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数学素质教育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3-05-28 04:02张金艳
现代教育探索 2013年4期
关键词:勾股定理诱导解决问题

张金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无情的冲击,其冲击的力度之大,正如许多从事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老师所说的那样,在新课程的条件下,找不到教学的感觉了。

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借助在“学法研究”中成功的经验,开始涉足“以问题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其研究数学课堂问题教学法基本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概念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设计一些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数学学科和知识的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中,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

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也常常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心奋,能主动地参与,自主地探究。

二、巧妙设置引入问题

学生的学习情境,可以理解为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环境或背景,它能够提供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背景,产生某种情感的体验,进而诱发学生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种刺激事件和信息材料,情境同时也是传递信息的载体。

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的地方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以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

当然,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着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要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要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党觉进入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同时也显得新课导入新颖自然。

如,我在讲“勾股定理”这一课时,开头是这样的,同学们:为了学好这一课,掌握勾股定理的特点,请听一则故事,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我讲到中国古代数学发展情况,讲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数学家商高的勾三股四弦五的故事,同学们想了一会儿后,有的同学说为中国感到骄傲,有的说勾股定理太神奇了。

大家此时争论不休,那么到底勾股定理有什么特点呢?等同学们学完了“勾股定理”一课后,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就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带着疑问和悬念积极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

三、诱导启发,解决问题

诱导启发,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不能滔滔不绝的讲,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解决问题,只能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感知新知,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继学习积蓄更多更大的经验和力量。那么如何去诱导启发呢?

1、要善于运用科学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诱导启发方法和形式。概括地讲,诱导启发的方法一般是:指导学生自学、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分析与综合、模型化与具体化、联想与猜想等。具体形式表现为语言启发、直观启发、实验、操作启发、对比、类比启发、设问启发、比喻启发等。

2、要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小问题。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现象。寻其根源,往往是所提出问题太笼统,指向不明确,问题难度太大等,要克服类似现象发生,教师就要善于把较为笼统,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子问题,使问题相关,层层递进,这样学生就有能力沿着这些问题台阶而上,最后攻克总问题。

除此之外,还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对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索性。即鸡毛蒜皮的问题不要问,它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因此,问题设计的好,教师就应必须吃透教材,学情。所提出的问题应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提到学生知识发展的临近区,提到理论的转折处,学生的疑难处、朦胧处、关键处,有助于学生感悟问题。二是提问的形式力求新鲜、新奇、幽默。不宜采用机械式的提问。

在课堂中,学生活跃起来,主动参与问题讨论,协作解决问题。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和老师、同学经历、体验整个活动过程,不时还能提出较有创意的见解。学生的积极、投入的学习启发了我:每位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充满了好奇,并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经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 经历 —— 体验 —— 探索 ”。

3、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探索精神。为此就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能关爱学生,宽容学生,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思考时空,允许课堂上有笑声,鼓励学生议论、争论、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彰扬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而质疑是好的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标志。

四、运用新知、拓展创新

学生开始接受新知识不等于形成技能和能力,需要经过识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中练习、练中提高,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并且以练习、发现、拓展、再练习、再拓展来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思路,由原来的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

(河北省灵寿县陈庄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勾股定理诱导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勾股定理》拓展精练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XKY—1和XKY—2的选育研究
一类捕食食饵系统中交叉扩散诱导的图灵不稳和斑图
两只想打架的熊
对勾股定理的三点看法
用勾股定理就对了!
智珠
包头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将建成