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2013-05-25 05:57中央民族大学王洪涛
中国商论 2013年10期
关键词:城市群城镇城镇化

中央民族大学 王洪涛

城镇化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过程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人口向城镇集中,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中国城镇化的历程是不同时期基本国情、文化传统、制度环境的现实反映。大体来看,中国的城镇化历程可以改革开放为界进行划分,改革开放以前发展过程较为曲折,而之后步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中国特色化城镇道路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道路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的具体国情制定,强调集约化发展,避免粗放占用土地,强调发展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从而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尽管我国城镇化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区域中心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其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一些中小城镇获得了较快发展,并实现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与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镇化滞后工业化的不利状况。但是由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对城镇化推进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1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显著

我国城镇化水平始终存在差异,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提升显著。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城乡人口流动变得愈加频繁,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流动,为当地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本,而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吸纳了更多的就业人口,进一步导致这些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根据统计资料的可得性,我们比较了我国东、东北、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统计数据表明,四大区域的城镇化水平自九十年代以来不断提高,但是表现出区域之间的不平衡(表1)。

表1 我国区域城镇化水平比较

总体上看,东北地区和东部的城镇化水平一直高于全国水平,而中西部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增幅来看,东部地区增幅最快,城镇化率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的时间里上升了13.89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为13.4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则因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而取得了10.16个百分点的增幅。东北地区属于原有的老工业基地,城镇化水平基数较高,重化工业占比较大,很多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以及城市转型的艰巨任务,因而城镇化水平提升较慢。不过,随着2003年《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近年来呈现快速提升态势,根据笔者对《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东北三省2003、2008年年鉴的数据测算可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五年以来,东北三省的城镇化水平由2003年的48.57%上升到2008年的54.70%,年均增幅超过1个百分点,相比之前的年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特别地,在2005年至2009年期间,中原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中部地区的城镇化提升水平比东部地区快1.9个百分点,成为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区域。

2 城镇区域分布和规模不合理

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国家政策以及各地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四大区域的城镇数量、规模、建成面积情况存在着不同。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程度高、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大,以不足10%的面积养活了全国37.85%的人口(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2010年末相关统计指标);而中西部地区不论从城镇数量还是从城区面积等方面来看,均与之存在相当的差距,尤其在设市密度方面,东部地区保持绝对的优势。此外,东部地区尤其是我国的东南部,自古以来凭借怡人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再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所形成的人口集聚优势,共同提升了当地城镇化推进的潜力。再有就是城镇规模,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东部地区占有绝对的优势,中、西部次之;平均而言,中部六省与东部十省分别以5.33个、5.2个的数值排名一、二位,充分显示了这两个地区城镇规模发展的潜力。从效果来看,这类城市集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最先进的工业企业、科研基地以及人才优势,其强大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对加快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城市群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区域差异方面值得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城市群区域发展方面的不均衡。因为城市群的形成有利于避免城镇化发展中“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避免交通拥堵、人口拥挤等“大城市病”的发生;有利于生产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的优化配置,使产业链布局更趋合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从而获得更多的规模效益;有利于专业分工协作关系的深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还有利于区域内的城乡统筹,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反哺农村,从而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实际上,除了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之外,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其在人口以及建成区面积等方面与东部、东北地区相比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东部城市群不但拥有较多的人口,而且多数城市群的建成面积(海峡西岸城市群除外)也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成渝城市群除外),不论是城市群的规模还是城市群发展的质量,也普遍优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因此,今后在提高东部重点城市群发展质量的同时,应当注重中、西部条件适宜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因为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既能够缩小区域之间的差异,又能够发挥有效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全民发展,从而形成区域间城市群的发展来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4 对策与建议

上文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中的区域差异,对这些差异的把握和消除,能够很好地平衡地区间经济社会的发展,减少因城镇化区域差异所带来的地区间不平等、贫富差距等不利现象。为了促进我国城镇化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同时消除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不协调现象,结合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首先,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四化”要求,在政策层面不断细化和落实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相关办法和具体措施。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地区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像以往那样强调城镇化建设的单兵推进,而应同时兼顾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与稳步推进,特别是要注重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为城乡差距的逐渐消除,“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不仅能够为工业化和信息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而且农民到市民身份的真正转换能够有效拉动我国的内需,为经济增长提供内生动力。反过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又能够大大提升农业产业的生产效率,为城镇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物质需求。

其次,除了在政策层面继续支持中、西部城镇化发展之外,还要同时注重影响城镇化的经济和科技因素,在不断提升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工业化水平的同时,同步推进当地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优化产业布局,发挥优势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一个地区的工业和产业是支撑当地经济增长和发展动力的火车头,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犹如虚无缥缈的空中阁楼,到头来或许成为人们所见到的“鬼城”。信息化的建设和推进,不但能够加强地域之间的交往和信息共享,而且能够提升城镇化的智能管理水平,实现“未来城市”的终极之梦。

再次,适度有序吸引资金开展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与之相配套的公共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提升城乡居民在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不断提升城镇人口的就业比例。众所周知,没有与城镇化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再好的住宅和商业地产都会成为摆设,也不会吸引后续的资金、人才和企业落户,城镇的经济也不会真正繁荣,更不会为涌入城市的大量人口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不会得到稳步提升,以致当地经济的增长和消费变得遥不可及,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更不会存在坚实的基础。

最后,还要注重不同区域之间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升城镇对周边农村的带动能力;注重老城区的改造与新城区的建设;注重城乡之间、城乡内部差异的消除;注重不同地域城市群的培育和建设,不断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避免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此外,通过解决异地农民工在城镇所面临的医疗、社保、福利、住房以及子女教育等诸方面的困难,可以真正实现外来人口的市民化,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扩大这些众多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而且能够有效减少我国的农业人口,从而切实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

[1]郭岚.中国区域差异演变新特征及未来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8(5).

[2]魏后凯.新中国60年区域发展思潮的变革与展望[J].河南社会科学,2009(4).

[3]杨万江,蔡红辉.近十年来国内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述评[J].经济论坛,2010(6).

[4]张卫红.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及评价指标分析[J].学术论坛,2010(11).

[5]魏后凯,邬晓霞.“十二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基本框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2).

猜你喜欢
城市群城镇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人口与就业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