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预应力损失对跨中挠度的影响

2013-05-27 02:52
关键词:刚构桥天池金沙江

赵 超

(湖南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湘潭 411201)

0 引 言

从目前来看,随时间发展大部分桥梁都存在严重的跨中下挠过大的问题,并严重影响到它的结构受力状态,这一问题一直广泛的被国内外桥梁研究者所关注.但是,这个难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对于大跨连续刚构桥的跨中下挠问题亟待改善,一般都从预应力损失对其进行分析.预应力的损失不仅会引起下挠的增长,还会导致梁身开裂,而这又将降低梁体刚度导致恶性循环,从而进一步会加剧下挠的增长.

在本文中,主要是研究了预应力损失对挠度的影响,通过建立MIDAS空间模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分析时以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为例.

1 工程概况

宜宾天池金沙江主桥为125m+220m+115m的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要结构尺寸:

主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双薄壁墩,单壁宽8m.箱梁截面为单箱单室截面,箱梁顶面宽14.9m,底面宽8m,在各墩与箱梁相接的根部断面梁高14.0m,在各跨跨中及边跨支架现浇段断面梁高为3.8m,其间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梁高均以距桥面中心线5.0m处腹板外缘线为准.墩顶零号梁段长8.25m,梁底缘在箱梁与墩身对应13.5m范围内为直线,两边各1.25m范围内则处于二次抛物线上,两个T构各划分30对梁段,13×3+7×3.5+10×4.15,累计悬臂总长105.0m,合龙段均为2m,边跨现浇段长各为13.78m.

本桥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进行计算分析.共建立单元139个,节点144个,划分40个施工阶段,其中包括30个悬臂浇筑阶段,每个悬臂浇筑阶段均包括移动挂篮、浇筑悬臂梁段以及张拉纵向预应力三个主要阶段.模型中的施工阶段荷载主要考虑了结构以及挂篮的自重、钢束的荷载、合龙时的吊篮以及配重等.横隔板的重量采用集中力来模拟,二期恒载采用均布荷载来模拟.模型按照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的要求建立,模拟出其实际施工工况,分别对桥梁的内力、位移进行了分析,计算参数取值均按照规范执行.

1.1 计算模型

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主桥采用的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计算模型图

1.2 竖向挠度变化

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在成桥时最大上挠4.0 cm,成桥十年最大上挠变为7.8cm,使用阶段考虑长期效应影响的主跨长期挠度值为-12.6cm,远小于规范容许值-22000cm/600=-36.7cm;随着时间的发展,各桥挠度值也在继续发展,如图2所示.

图2 相对于成桥状态各桥长期挠度发展情况(计算值)

2 预应力损失对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的影响

2.1 背景

从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的监测资料来看,主梁收缩徐变、纵向预应力有效应力降低、主梁刚度变化、施工缺陷、桥面铺装不合理等是导致各跨跨中下挠的主要影响因素,本论文主要分析纵向预应力对跨中下挠的影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纵向预应力索长索比较多,长索的预应力损失主要为摩阻损失[44].由于波纹管与钢绞线束之间的摩擦系数难以控制,所以摩阻损失并不能通过理论分析准确得出,实际上做现场精确实测也是相当困难的工作.

纵向预应力束的摩阻损失的计算在新桥规中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σcon——预应力钢筋锚下的张拉控制应力(MPa);

μ——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按表1采用;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管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κ——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按表1采用;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管道长度,可近似地取该管道在构件纵轴上的投影长度(m).

2.2 κ和μ变化对挠度的影响

为了分析参数κ和μ的改变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的影响,本文结合上文建立了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的实桥模型,采用四种κ,μ参数组合模拟其对跨中下挠的影响,第一种组合为κ=0.0015,μ=0.2;第二种组合为κ=0.0015,μ=0.35;第三种组合为κ=0.004,μ=0.2;第四种组合κ=0.004,μ=0.35.

图3 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k,u参数变化影响图

对图3中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以κ=0.0015,μ=0.2为基准,其他三种情况跨中最大相对位移如表1所示.

表1 κ,μ参数变化对跨中最大相对位移影响表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规范中参数κ和μ会影响跨中挠度,但并不是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下挠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应该认识到,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κ和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μ取值偏小并不会直接导致成桥后主跨跨中的持续下挠,而是会导致施工和成桥时的即时下挠.尽管这样,它还是会影响成桥之后纵向预应力,由于预应力的松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管道之间的滑移,从而导致有效预应力变小.

2.3 预应力损失对跨中下挠的影响

为了分析纵向预应力损失,金沙江大桥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考虑预应力损失10%、30%、50%.分析基本模型的主边跨跨中下挠量,在模型中利用张拉量模拟预应力损失值.

图4 宾天池金沙江大桥预应力损失对挠度的影响图

表2 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预应力损失对中跨挠度影响表

表3 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预应力损失对边跨挠度影响表

由表2、表3可知,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中跨在预应力损失10%的情况下挠度值增加-3.43cm,达原挠度值的27.2%,在预应力损失30%的情况下挠度值增加-6.33cm,达原挠度值的50.2%,在预应力损失50%的情况下挠度值增加-15.37cm,达原挠度值的121.9%;边跨在预应力损失10%的情况下挠度值增加-0.36cm,达原挠度值的6.9%,在预应力损失30%的情况下挠度值增加-1.64cm,达原挠度值的31.4%,在预应力损失50%的情况下挠度值增加-3.55cm,达原挠度值的67.9%.

3 结 论

由以上分析成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以及建议:

(1)规范中参数κ和μ普遍偏小,对κ,μ参数取值建议放大,孔道长度偏差影响系数κ取0.003~0.004/m,孔道摩擦系数μ取0.3~0.35比较合适.在施工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摩擦损失:①两端同时张拉,能有效减少预应力损失值;②采用超张拉,即在张拉时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在原张拉力基础上超张拉5%~10%.这样即使在锚固后产生回松应力,也会由于摩擦的影响,不会传到中间截面,从而保持较高的张拉应力.

κ和μ取值偏小并不会直接导致成桥后主跨跨中的持续下挠,而是会导致施工和成桥时的即时下挠.尽管这样,它还是会影响成桥之后纵向预应力,由于预应力的松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 可能导致管道之间的滑移,从而导致有效预应力变小.

(2)通过模型的分析可以得知,跨中下挠随预应力损失的增大而增大,当损失值达到一定时,跨中下挠会急剧增长,这也是由于梁体开裂,自身刚度下降等因素互相耦合所导致的.

[1]戴 维.悬灌箱梁0号块及1号块段裂缝整治[J].世界桥梁,2000.

[2]范立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陆中元,李建华,朱念清.广东南海金沙大桥的维修加固[J].铁道建筑,2004.

[4]詹建辉,陈 卉.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主梁下挠及裂缝原因分析[J].中外公路,2005(2).

[5]杨志平,朱桂新,李 卫.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挠度长期观测[J].公路,2004(8).

[6]廖小文.大跨宽箱连续刚构桥空间效应分析研究[M].重庆交通大学,2007.

[7]周军生,楼庄鸿.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公路学报,2000.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

猜你喜欢
刚构桥天池金沙江
今夜的天池
开挂的“金沙江”
黄天池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
某连续刚构桥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分析
探秘天池
天池
行走金沙江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PC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