮、油炸等工艺制得,再佐以油酱、菜肉、粉料等调料包,经过简单冲泡即可食用的即食食品。方便面原料受到污染或者不适当的油炸可能使方便面中的BaP含量升高[3],2012年10月知名方便面品牌农心在韩国生产的6款方便面被卷入致癌物苯并(a)芘风波,消息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在食品苯并(a)芘的检测中,根据检测对象、富集提取方式的不同,使用的分析方法也不相同,主要有薄层层析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4-9],其中荧光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是较常用的方法[7-9]。目前,我国检测食品中苯并(a)芘的标准方法主要有GB/T5009.27,GB/T22509,NY/T1666,SC/T3041等,这些方法通常存在样品处理复杂、耗费试剂量大、检测周期长等局限性。本实验根据方便面中不同的食品材质,分别对方便面中的油酱料包,粉料、菜肉包和面饼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方案,再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进行检测,旨在建立一种试剂用量少、分离效果好、简便快速的方便面中苯并(a)芘的检测方法。本文采用HiCapt-Benzo苯并(a)芘专用固相萃取柱对基质较为复杂的方便面样品进行净化处理,有效排除基质干扰,再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有利于方便面中苯并(a)芘的准确快速的定性定量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苯并(a)芘标准品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标物中心;HiCapt-Benzo苯并(a)芘专用柱 维泰克科技有限公司;乙腈 色谱纯;水 超纯水,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异丙醇 分析纯。

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Agilent SB-C18(4.6×250mm,5μm)色谱柱;TGL-16M离心机 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高速分散机 IKA T18;涡旋混合器 Vortex-Genie 2;加压固相萃取装置 美国J2 scientific公司;N-EVAP111氮吹仪 美国仪器集团;BP112s天平 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试剂处理 正己烷、丙酮、乙酸乙酯、异丙醇分别进行重蒸,然后分别量取重蒸后的正己烷41.4mL、丙酮8mL和乙酸乙酯0.6mL混合后转移入旋转蒸发瓶中蒸发至近干,然后再用氮气吹干,最后用0.2mL重蒸后异丙醇溶解,在液相荧光条件下检不出苯并(a)芘为合格(注:以下实验所使用试剂皆为重蒸处理后试剂,乙腈和水除外)。

1.2.2 提取流程

1.2.2.1 油酱料包预处理 40℃水浴溶解酱料包中的油脂,然后准确称取0.4g(精确到0.0001g)左右样品置于5mL试管中,然后用后正己烷2mL涡旋溶解,等待净化。

1.2.2.2 粉料包,菜肉包,面饼预处理 准确称取初步粉碎的样品2g(精确到0.01g)左右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2g无水硫酸钠,加入15mL正己烷,匀浆处理2min,超声提取5min,6000r/min离心2min,收集上清液置于50mL旋转蒸发瓶中,然后再加入10mL正己烷溶解残渣,重复上述过程两次,合并正己烷提取液,用旋转蒸发器40℃浓缩到1mL左右,转移浓缩液到5mL试管中,用0.5mL正己烷淋洗蒸发瓶,合并溶液,然后用正己烷定容到2mL,等待净化。

1.2.3 净化 在HiCapt-Benzo柱中依次加入5mL丙酮,2mL正己烷活化。在柱中正己烷液面为2mm时上样,将1.2.2.1和1.2.2.2得到的待净化液加入HiCapt-Benzo柱中,此过程注意不要使柱干涸,再用200μL正己烷淋洗样品管,一并加入SPE柱中,流出液弃去。待上样液完全流出后,用3mL的乙酸乙酯∶正己烷=1∶4(V/V)溶液淋洗,淋洗液弃去,将SPE柱吹干。然后用3mL丙酮解吸,收集解吸液。解吸液40℃下用氮气吹干,加入异丙醇200μL溶解并定容,待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1.2.4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 检测条件:色谱柱:Agilent SB-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88∶12(V/V);流速:1.0mL;柱温:30℃;进样量:20μL;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84nm,发射波长406nm。

2 结果与讨论

2.1 试剂处理的效果

在富含多环芳烃的石油和煤工业产品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苯并(a)芘(图1),检测苯并(a)芘中使用的大部分试剂都是石油和煤工业的产品,如何清除试剂中苯并(a)芘对检测的干扰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造成假阳性、定量不准确、重复性差等结果的出现。苯并(a)芘熔点179℃,沸点475℃,因此在重蒸馏的情况下可以完全的去除试剂中的干扰(图2),尽可能的保证结果准确可信。

图1 未重蒸试剂色谱图Fig.1 Chromatogram of not redistillation reagents

图2 重蒸后试剂色谱图Fig.2 Chromatogram of redistillation reagents

2.2 提取溶剂的提取效率

实验中考察了石油醚、无水乙醚、正己烷和环己烷作为提取剂的提取效果(表1)。加标回收率实验发现正己烷和环己烷提取效果最好,考虑到和净化步骤保持一致尽量减少使用试剂种类,减少试剂处理的工作量,降低试剂造成污染的可能性等因素,最终选用正己烷作为苯并(a)芘提取试剂。

表1 提取试剂的提取效果Table 1 Results of extraction reagents

2.3 净化条件的选定

苯并(a)芘的检测中广泛使用的是中性氧化铝柱、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和C18固相萃取柱[9]。中性氧化铝使用前处理耗时较长,对活性的控制较难掌握,因此重现性较差;弗罗里硅土和C18固相萃取小柱,样品溶解上样后,用非极性试剂洗脱,也能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和回收率。但是这两种小柱在净化过程中引入其他不同于提取溶剂的试剂,使试剂的处理更加复杂化,并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所以选用了HiCapt-Benzo苯并(a)芘专用柱,在有效去除油脂中的中性脂肪和维生素等基质干扰的同时,尽量简化净化方法使其简单、快速,使用溶剂与提取溶剂相一致,且回收率稳定、重现性良好。

2.4 液相色谱仪与荧光检测器的设定

实验参考GB/T22509的流动相组成,比较了不同比例的乙腈与水作流动相的效果,实验发现,乙腈的比例对目标物出峰时间影响比较大,乙腈比例较大时,洗脱能力较强,可以缩短苯并(a)芘的保留时间,但此时样品中其他杂质会发生重叠;减小乙腈比例可以改善样品溶液中各个色谱峰的分离度,但苯并(a)芘的保留时间延长,操作费时。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当乙腈∶水=88∶12(V/V),流速为1.0mL/min,柱温30℃,荧光激发波长384nm,发射波长406nm时,苯并(a)芘出峰时间合适,峰形较好并能与基体杂质分开(图3、图4)。

图3 苯并(a)芘(10.0μg/L)标准样品色谱图Fig.3 Chromatogram of the Benzo(a)pyrene(10.0μg/L)standard solution

图4 苯并(a)芘阳性样品色谱图Fig.4 Chromatogram of the Benzo(a)pyrene in positive sample

2.5 方法的线性范围、定量限、回收率和精密度

在1.0~200μg/L浓度范围内,分别配制苯并(a)芘浓度为1.0、5.0、20、50、100、200μg/L的标准溶液,以峰面积(Y)与苯并(a)芘浓度(X,μg/L)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结果表明,在1.0~200μg/L浓度范围内,苯并(a)芘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2.582X+1.410,相关系数(R2)为0.9998,测定低限(S/N≥10)油料包为0.5μg/kg,粉料包和面饼0.1μg/kg。

选择空白方便面样品(图5),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对方便面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实验,苯并(a)芘的加标浓度选为高中低三个浓度分别为1.0、5、20μg/kg,每个水平进行6次平行实验,各加标浓度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见表2。结果表明,添加浓度1.0~20μg/kg时,回收率范围78.1%~96.7%,相对标准偏差0.97%~6.23%,符合苯并(a)芘检测的要求。

表2 空白方便面中样品中苯并(a)芘加标回收率和和相对标准偏差(n=6)Table 2 Recoveries and RSD of Benzo(a)pyrene in the instant noodles(n=6)

图5 苯并(a)芘空白样品图Fig.5 Chromatogram of the Benzo(a)pyrene in blank sample

3 结论与讨论

方便面中的苯并(a)芘来源有两个可能的途径:一是原料受到污染,主要是调味油酱、调味粉料等容易带入;二是在生产过程中不适当的油炸有可能使面饼中的苯并(a)芘含量升高;针对动植物油脂和肉类的苯并(a)芘检验方法比较多,主要有皂化法、固相萃取法、液液萃取法等[10],针对面条等粮食制品中的苯并(a)芘检验方法较少主要是液液萃取法[5],本文同时针对方便面中苯并芘不同的来源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然后采用相同的净化条件既充分保证提取的效率,又兼顾了实验室工作的效率。苯并(a)芘检测的难点在于有效的排除干扰,干扰包括使用试剂带入和样品基质中固有两部分,试剂处理是苯并(a)芘检测排除假阳性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在一些试剂中曾发现苯并(a)芘含量甚至超过食品标准限量的现象,同时样品前处理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研究中所有试剂都经过处理,并且检验合格,保证实验所使用试剂不会对检验结果形成干扰和影响;样品经匀浆、超声萃取、离心分离上清,再经苯并(a)芘专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有效排除了中性脂肪和维生素等基质因素对目标峰的干扰,得到的色谱图背景干净,色谱峰形好。该法样品前处理比较简单,分离效果好,且准确性和重复性好,满足于方便面中苯并(a)芘含量的测定,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检测要求。

[1]李永红,金银龙.苯并(a)芘致癌机制研究新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8):152-154.

[2]李永和.3-4苯并芘(BaP)对粮食及食品的污染[J].粮食科技与经济,1997(4):37-38.

[3]赵月兰,秦建华.苯并芘对动物性食品的污染与检测[J].中国动物检疫,1996,3(2):15.

[4]李进伟,王兴国,金青哲.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来源检测和控制[J].中国油脂,2011,36(6):7-11.

[5]王浩,杨红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苯并芘残留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07,15(1):53-54.

[6]李先国,阎国芳,周晓,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海水中的多环芳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5):1087-1092

[7]李春篱,梁春群,陈同欢,等.荧光光度法测定食用油中的苯并(a)芘[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8,37(2):37-42.

[8]柯华,林捷,郑申西.凝胶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脂中苯并(a)芘[J].中国卫生检杂志,2010,20(2):265-266.

[9]杨燕,付亚群,吴晓萌,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食用油中的苯并芘[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50(8):124-127.

[10]俞晔,金青哲,刘海珍,等.食用油脂中多环芳烃检测的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油脂,2011,36(7):1-4.

猜你喜欢
方便面正己烷乙腈
高纯乙腈提纯精制工艺节能优化方案
正己烷在不同硅铝比HZSM-5分子筛上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饮用出厂水中6种卤乙腈
方便面
自制方便面
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含量的测定
一碗方便面
正己烷-乙酸乙酯共沸物萃取精馏工艺模拟研究
方便面真方便
基于传感器的正己烷检测与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