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

2013-05-28 04:02高英
现代教育探索 2013年4期
关键词:分层目标班级

高英

具体的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学活动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换言之,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是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最后才能实现教学目的。

再有,高中生作为一个群体,有其发展的身心方面的共同特点,但是在性格、气质、知识、能力、特长、天赋、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的确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既有统一要求,有要注重个体发展,从而达到我校优秀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高中生各自有自己的特点、长处,而又有自己的缺点与不足。面对这样一个班级体,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要求的整齐划一性与学生实际学习的差异性的矛盾,我引进了“分层次教学”:即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本着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并使人人都有所收获的原则与出发点,有目的的把整个班级的学生“分层”,同时进一步把教学分层。

一、学生分层

根据教师对学生能力的掌握以及学生每个个体对英语语言的感悟并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我把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为特长发展生,占据班级人数的20%;B层为能力发展生,占据班级人数的60%;C层为基础层,即只要求把握教材、保证成绩并逐步提高。该分层次教学中的学生分层是明暗结合的,是随着学生积极性、能力以及成绩波动呈动态变化的。此外,该层次结构的构成,主要是以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我定档”为前提的。

二、教学分层

1.教学目标弹性分层。学生外语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每个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以及理解以及对语言表达也是有巨大差异的。本着这一事实,英语“教学目的”的设计实行“一刀切”就万万行不通了,因为它会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则又“吃不了”的消极局面。

因此,我在班级实行课堂教学弹性分层目标:A层,发展性目标,以提高能力为主;B层,提高性目标,主要面向中等学生,让他们在自己已有的能力基础上多说多练,从而进一步提高;C层,基础性目标,既抓基础,按部就班,并作到循序渐进。本着这一事实和教学目标,我确定了自己如下的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层次化。由于我校是优才教育实验基地,学生的素质普遍较高,进入高二以后,班级中的同学就已经将近学习完了高中的全部教学内容,部分学生已经开始了大学英语或相当于其难度的英语学习。

还有几名同学已经达到了TOEFL的能力水平,并在TOEFL的考试中分别取得了满分,660以上等好成绩。本着这个事实,我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这一少部分同学对所学习的课文“超长发挥”,即要求他们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从而自行对文章进行理解,同时要求他们在时间、经理允许的基础上,事先阅读大量的相关英语原文,进而在班级共同进步的过程中,这一部分同学更“先富起来”。

此外,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我经常鼓励和引导他们自学,《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四册和《大学英语》以及其他原版英文资料。再有,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适应高考听力的需求,我还自己编写了一套听力材料。难度相当于大学一到四级的难度,从而作到因材施教,学生各取所需。

最后,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我还在班级中形成了学生自己编设情景,有意识的引用适合自己新词汇的教学惯例,从而更从实际出发实现了本人课堂分层教学的目的。

3.课堂教学讲授分层。该环节是分层次教学中最难操作的环节。课堂教学在教授同一教材内容时,以相应的三个层次的教学程度做参考,从最低点起步,分类指导,异步分层,作到教学“分和”有序,动静结合,并分层设计练习,分层设计课堂问题,分层布置作业,同时学生全员参加,各得其所。

比如,在进行一篇课文讲解过程中,我都注意新的课外的同义的、近义的、反义的vocabulary的介绍与引进,同时介绍相关的fixed expressions 、idioms , slangs (俚语),从而满足“优生”的渴求;同时,课堂教学中,我就提出,词类vocabulary不用全员掌握,从而达到了“各去所需”。

而听力教材的编写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当然,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要求任课教师在课下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备课的内容不局限在所教的叫内容上,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参加高考?出国?掌握一门语言技能?等等)

4.课堂提问与操练分层。根据以上介绍的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外语掌握的不同程度,以及学生对外语学科时间投入的多少和取得的成就,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我开始有意识的对学生采取“不同对待”的原则。

一般情况下,我要求A层同学能用流利的语言,大量的背景史实,以及颇丰的词汇来回答问题,或是用自己的语言直接对课文进行“再创作”;对B层的同学则要求他们在进行复习课的时候,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进行复述。

自然,在课上配合教师、大胆发言,并自设情景、自编对话,或对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就不在话下了;对C层同学而言,他们须要把握教材,达到对特定段落进行复述,同时在课上经常回答一些直接源于书本的问题,再有还要求他们能熟练的完成关于课文内容的gap-filling 的口头复述。通过以上“三个层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言的权利和机会,都有能力参与课堂教学,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体,进而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增强每个同学的自信心。

总之,分层次教学符合课堂教学的原则,其原因在于学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而实施目标分层、教学分层的策略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而真正作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进而是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

(河北省元氏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分层目标班级
班级“无课日”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